‘頭疼,我有10萬閒錢,怎麼投資穩賺不賠?’

‘頭疼,我有10萬閒錢,怎麼投資穩賺不賠?’

大多數人進入資本市場時,都本著一顆掙錢的初心,但很多時候是做了賠本買賣:既沒有掙到錢,也沒有學到什麼有用的理財技巧,卻交了不少“學費”。

如果有一種產品,能夠在保本的基礎上又略有一些收益,豈不是很好?

遺憾的是,根據最新的監管規定,所有的資管產品都不能承諾保本,當然,更不能承諾保證收益了,之前市場上公募發行的保本基金也陸陸續續地改為“避險策略”基金了。

當然,監管要求是對整個資產管理行業而言的,其目的是規範機構的運作。如果有人給你推銷保本保收益的產品,那大概率是個騙子。

那麼,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投資不可能保本呢?如果不能保證收益,有沒有一種相對穩妥的方式,能夠讓我們獲得較穩健的收益呢?

理論上是有的,但實際效果則取決於執行的力度。下面我們將介紹一些投資過程中的資金分配小技巧。

首先搞清楚個人投資目的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關鍵問題:普通投資者進行一筆投資的目的是什麼?最為樸素的想法就是保值增值。

單純的保值很簡單,放在賬上不動就可以了,但這隻能解決財產的安全問題,解決不了保值的問題,因為還有通貨膨脹呢,如果想要增值,則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風險投資,這就存在著本金損失的風險。

換一種思路,我們可以將“保值”和“增值”分開進行,即一部分資金用來滿足“保值”的需求,另一部分資金用來實現“增值”的目的。幸運的是,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我們是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的。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對“保值”資產和“增值”資產的分配。

其次看一下保本投資策略

保本投資策略的基本原理如下:

將本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投資於固收類資產,也就是常見的債券型基金,其投資的額度為“使得到期收到的債券本金和利息等於期初的全部本金”;剩餘部分則可以投資於權益類資產,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股票型基金。

投資到期時,投資於債券型基金的本金和收益能夠實現保本,而投資於股票型基金部分,只要沒有變成0(收益率為-100%),我們總體就是賺錢了。

如果遇上股票市場行情好,股票型基金部分的收益是很可觀的。在資金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我建議這部分資金主要投資於滬深300指數基金、中證800指數基金等能夠反映股票市場平均收益的基金。

‘頭疼,我有10萬閒錢,怎麼投資穩賺不賠?’

上圖描述了這個策略的基本邏輯,為了直觀,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假設小蘇有100000元閒置資金,對這部分錢的投資要求是不能承受本金損失。那麼,從一年的投資期限來看,可以這樣選擇:將10萬元拆成95000元的保本投資部分和5000元的增值投資部分。

根據Wind資訊統計結果,最近一年全市場債券型開放基金的算術平均收益為5.57%,加權平均收益水平為5.61%,中位數收益為5.31%。

如果小蘇的運氣不是太差,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利用市場平均收益來對其債券基金投資進行估計。

保本投資部分收益:

假設投資收益為5.3%,那麼95000元的部分通過購買債券型基金,在一年後可獲得的收益為:95000×(1+5.3%)=100035元。

增值投資部分收益:

對於剩餘的5000元,如果將其投資為股票或者是股票型基金,即便收益率為-100%,本金也是沒有問題的,而如果投資獲得了正的收益,則是十分明顯的加分項。當然,對於5000元的投資額度,我們還是建議購買股票型基金。

顯然,這種投資安排有一個最大的優勢——穩妥,不用擔心本金損失。

不過,穩倒是穩,但整體收益有限,原因是對風險進行了過於嚴格的事前控制,導致投資於股票型基金的比例過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提出一種新的思路,即加大對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比例,使得在股票市場猛漲的時候能夠獲得較好的收益,同時採取嚴格的風控措施,保證在股票市場狂跌的時候也能夠及時止損,全身而退。

再來了解改進型投資方案

為了能夠既實現“牛市隨風起”,同時又規避“熊市虧到底”,我們提出一種可供參考的改進型投資方案。

在制定方案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市場信息:一是投資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是多少;二是投資股票型基金所面臨的虧損的市場風險有多大?

第一個問題,在之前的統計中已經有所明確,此處依然按年收益5.3%來對債券型基金進行估算。

第二個問題,我們對主要的股票指數最近兩年的收益率進行了統計。其中,下行標準差這個值的概念有必要解釋一下:就是隻計算虧損時的市場波動。直觀的理解就是,我們只需要關心對我們造成損失的那部分的波動。

舉個例子,假設在過去兩年500多個交易日中,有300個交易日的收益率是正的,另外的200多個交易日大收益率為負值,我們在計算下行標準差的時候,只需要考慮這200多個交易日的情況,因為這才是我們進行絕對收益投資所面臨的真正風險。下表提供的是最近2年中證規模指數的收益率情況。

‘頭疼,我有10萬閒錢,怎麼投資穩賺不賠?’

有了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用下行標準差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此處假設下行風險為15%。

在前面的策略中,我們的策略為:通過投資於債券型基金,來實現到期後的保本;通過投資於股票型基金來博取市場收益,這裡的股票型基金投資可以承受的虧損程度為“血本無歸”。然而,這是最壞的情形。

市場往往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糟糕,為此,我們提出的改進思路為:如果市場的下行風險是15%,那麼實際上我們承受的平均虧損就是15%,而不是“血本無歸”了。

基於這樣一種認識,我們可以適當提高投資於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比例,但是多了一個注意事項,就是當虧損達到15%時,應該止損:停止對股票型基金的投資。

【一個策略示例】

假設小蘇有100000元閒置資金,對這部分錢的投資要求是不能承受本金損失。股票市場投資的下行風險為15%,債券型基金的預期收益為5.3%。

出於動態調整的考慮,小蘇可以在初始投資時進行一定的風險暴露,但是需要做好止損。

如前所述,當固定收益類投資的收益是5.3%時,在一年的投資期限內,可以安排5000元投資於股票型基金,預期到期能保證本金。

鑑於下行風險為15%,我們可以安排約35000元[5000×(1/0.15)]投資於股票型基金,剩下的65000元仍然投資於債券型基金。

當股票型基金的虧損達到15%時,全部賣出,投向債券型基金。此時進行固定收益投資的資產約為95000元。根據5.3%的投資收益,自始計算,一年後(事實並不需要一年)仍可保本。

與前述策略不同,本策略用於權益類資產投資的比例較大,獲得了較大的收益彈性。根據統計,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9日,滬深300指數收益率為正的比率為57.55%;而以12個月為週期進行計算,一年內跌幅超過15%的比率為16.5%,其收益明顯要高於第一個保守的策略,畢竟我們投入的本金是第一個策略的7倍。

為了對比,我們對股票市場的行情分三種情況進行比較:市場下跌15%、市場收益為0、市場上漲15%。

‘頭疼,我有10萬閒錢,怎麼投資穩賺不賠?’

很明顯,第一種策略(保守策略)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是能夠保本的;第二種策略(改進策略)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實現了較高的收益:即便是在股票市場最差的情況下,也能保持98195的本金,而這筆錢,就算是僅僅投資於債券型基金,也能很快達到100000元的初始本金;在市場最樂觀的情況下,能夠多賺接近3%的收益。

最後看三點注意事項

通過比較上述兩個策略,在具體的實施過程需要重點注意以下三點事項:

一是注意止損的紀律性。第二個策略疊加了止損的操作,當股票型基金的損失達到15%以後,需要全部轉向債券型基金的投資,切記不可抱有僥倖心理,不能用賭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該止損的時候絕不拖泥帶水。

二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於股票型基金的部分可以調整,即隨著盈利的增加,根據盈利部分進行同比例放大投資。但指導原則仍然是控制好止損。相當於在保持既定放大係數的情況下,增加了投入,在上行市場上有很良好的“滾雪球”效應,在下行市場上也能保持淡定,在震盪市中則是寵辱不驚。

三是,投資有風險,要做好最壞的思想準備。在極端情況下,會出現股債雙殺的情況,到時固收類資產投資收益不達預期,這個時候就屬於系統性風險了,無法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