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男孩用這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過來寶媽表示屢試不爽

“懲罰”男孩用這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過來寶媽表示屢試不爽

“懲罰”男孩用這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過來寶媽表示屢試不爽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是多少父母的口頭禪,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破壞力爆表,稍微離開一會,就能把家裡鬧得雞飛狗跳,讓父母煎熬不已。

為何男孩普遍比較難管?

1、男孩腦幹中的脊髓液和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都比較多,加上受體內潛在的雄性荷爾蒙支配以及高含量的睪丸素,導致他們天性衝動,精力旺盛、體力充沛,比較喜歡冒險,在靜坐和久坐的過程中的學習能力總體上不如女孩。

2、由於男孩血液中的後葉催產素較少,這是一種直接影響語言發育功能的物質,這也就導致了男孩往往以理性思維為主導,不能很好地看父母的臉色,做錯事後還特別喜歡頂撞,為自己辯解,不如女生會哄人。

“懲罰”男孩用這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過來寶媽表示屢試不爽

3、男孩的胼胝體與女孩的體積不同,女孩的胼胝體能容許兩個大腦半球間進行更多的交叉信息處理,可以同時、同質量地完成多項任務。導致男孩沉迷於某一件事情時,往往思想比較集中,沒有辦法“一心二用”,所以就會在看電視或者玩遊戲的時候,聽不進去父母的話,讓父母火冒三丈。

以上這些就是男孩相比女孩而言,比較難管的原因,而每當男孩犯錯,讓父母生氣,恨不得“痛下殺手”的時候,不妨冷靜一下。根據專家提醒:懲罰男孩時,父母打罵只會引起反效果,遺留下來的問題後患無窮。

那麼家長應該怎樣正確的懲罰孩子呢?

教育男孩,請拒絕“武力”

“懲罰”男孩用這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過來寶媽表示屢試不爽

上文中也提到,男孩體內有高出女孩15倍之多的睪丸素,這種物質會壓抑住身體的血清素,導致他們更容易憤怒,往往會使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而不會用語言來表達“我生氣了”、“我很難過”等情緒,即使表達關愛,可能也只是拉拉父母的衣角。

大約到4歲左右,男孩會越來越多地顯露自己的個性,有時會通過反覆在觸犯規矩的邊緣下試探,以贏得別人的關注,而且這一階段他們的自尊心特別強,在犯錯之後,雖然心中也會有愧疚,可還是會因為面子問題不服軟。

如果在此時父母經常使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他們往往會把父母的這種暴力行為轉移到自己身上,其內心都會充盈著憤怒和暴躁的情緒,將來等到男孩遇上弱者時,也會對他們施暴,來宣洩自己的不滿。

“懲罰”男孩用這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過來寶媽表示屢試不爽

因此,父母在教育男孩時,如果只會使用暴力,那麼就會導致男孩將來也學會用暴力來對待別人,這種一種不良循環,對其身心健康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這種“懲罰”方法更有效

邏輯懲罰——這是一種行為上的限制,這種限制直接解決了錯誤行為引起的問題,並要求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責任。下面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天冷了,如果父母要求男孩添衣服,可是對方根本聽不進去,家長此時無需過多的干涉,隨他們去,要相信他們感覺到冷了之後就會主動穿上衣服,如果因此而感冒生病,這會讓他們體驗到天冷不加衣的後果,這樣能到下次變冷時,他們也就會自覺穿上衣服了。

“懲罰”男孩用這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過來寶媽表示屢試不爽

以上就是屬於邏輯懲罰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方式遠遠比父母打罵下填鴨式的灌輸更有效、更持久。

溫馨提醒,在使用過程中,有幾點需要注意:

1、使用前:要注意控制好情緒,等到真正冷靜下來想清楚之後再執行,不要把過多的負面情緒展露在孩子面前。

2、使用時:千萬記住不要心軟,有時候家長要學會狠心和放手,給他們一定的試錯機會,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3、使用後:等孩子真正意識到錯誤之後,及時給予安慰,讓他們明白自己依舊是被愛著的,然後翻篇,不要在日後的生活中反覆揪住這件事不放。

“懲罰”男孩用這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過來寶媽表示屢試不爽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懲罰”男孩用這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過來寶媽表示屢試不爽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懲罰”男孩用這種方法,比打罵更有效,過來寶媽表示屢試不爽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為一家人是緣分。雖然我們在不同的生命起點登上“列車”,因著永遠無法解除的血緣關係,而坐在一起,兒女會長大,父母會衰老,做為父母,應盡我們所能,給予孩子一個好的起點和平臺,讓孩子能夠到那更廣闊的天空去有所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