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双拥”故事纪实

在非洲附近的大海上,被“退役”的特种兵冷锋,意外卷入了一个非洲小国的内乱……最终,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冷锋的手中高高随风飘扬。这是电影《战狼2》的故事情节,主人公冷锋即便被迫脱下了军装,但依然不改军人本色。冷锋是一个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是所有中国军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影片获得了不菲的票房。

军地同心,军政一致,军民融合使北辰区的双拥工作硕果累累。日前,记者除了对天津市北辰区委书记冯卫华书记进行专访,更走进北辰区这片红色热土,探寻 “双拥”一个个传奇故事……


北辰区“双拥”故事纪实


故事一:

一对夫妻兵,“缘”起部队 “缘”聚天津

北辰区“双拥”故事纪实


有人说:“一个军人半个家,两个军人没有家。”军人家庭生活的苦乐滋味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深刻体会。

今年38岁的罗平,来自四川省内江市,1999年12月入伍,2015年四级士官转业。2017年10月通过政府帮扶,到北辰区瑞景街道办事处安全科工作。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入伍当兵?”

“那时候在我们农村想要有出路,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学习好考大学,第二是当兵入伍。”

“收到入伍通知书时什么感觉?”

“得知自己将到北京军区服役的第一反应是光荣,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能到首都北京去是件值得自豪的事。”

罗平十分珍惜部队的生活,他秉承着祖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脏活累活抢着干。2010年经过层层选拔,罗平以全旅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入选第十一批维和部队,赴利比里亚参加维和任务,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

走出家乡寻找出路,这大概是罗平选择当兵的初衷。当时的他一定没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一个选择,让他遇到了同期入伍的天津姑娘王雅莉。2005年,相识六年的他们决定相伴一生,罗平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津姑爷”。如今,他们有一个3岁多的可爱女儿。

相识19年,结婚14年,罗平和妻子相处的时间却屈指可数。妻子2001年退役后回到地方,罗平则继续留在部队。直到2015年12月,罗平退役并随妻子落户到天津市北辰区,两人才彻底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妻子回到天津后,在一家私企打工,每天从北辰到津南上班,路途要耗费4个小时。“她早上五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尤其是冬天的早上特别受罪。”妻子的辛苦,罗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生活的现实又让这个七尺男儿无能为力。

丈夫罗平转业后,卖过东西、做过工人也干过司机,但始终找不到在部队那种蒸蒸日上的感觉。用他的话说,那段时间的自己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完全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2017年,根据相关退役军人帮扶政策,罗平被安置上岗,重新再就业。罗平以新兵入伍的心态面对工作,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找回了在部队时的自信。

如今,王雅莉也被安置在北辰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工作,再也不用早出晚归。“结束了那段漂泊的日子,我们俩都在新的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现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特别规律,我感觉很满足。”罗平说话间,记者在王雅莉的脸上看到了幸福的笑容。

采访次日恰逢周末,记者看到王雅莉在朋友圈晒出女儿菓菓第一次上兴趣班的照片,画面中流露出满满的幸福……

据了解,北辰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办法》《转业士官帮扶办法》等18项优惠政策措施,为开展双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北辰区共统计在册退役军人12333名,其中中共党员7643人,占比62%。”北辰区人武部政委张斌告诉记者,四年来,北辰区共安置军转干部56人,安置转业士官和进藏退伍军人51人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安置率达到100%。

故事二:

上阵父子兵,生活雪加霜 政府急送炭


北辰区“双拥”故事纪实


季起山和季玮峰是享受退役军人帮扶政策的一对父子兵。

年近六旬的季起山,是北辰人,1980年11月入伍,在内蒙古包头市服役。 1985年服役期间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同年年底,季起山退役回到了地方。民政部门为其安排了天津发电设备总厂的工作,10年后进入该厂合资企业阿尔斯通水电设备有限公司,2002年公司整改被迫下岗。季起山下岗后,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了,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下岗之后我打过工、种过地、也跑过运输,能干的都干过了。” 季起山带着几分地方口音说。2004年,季起山的儿子季玮峰应征入伍,2006年儿子退役之后,父子俩一起打工赚钱,勉强维持生活。期间,儿子季玮峰娶妻生女,当一家人以为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时,命运又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2017年10月前后,儿子发现儿媳背着我们在外面借高利贷,两个人过不下去了。” 为了儿子和儿媳能尽快协议离婚,季起山扛下了儿媳的债务,东借西凑堵上了20万借款,一家人的生活也再度陷入困境。“儿子离婚了,家里又欠了外债,老伴心里着急啊,再加上照顾小孙女累的,年底就生病住院了。” 季起山深深地叹了口气。

“医生诊断为什么病?”

“视神经脊髓炎,这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病,只能靠化疗药物维持。”

“恢复状况怎么样?”

“这种病很痛苦,全身麻木没有知觉,就像瘫痪一样,生活不能自理。”谈起老伴的病,季起山变得有些低落。

“现在孙女几岁了?”记者试图转移话题来缓解季起山的情绪。

“小孙女8岁了,已经上学了。” 提起孙女,季起山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一边是年幼的孙女,一边是因病致残的老伴,对于这个原本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北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季家父子的情况后,给父子俩安排了双口镇上的工作,既方便他们照顾家里,又保证了稳定的收入。

“老伴现在身体怎么样了?”

“好多了,现在我们爷俩工作稳定了,家里经济得到了缓解,不用借钱看病,老伴心情好了,精神也好了。”

“单位离家远不远?”

“很近,我每天中午回家给老伴做饭,吃完再回来上班。”

“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退役军人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的家庭重新看到了希望。” 季起山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没读过什么书,没什么文化, 也不太会说话,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发扬部队的传统,任劳任怨地把工作做好,做一名合格的退役老兵。

北辰区坚持从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关爱,引领退役军人党员珍惜荣誉、永葆本色,努力提高退役军人党建工作水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晓军告诉记者,北辰区将对退役军人的帮扶救助,纳入区社会救助体系,给予经费保障。2019年春节前共帮扶514名退役士兵上岗就业,其中307名党员作为先锋骨干,被安排到重点工程、执法一线等重点岗位实践历练。组织“春风行动”转型招聘会,290多名退役军人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对退役军人党员中的残疾军人、参战参试人员、生活困难党员逐一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全面帮扶。

故事三:

老兵有新传,退伍不褪色 打造示范点


北辰区“双拥”故事纪实


王维栋,1946年出生,1965年入伍,1967年-1969年参加抗美援越,立功受奖,受到毛主席的接见。35岁时任导弹某师政治部主任,成为空军地面部队最年轻的指挥员之一。1982年,命运出现重大跌宕起伏,患早期肝硬化,经空军常委批准,离职养病8年。

“躺着也要战斗,起来就要冲锋”是王维栋在病中提出的理念。他在病中做了三件事:一是养病,二是学医,三是练功。1988年,经北空领导批准,创办了“北空中医门诊部”。1998年移交地方管理。如今,当年的小诊所已经发展成为具备集团规模的天津北门医疗集团。

在31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在国家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以来,北门医院在保持军人本色,争做“双拥”工作典范上,坚持在回报部队、回报社会、回报政府、回报百姓“四个回报”上积极开拓思路,使医院“双拥”工作不断攀越新台阶。在北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直接指导下,北门医院建立了“北辰区'双拥'实践基地”。

“虽然实现了军转民,但我们始终坚持半军事化管理,尤其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精神,促进‘双拥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上,我们不断进行积极有效的探讨,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建设。”王维栋院长告诉记者。


北辰区“双拥”故事纪实


据了解,北门医院还成立了“退役军人艺术团”,先后深入部队慰问演出上百余场次,为退役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演出60余场次。同时建立了军人挂号窗口、军人、退役军人门诊。 2019年4月,北门医院被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北辰区政府确立为“双拥工作示范点”。

故事四:

好大一个家,军民齐聚力 双拥有阵地

为了拓展双拥宣传阵地,完善双拥宣传设施,近年来北辰区投入双拥宣传经费近千万元,把双拥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化建设。

位于北辰区瑞景街的瑞益园社区是天津市首批保障性住房,也是一日游的文化示范社区。为落实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瑞益园社区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

瑞益园社区把退役军人帮扶作为工作重点,为社区内的退役军人进行信息登记并建立工作台账,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实际困难,把温暖送到他们身边。同时,为丰富退役军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还专门购置了红色图书,在居民书画阅览室内设立退役军人图书角。


北辰区“双拥”故事纪实


走进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瑞益双拥主题公园。瑞益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兼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站长霍彤告诉记者,旁边的微缩长城代表着统一战线各阶层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微缩长城的两侧摆放着各种大炮,穿过微缩长城,是展示着各种飞机大炮的国防科技园。该园是瑞景街联合北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投资50余万元建设而成,旨在提高居民国防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北辰区“双拥”故事纪实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记者又来到建成于2017年5月的党建文化园,里面展示了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会议精神,是党员和群众的宣传教育活动阵地。“这里丰富的政治文化功能吸引很多党员群众驻足学习,在这里也举办过多次党员教育活动,加强了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建设,让社区居民耳濡目染的感知党的中心工作。”霍彤介绍说,为鼓励退役军人发挥军人本色,在和谐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中贡献力量,我们还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参加社区内的活动,融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北辰区“双拥”故事纪实


据了解,为了落实文化强街,相关部门先后投资800多万元进行社区提升改造,围绕环境、文化和人的素质三个方面,建成了“八园二室一馆一广场”,为居民提供了文化活动和开展主题教育的阵地。

尾声

“北辰双拥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北辰来,收获特别多……”从夫妻兵到父子兵,“双拥”故事让这片红色土地开出更鲜艳的幸福之花;从北门医院到瑞益园社区,“双拥”故事让这片红色土地迸发出更强的发展力量。

正如冯卫华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北辰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力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聚焦改革大局,服务强军备战,强化社会拥军,回应官兵期盼,积极改革创新,狠抓政策落实,巩固和发展了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开创军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局面,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中国小康网天津6月18日电

撰稿/摄影 李欣 摄像 刘大伟、姜秀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