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鐵路本是亞洲第一,為何後來成了"世界雜耍"?發展才會進步

印度鐵路本是亞洲第一,為何後來成了

"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墨子·尚賢上》

一直以來,中華民族都是一個神奇的民族,從千百年前的商周時期開始,我們就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炎黃戰蚩尤、神農嘗百草,四大發明的出現,更是讓人類文明完全進入一個嶄新的里程碑;文化程度上,我們也擁有無可比擬的四大名著,一直在世界文學史上熠熠生輝,散發著獨屬於中華民族的光芒與榮耀。

近百年來到中國史,是一部從衰落走向輝煌的歷史,在滿目瘡痍的戰火連綿前,我們的國家也曾經是那樣的寸步難行,但是在數以千萬計的愛國忠魂與能人志士的支撐下,我們完成了一次盛大的崛起,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從前那個軟弱可欺的國家,我們能夠理直氣壯、無可位居的對拿下狼子野心說上一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當然,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是在進步的,對比起從前的光榮,我們的鄰邦印度就顯得有些不盡人意。尤其是在鐵路方面,從從前的輝煌到如今的衰敗,這個國家面臨的,是一百年漫長的演變,也曾經試圖挽救過,

也不是沒有試圖力挽狂瀾,但是結果卻遠遠不如人們想的那麼美好,從"亞洲第一"到"世界雜耍"在,這個國家究竟發生了什麼?

印度鐵路本是亞洲第一,為何後來成了

光榮歷史

在中國,最先提出修建鐵路的想法,是在光緒年間,時興維新變法之時。那個時候,滿清政府幾乎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內有權貴虎視眈眈,外有外寇從中作梗,如果一味故步自封,最終只能面臨覆滅。於是維新派應運而生,他們提出了著名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學習外國的軍事技術,其中就包括鐵路的修建。

可能會有人認為,光緒年間尚且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從這樣的時間線上看來,中國鐵路修建的想法似乎還很早,但是實際上,對比就會顯出真章。

在中國剛剛提出修建鐵路的想法的時候,我們的鄰邦印度就已經擁有了整整三萬公里的鐵路,而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由外國人建造的,僅僅只有四百米,這個差距是巨大的。

印度鐵路本是亞洲第一,為何後來成了

印度的第一條鐵路出現在1853年,而印度也是全亞洲第一個有火車的國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印度的鐵路事業在數百年前,一直是處於亞洲第一,甚至在全世界都可以數得上名號。1920年,印度的鐵路網就已經覆蓋了全國,人們的日常出行已經可以使用火車。而此時的中國,距離革命過去,末代皇帝溥儀下臺,僅僅八年,政權還在北洋政府手中交替,更別說鐵路事業發展的問題了。

在國內一片腥風血雨的時候,印度鐵路的全程已經高達 54366公里,可能在現在看來,這個數字是不值一提的,但是放在一百年前,這個數字還是非常令人震驚的。1920年,印度屬實是亞洲第一的鐵路老大,在世界上僅僅次於美國蘇聯和加拿大,也算是亞洲之光。

那麼曾經有這樣光輝歷史的印度,為何到了現在,卻變得這樣不值一提呢?這還要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說起。

印度鐵路本是亞洲第一,為何後來成了

失去支持

1853年,印度的第一條鐵路在英國方面的支持下修建成功。實際上,那個時期,印度正處於英國的統治之下,因此嚴格意義上,這條鐵路並不是完全由印度方面自己獨立修建的。 當時負責則印度鐵路網勘察修建的,是英國駐印度的總督達爾豪斯公爵,此人對於鐵路勘察修建的工程非常認真,凡事親力親為。

甚至親自上陣考察來確定鐵路的寬度和修建地址,經過和專家工程團隊日以繼夜的不懈討論,最終才完成了印度鐵路寬度的決議:五尺六寸,摺合共1.7米。並且確定了以印度孟買為起點,開始修建。

但是很快,這種平衡就被打破了,1858年,新總督走馬上任。此人叫做查爾斯·坎寧,比起上一任總督來說,他顯然顯得不太能夠結合實際,在鐵路方面的造詣與研究也遠遠不如上一任總督來的透徹。他上任後,做出了一個巨大的改變:為了切合國際尺寸,將印度的鐵路寬度全部改成1米。這樣一來,印度的鐵路就不能夠做到統一,民眾常常出現乘坐1.7米的軌道火車後,還沒抵達目的地就要換成1米軌道火車的情況。

印度鐵路本是亞洲第一,為何後來成了

這種情況沒有維持多久,很快,英國宣佈解除了對印度的統治,印度的百姓和人民在面對獨立的光榮與激動的同時,政客們卻在為了諸多國內要事的交接問題而頭痛不已,其中就包括鐵路問題。

這個時期,鐵路管理問題開始由應該方面交由印度鐵路公司來管理運作。但是這個時候,鐵路問題的最大矛盾問題開始出現了——老式火車的衛生奇差無比。實際上,老式火車的廁所和外界是相通的,乘客們會把自己的排洩物排到車廂外面,這些排洩物就會落到軌道上面,侵蝕軌道上的枕木,

加速鐵路的老化。這樣一來,火車出軌的事情就時有發生,危險性也大大增加了。

年久失修加上鐵路寬度的歷史問題,導致了鐵路的發展起情況越來越慢,最終使得原本穩居亞洲第一的印度鐵路變得越來越令人不放心,努力了一百年,最後成為了全世界的"雜耍",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在人們為印度鐵路走向衰敗而惋惜的時候,也實際上提醒了許多國家不可以永遠不思進取,在時代的面前,沒有誰能夠保持永遠的一成不變。

印度鐵路本是亞洲第一,為何後來成了

國家的興盛,需要自己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適應時代,已經是一個嚴峻的命題。從中國曾經的閉關鎖國和印度鐵路的故步自封可以看出來血淋淋的教訓——只有發展,才能應付越來越嚴格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