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多項措施幫助農民做好備春耕生產

白城日報訊(鄭丹 記者 張芙)近段時間,洮南市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各地各部門黨員幹部“各顯神通”,探索多種模式幫助農民不誤農時,抓好備春耕工作。動員群眾疫情防護、春耕備耕兩不誤,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力爭戰“疫”和春耕“兩促進”“兩手贏”。

洮南市洮府街道通過微信群、喇叭廣播等方式引導農民分散購買農資、分散幹活,避免人員集聚;積極引導群眾提前做好抗旱準備,開展抗旱井及提水泵站配套設施檢修,備齊運水工具,提高抗旱坐水種能力。現化肥、農膜、農藥物資到戶率達到了83%;指導農民,提早在家中對自有農機具進行檢修和保養;加大對保護性耕作補貼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配套機具購置和作業補貼標準,努力增加免耕作業機械保有量,指導農民做好地塊預留,推進保護性耕作推廣任務落實。同時,通過轉變銷路穩定增收,建立了微信群,統一銷售、統一送達,消費者足不出戶,把需要採購的菜通過微信群統一上報,志願者一戶戶送上門,解決了菜農賣菜難和市民買菜難的問題,不到一週的時間,1000多棟大棚裡的150多萬公斤蔬菜全部售罄。菜農比歷年增收了1000餘元;開展愛心桃樹認購活動,洮府街道未雨綢繆,搶抓桃果成熟季節,以往賣桃果變認購桃樹,以每棵300元的價格進行認購,4天的時間桃樹認購的數量達到了桃樹總數的三分之一,按現情況計算,農戶較去年增收5%。

洮南市車力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積極發展雜糧雜豆、大棚瓜菜、大棚紅提、林果等特色產業,以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開發為目標,加速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高效益產業集群,促進農業增效,助力農民增收;選派農技人員開展備耕生產調研,加強對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生產物資需求、供應、儲備等情況的調查瞭解,及時組織調劑供應,確保春耕生產物資充足。目前,已儲備種子42噸、底肥(化肥)0.6萬噸、農藥4噸、農膜2噸,已積造農家肥22萬立方米;改集中培訓為線上指導,內容涉及作物高產種植管理技術、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測土配方施肥、優質品種應用等實用技術,同時提供在線諮詢、答疑解惑等服務,實現疫情防控與科技培訓兩不誤;全力夯實農機保障。計劃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應用面積2.5萬畝,計劃建成示範基地兩處,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節支增收打下良好基礎;深入開展拖拉機年檢審工作,確保安全生產;重點對轄區內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進行專項檢查,嚴厲查處虛假標識、虛假宣傳、以次充好、摻雜用假、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確保市場秩序穩定,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洮南市福順鎮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緊鑼密鼓地謀劃部署春耕備耕工作,堅持做到生產、防疫兩不誤,確保“防疫工作向前推,農業生產長一寸”。福順鎮90%以上耕地均為水田,水田備耕時間要早於旱田。為了將疫情防控對春耕備耕工作的影響降到最低,福順鎮組織各村協調農資企業和農戶在線上訂購農資,採取送貨上門等方式,全力保障春耕生產需要。截至目前,全鎮已儲備化肥15000標噸,種子960噸。

洮南市大通鄉在各村成立了巡邏隊,共召集276名巡邏人員組建了47個巡邏隊,確保24小時不間斷巡邏,並通過採取對往返人員嚴格監測檢查、每日公共場所消毒、村屯循環播報最新疫情公告等防疫舉措,保證疫情防控時刻緊繃神經,做到防疫工作始終不鬆勁、不動搖。同時積極推進備春耕生產各項工作。全鄉13名駐村幹部衝鋒一線,定期入戶瞭解貧困戶近況,及時為貧困戶補充米麵油等生活必需品,保障他們的基本需求;通過掌握外出務工貧困戶動態、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可靠的務工途徑,防止因疫返貧;通過幫貧困戶聯繫農產品收購、科普特殊時期春耕注意事項,保證貧困戶不因疫情延誤春耕時機、減少收入來源。為了減少因購買春耕物資而產生的人員聚集,大通鄉採取商家配送到戶的方式進行農資補給,全鄉3657眼抗旱井現已全面啟動設備檢修,農田灌溉率可達到100%,能夠保證春耕正常使用。

為及時籌備春耕生產所需農資,洮南市各鄉鎮紛紛組織各村與農資廠家聯繫,以優惠價格提前為農民訂購種子、化肥,讓農資廠家將種子、化肥“點到點”配送到農民家中。農科站利用廣播、微信等方式為農戶開展種植技術、田間管理等農業知識培訓,通過微信、電話為農民群眾提供農業種植、農資儲備等方面信息的在線指導、在線答疑,引導群眾根據市場需求調節種植結構,多渠道備齊春耕物資。駐村工作隊與包村幹部逐戶統計備耕物資數量及資金需求,協調金融部門和農資公司為農戶解決備耕的實際困難;組織修理部為農民修理農機,確保農機具以良好的狀態投入生產;積極做好農用線路檢修準備工作,幫助農民及時進行春耕生產。

洮南:多項措施幫助農民做好備春耕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