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羊舍學技術!為振興鄉村,盂縣東樑鄉陽坪望村村民幹勁十足!

4月14日,盂縣東梁鄉陽坪望村附近的一處山坳裡,施工工地上傳出大型機械“轟隆隆”作業的聲音。陽坪望村黨支部書記趙海清每天處理完手頭的大小事,總要抽時間到工地查看進展。“這裡要建設湖羊羊舍。湖羊養殖是村裡當下最重要的項目,是咱村民增收的希望。”趙海清說。

建羊舍學技術!為振興鄉村,盂縣東梁鄉陽坪望村村民幹勁十足!

陽坪望村是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因為缺乏資源,立地條件較差,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3戶126人。脫貧攻堅以來,陽坪望村號召大家通過各種方式創收,利用離公路較近的優勢,村民們有的外出務工,有的到周邊廠子打工。2016年,陽坪望村實現了整村脫貧。

“雖然整村脫了貧,但我們仍舊不能放鬆。尤其是一些村民年紀大了,不適合外出務工,村裡必須要有一項產業,能帶動他們穩定增收,才能保證不返貧。”趙海清說。

陽坪望村準備發展產業,僅僅是確定了一個大致的方向,具體到產業內容,鄉村兩級幹部還是進行了一番討論。最後,大家一致決定,養殖業作為東梁鄉的傳統產業,有一定的經驗可循,是最佳的選擇。去年7月,陽坪望村村支“兩委”先後多次到盂縣南婁鎮、晉中市太谷縣等地考察,最終確定了湖羊養殖項目。“湖羊易飼養,育肥快,銷路也不愁,很適合我們村。”趙海清說。

說幹就幹。考察結束後,陽坪望村就著手挑選養殖場修建的場地,還在鄉幹部的幫助下籌到了啟動資金。去年年底,招標來的工程隊入駐陽坪望村,平整場地、接通水電,湖羊養殖項目正式開工了。

建羊舍學技術!為振興鄉村,盂縣東梁鄉陽坪望村村民幹勁十足!

受疫情影響,工地復工晚了一些,這讓趙海清十分著急。他說:“羊舍早一天建好,早一天養上羊,村民就能早一天得分紅。”工地復工後,趙海清天天往工地跑,看到羊舍初具規模,他才放下心來。

“這兩排開挖的‘坑’,就是將來的羊圈。‘坑’上覆一層板子,湖羊住在上面,羊糞收集到板子下,再用刮糞機把羊糞收集到化糞池。羊舍採用鋼架結構建設,再蓋上特製材料的頂棚,冬季能起到保暖的作用。為了降低成本,我們還打算自己繁育,因此區分了種羊區和小羊區……”趙海清臉上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按照這個速度,再過半個多月就能完工了。”

建羊舍學技術!為振興鄉村,盂縣東梁鄉陽坪望村村民幹勁十足!

羊圈完工在即,購買種羊的事情提上了日程。首批完工的兩排羊圈能養900頭羊,陽坪望村準備多籌集些資金買羊。相比購買小羊,自己掌握湖羊的繁育技術更節約成本。為此,陽坪望村挑選了3名年紀輕、頭腦活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準備送他們外出學習湖羊的繁育、防疫等技術。如果養殖基地培育出“土專家”,就能為村裡大大節約養羊的成本,這3人也可以在養殖場打工賺錢,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

除了為村民分紅和提供工作崗位外,湖羊以玉米和秸稈為飼料,每年還可以消化陽坪望村和周邊村不少玉米和秸稈,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村民增收。

趙海清說:“湖羊屬於優良雜交品種,每隻成年母羊每兩年生產3~6只小羊,小羊只需6個月就可出欄。按照測算,除去成本、飼料、人工和防疫費用,每隻湖羊出欄後純利潤在500元左右,養殖基地每年利潤在30萬元左右。養殖收入六成為貧困戶分紅,兩成作為村集體收入,兩成為普通村民分紅。有了這些收入,我們村就能實現穩定增收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