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11月5日0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目前,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器工业、中国电科等中央企业通力打造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射任务保持“全胜”成绩!

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硬核国货”,经历20余年“三步走”的建设,实现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北斗只等于导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早已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北斗应用↓↓
用北斗,驾照不再难考!

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用北斗,车位不再难找!

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用北斗,景区不再迷路!

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用北斗,抗灾救灾好帮手!

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北斗+5G=解决“最后一公里”!

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吃水不忘挖井人,今日北斗,来之不易。
“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
当时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总指挥李祖洪如是说。中国开展卫星导航与定位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真正提出要研制导航卫星,已是1983年。


那一年,我国“两弹一星”元勋、卫星测量技术的奠基人之一陈芳允院士,提出了研制双星快速导航系统,即利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实现区域快速导航定位的设想。
在多方力量的积极推动下,1994年,中国的卫星导航工程获批立项,并以炎黄子孙的祖先们用于识别方向的“北斗星”命名。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正式问世,孙家栋被任命为工程的总设计师。自此,中国开始了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建设。

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 2000年10月31日首颗北斗试验卫星发射前,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王礼恒(右)、副总经理马兴瑞(中)及卫星总指挥李祖洪(左)一起讨论技术问题
2007年4月14日,第一颗北斗导航应用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虽然中国北斗系统建设起步比美国的GPS晚了20年,但设计方案和技术指标却走在了世界前列。

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 2007年4月14日,第一颗北斗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地震发生当晚的10时左右,首批武警官兵到达地震重灾区,并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机连夜陆续发回实时灾情数据,为地震重灾区发出了第一束生命急救电波。那场灾难让“北斗”这个名字家喻户晓。
从2000年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到2019年11月5日发射的第四十九颗卫星,19年间,中国人已经成功发射了53颗北斗卫星。

你以为北斗只会导航?其实ta是个「宝藏男孩」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它将惠及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服务5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的中国北斗,已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合作项目,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现在,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电力调度、救灾减灾等领域,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依托5G的高速度、低延时、低功耗和网络切片等特点,北斗将与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北斗导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中央企业正在用中国技术、中国模式,开创中国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的新蓝图!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彰显“中国精度”“中国智慧”的“北斗style”风靡全球!
为了北斗,为了祖国,为了星辰大海的理想,央企科技工作者将一直奋斗下去!
内容来源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众号 航天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