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蘇大強式的爹 讓他打了半輩子光棍 只好“買”了個媳婦

秋日裡最後一道陽光投射到大地,王貴福在喝盡了杯中最後一口酒後,做出個決定,花錢“買”個媳婦。

王貴福今年40歲,半輩子和“貴”“福”一點邊兒都沾不上。從小母親就身體不好,家裡賺點錢,都給老太太買藥吃了。他20歲那年,母親撒手人寰。王貴福還沒來得及悲傷,父親就領回家一個女子。

這女子40多歲,是個寡婦,不知道和父親怎麼認識的,反正從此他多了個後媽。

故事:蘇大強式的爹 讓他打了半輩子光棍  只好“買”了個媳婦

蘇大強

父親對後媽是真好,花錢帶著她去大城市溜達,買首飾、好衣服,本來家裡就不富裕,這回更完了。後媽看王貴福不順眼,處處挑毛病。對了,後媽還有個兒子,上初中呢,也得父親養著。

轉眼間,王貴福25了,這在農村就算大齡青年了。他也想找個媳婦,成個家,可是,媒人一聽他家的情況,都搖頭。是啊,哪家姑娘願意嫁給這樣人家。

王貴福著急,可他爹不著急。老爺子只管自己快活,每天沉浸在溫柔鄉里,不能自拔。家裡日子越過越窮,後媽最後看沒有油水可撈,帶著兒子走了。

父親一氣之下,病了。王貴福還是個孝子,張羅著給爹治病,欠下不少外債。幾年後,老爺子雙腿一蹬,也沒了。王貴福守著家裡這七八畝地,節衣縮食地還債。

終於,債都還清了,王貴福一晃也40了。看著別人家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他心裡十分難受。

故事:蘇大強式的爹 讓他打了半輩子光棍  只好“買”了個媳婦

40歲的年齡,再找媳婦,就得是二婚的。王貴福還覺得虧,自己還是個大小夥子呢。思來想去,他決定花錢買一個。

有這個想法,源於他半個月前趕集時遇到了鎮裡的齊同喜。那天,王貴福在集市上擺了攤兒,賣點菜,換幾個零花錢。齊同喜叼著根菸來到他攤位前,道:“貴福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咋就不找個媳婦。”

這事是王貴福心裡的梗,本村的人經常拿這個來取笑他。他當時不樂意了,道:“齊大哥,別扯這個啊。”

齊同喜是鎮上開小飯館的,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一聽,笑著道:“我沒和你開玩笑,是想給你介紹個。”

王貴福心說媒人都不知道我家大門衝哪開,你這不是拿我開涮嘛,當時道:“你要不買菜就起來,我可沒空跟你磨嘰。”

齊同喜道:“你看你,跟你說正經的呢。前幾天,有對母女來我飯店吃飯,我就和她們嘮嗑。感情這家老爺們死了,母女倆來這投親,可沒找到,就在附近租了間平房,靠撿點廢品賣了維生。我一看,這姑娘20多吧,長得挺水靈的,就問她們,怎麼不給姑娘找個婆家啊,你們也有了依靠。那個媽小聲說,只要5000塊錢彩禮,就把姑娘嫁出去,讓我幫著踅摸下。今兒我看到你,突然想起,你沒娶媳婦呢。”

王貴福一看,齊同喜不像是逗自己的樣子,道:“齊大哥,我哪有5000塊錢啊。我這一年到頭,也就能剩個一兩千的,還不夠生活呢。”

齊同喜道:“反正事兒和你說了,你要沒錢,也沒辦法。人家可是大姑娘啊,模樣周正,打著燈籠都難找。”

有這麼個事兒,王貴福回家後動了心思。齊同喜說的對,自己這個歲數,這個條件,找個大姑娘不容易啊。他想了半個月,最後決定,先去看看。至於錢嘛,再想辦法。

王貴福打定主意後,來到鎮裡找到了齊同喜,說要先看看。齊同喜道:“對,先看看,中意了再說。”

齊同喜帶著王貴福來到了鎮子東邊一排平房內,指著一間道:“你看門前堆著的廢品沒,就是這兒了。”

故事:蘇大強式的爹 讓他打了半輩子光棍  只好“買”了個媳婦

齊同喜進了院子就喊:“大姐,在家沒。”

出來個老太太,50多歲,打扮得十分利落,不像個幹活人,一看齊同喜,道:“這不大兄弟們嗎,快進屋。”

老太太將他們讓到屋中,王貴福一看,這屋裡破破爛爛,很簡陋。齊同喜道:“我飯館還有事,長話短說。大姐,你上次說想給姑娘找個婆家,我給你介紹個,就是我這個兄弟,叫王貴福。”

王貴福不知道怎麼稱呼了。老太太沒比自己大幾歲,應該叫姐。可是,自己是相看人家姑娘的,要是成了,這就是丈母孃啊。

老太太倒是挺自然的,道:“就是這個兄弟啊,趕緊坐,我姑娘去賣廢品去了,一會就回來。”

等幾個人都坐定了,老太太道:“兄弟,我的要求很簡單,5000塊錢,我姑娘就嫁過去。”

王貴福道:“啊,那個,我得先看看人的。”

老太太道:“放心吧,我姑娘模樣長得好,人又勤快,打著燈籠都難找。”

王貴福覺得奇怪,就問:“那個,嬸子,姑娘這麼好,怎麼一直沒找婆家啊。”

老太太道:“這不是她爹一直有病嗎,姑娘孝順,放心不下,就一直沒嫁人。她爹前陣子死了,也沒牽掛了,我就琢磨讓她趕緊嫁人。”

齊同喜道:“大姐啊,我不是跟您吹,我這兄弟人老實,本分,姑娘嫁過去,他不但對姑娘好,對您也跟親孃似的,給您養老送終。”

老太太道:“我不跟過去了,姑娘嫁過去後,我就去外地了。”

齊同喜覺得奇怪,道:“大姐,你就這一個姑娘,不投奔姑娘姑爺,去幹啥?”

老太太支支吾吾道:“啊,我還有事兒。”

正說話間,門一響,姑娘回來了。王貴福抬頭一看,當時眼前一亮。這姑娘20多歲,雖然穿著破爛,但模樣很端正,不胖不瘦。

姑娘到家後,一看屋裡有人,覺得意外。老太太道:“小蘭啊,這是你齊大哥,這是王大哥,是為了你的親事來的。”

姑娘一聽這個,臉色變了,當時道:“外面還有活,我先出去了。”說著,轉身出門了。

老太太道:“孩子面皮薄,不好意思了。看也看了,怎麼樣,相中沒啊?”

王貴福想了想,道:“這樣,我回去琢磨下,三天內跟您準信兒。”

老太太道:“行啊,你要沒啥意見,下次來把錢直接帶來,然後人就領走吧。”

與齊同喜往回走的時候,王貴福道:“齊大哥,你看靠譜不?”

齊同喜道:“這是終生大事,你自己決定吧。不過,真要把姑娘娶回家,你可得看住了。”

王貴福回家後,反覆琢磨這句話。哎呀,別是騙子吧。但是,看姑娘的面相,樸實穩重,不像個壞人。

王貴福琢磨了兩天,最後決定,賭一把。他拿出自己的積蓄,有2000多塊錢,不夠的就去借。王貴福他爹有病時借債,都是有借有還,很將信用,所以親戚都願借錢給他。就這樣,湊齊了6000塊錢。

他拿著錢找到齊同喜,然後又來到了老太太家。

老太太看王貴福拿來了錢,很高興,舔著手指頭數了兩遍,道:“正好5000,你這就領姑娘走吧,然後結婚。”

齊同喜道:“怎麼,你不看著姑娘出嫁了。”

老太太道:“不了,我還有事兒,這就走了。姑娘啊,收拾收拾,跟這大哥走吧。”

那姑娘簡單打了個小包裹,至始至終,都沒看她娘一眼。

就這樣,王貴福領著姑娘回了家。

到家後已經是中午了,姑娘一句話沒說,到外地就做飯。

王貴福想跟姑娘說幾句話,但一看姑娘始終冷冰冰的,也不敢開口,這頓飯吃得氣氛這個壓抑。

吃完飯後,姑娘收拾了碗筷,來到屋中,坐在炕上,道:“你叫什麼名字。”

王貴福道:“我叫王貴福,今年40了。”

姑娘道:“我叫陳蘭,今年27歲。我雖然是你5000塊錢買來的,但是也得明媒正娶,讓大傢伙都知道。成親之前,你不許碰我。”

王貴福想了想,道:“好,我這就張羅,找人看人日子。”

日子定在了20天后。王貴福為難了,他記得齊同喜的話,怕陳蘭和她娘是騙子,錢到手了就跑。可是,也不能整天在家看著啊,得去幹活,張羅結婚呀。

就為難的是晚上,家裡就一個屋,姑娘睡在炕頭,他睡炕梢,中間隔著一個炕桌。打光棍時不覺得啥,這回炕上躺個大姑娘,還長得這麼標緻,真難熬啊。

雖然天氣冷了,但王貴福還是去院裡一盆又一盆地往頭上澆涼水,這才能澆滅心中那團火。

如此過了一週,這天吃飯時,姑娘對王貴福道:“你不用整天在家看著我,該幹啥就幹啥,我既然入了你家門,就不會跑。”

姑娘雖然這麼說,但王貴福哪能放心啊。最後,姑娘道:“你要不就把我給捆上吧。”

王貴福心一橫,如果真是騙子,那也沒招,註定不是我王家的人。所以,他該出門出門,該幹活幹活,不看著了。

姑娘還真沒跑,每天將家裡裡裡外外收拾地乾乾淨淨的。王貴福這才放下心來,張羅婚禮。

王貴福用剩下的1000塊錢,置辦了幾桌酒席,請了村裡人來,熱鬧了一天,婚就結了。

故事:蘇大強式的爹 讓他打了半輩子光棍  只好“買”了個媳婦

當晚,送走了客人,收拾利索後,陳蘭坐在炕上,哭了。王貴福當時慌了,急忙問:“你怎麼了,大喜的日子。”

陳蘭道:“你是個好人,這麼多天,一直對我以禮相待。我就是想,自己的命太苦了。”

王貴福道:“你到家也這麼久了,我一直沒敢問你什麼情況呢。”

陳蘭道:“我家離這不遠,也就60多里地吧。我爹癱在炕上10年了,一直都是我伺候。我娘在外找了個相好的,不管我爹,我也就不敢出嫁。我爹死後,我娘急於跟那個相好的走,就要把我賣出去,換一筆錢。王大哥,我已經認命了,尋思賣給誰都行。沒想到,遇到你這麼個好人。”

王貴福一聽,很感慨,陳蘭是個苦命人啊。他對陳蘭介紹了自己的情況,最後道:“反正咱倆也沒登記呢,你要嫌我歲數大,咱這婚不作數,你走吧。我知道,強扭的瓜不甜。”

陳蘭道:“不,我不走了,就跟你過日子。就衝你對你爹的那份孝心,我嫁你,也不屈。”

就這樣,兩個人成了夫妻。婚後,王貴福踏實能幹,陳蘭賢惠持家,僅僅用了兩年,夫妻倆就把外債都還了,並且還登了記。陳蘭隨身帶著戶口本呢,就是一直沒拿出來。

陳蘭給王貴福生了個兒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沒幾年,就成了村裡首屈一指的人家。人們都說,王貴福這小子名字起得好,

這回是又貴又福了。

這件事過去已經有20多年了。據說,陳蘭的娘後來被相好的甩了,回來投奔姑娘。陳蘭堅決不同意,但王貴福將丈母孃收留了。他說:“老人再有錯,也是生養咱的人,不能辜負了。”

故事:蘇大強式的爹 讓他打了半輩子光棍  只好“買”了個媳婦

小范的《東北韓瞎子傳球》正在連載中,每日定時二更,看東北奇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