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男孩用这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过来宝妈表示屡试不爽

“惩罚”男孩用这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过来宝妈表示屡试不爽

“惩罚”男孩用这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过来宝妈表示屡试不爽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是多少父母的口头禅,尤其是家里有男孩,破坏力爆表,稍微离开一会,就能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让父母煎熬不已。

为何男孩普遍比较难管?

1、男孩脑干中的脊髓液和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都比较多,加上受体内潜在的雄性荷尔蒙支配以及高含量的睾丸素,导致他们天性冲动,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比较喜欢冒险,在静坐和久坐的过程中的学习能力总体上不如女孩。

2、由于男孩血液中的后叶催产素较少,这是一种直接影响语言发育功能的物质,这也就导致了男孩往往以理性思维为主导,不能很好地看父母的脸色,做错事后还特别喜欢顶撞,为自己辩解,不如女生会哄人。

“惩罚”男孩用这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过来宝妈表示屡试不爽

3、男孩的胼胝体与女孩的体积不同,女孩的胼胝体能容许两个大脑半球间进行更多的交叉信息处理,可以同时、同质量地完成多项任务。导致男孩沉迷于某一件事情时,往往思想比较集中,没有办法“一心二用”,所以就会在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听不进去父母的话,让父母火冒三丈。

以上这些就是男孩相比女孩而言,比较难管的原因,而每当男孩犯错,让父母生气,恨不得“痛下杀手”的时候,不妨冷静一下。根据专家提醒:惩罚男孩时,父母打骂只会引起反效果,遗留下来的问题后患无穷。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正确的惩罚孩子呢?

教育男孩,请拒绝“武力”

“惩罚”男孩用这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过来宝妈表示屡试不爽

上文中也提到,男孩体内有高出女孩15倍之多的睾丸素,这种物质会压抑住身体的血清素,导致他们更容易愤怒,往往会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而不会用语言来表达“我生气了”、“我很难过”等情绪,即使表达关爱,可能也只是拉拉父母的衣角。

大约到4岁左右,男孩会越来越多地显露自己的个性,有时会通过反复在触犯规矩的边缘下试探,以赢得别人的关注,而且这一阶段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在犯错之后,虽然心中也会有愧疚,可还是会因为面子问题不服软。

如果在此时父母经常使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往往会把父母的这种暴力行为转移到自己身上,其内心都会充盈着愤怒和暴躁的情绪,将来等到男孩遇上弱者时,也会对他们施暴,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惩罚”男孩用这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过来宝妈表示屡试不爽

因此,父母在教育男孩时,如果只会使用暴力,那么就会导致男孩将来也学会用暴力来对待别人,这种一种不良循环,对其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的发展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种“惩罚”方法更有效

逻辑惩罚——这是一种行为上的限制,这种限制直接解决了错误行为引起的问题,并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责任。下面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天冷了,如果父母要求男孩添衣服,可是对方根本听不进去,家长此时无需过多的干涉,随他们去,要相信他们感觉到冷了之后就会主动穿上衣服,如果因此而感冒生病,这会让他们体验到天冷不加衣的后果,这样能到下次变冷时,他们也就会自觉穿上衣服了。

“惩罚”男孩用这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过来宝妈表示屡试不爽

以上就是属于逻辑惩罚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方式远远比父母打骂下填鸭式的灌输更有效、更持久。

温馨提醒,在使用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1、使用前:要注意控制好情绪,等到真正冷静下来想清楚之后再执行,不要把过多的负面情绪展露在孩子面前。

2、使用时:千万记住不要心软,有时候家长要学会狠心和放手,给他们一定的试错机会,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3、使用后:等孩子真正意识到错误之后,及时给予安慰,让他们明白自己依旧是被爱着的,然后翻篇,不要在日后的生活中反复揪住这件事不放。

“惩罚”男孩用这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过来宝妈表示屡试不爽

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好习惯则会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会长成什么模样,取决于家长如何教导!在3-6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可能有很多家长平时比较忙,忽视了这一点,家长要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惩罚”男孩用这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过来宝妈表示屡试不爽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惩罚”男孩用这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过来宝妈表示屡试不爽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为一家人是缘分。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生命起点登上“列车”,因着永远无法解除的血缘关系,而坐在一起,儿女会长大,父母会衰老,做为父母,应尽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起点和平台,让孩子能够到那更广阔的天空去有所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