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領導力,如何叫別人誓死追隨?


若沒有領導力,如何叫別人誓死追隨?

美國管理專家霍根曾經做過一項調查,他說:“無論是在哪裡,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進行調查,無論你針對的是什麼樣的行業,60%~75%的員工會認為在他們工作中,最大的壓力和最糟糕的感受是來自於他們的直接上司。”

什麼是領導力?


若沒有領導力,如何叫別人誓死追隨?

管理大師德魯克有一句名言:營銷的目的就是讓銷售變得多餘。在德魯克的視角中,銷售產品其實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推銷,而另一種則是營銷。推銷是把產品推給顧客,營銷則是強調吸引顧客,相當於把顧客拉到產品的面前。而如果你個人的工作足夠出色,你就完全可以不需要“推”這一步。這個概念同樣可以植入領導力的層級,就是今天我們所要說所謂領導力的推力與拉力一說。

在劉瀾老師看來權力就是讓別人能夠聽你的,這就是權力的體現。根據不同的條件可以將權力分為六種,分別是合法權力、強制權力和報酬權力,參照權力、專家權力、以及信息權力。在這六大權力中,前三種權力是跟職位密切聯繫在一起的,我們可以歸結為領導力的推力;而後三者主要是個人權力,我們可以歸結為拉力。一名領導力高手,一定是在自己的工作中非常擅長用拉力,並且讓推力的存在變得多餘。

接下來我會合自己的工作來談談我對這六種權力在工作中的理解。


首先來分析三大推力。第一個報酬權力,其實通俗的理解就是給予下屬一定的獎勵。通過獎勵的刺激來提升他的工作熱情,讓他服從你的安排;而相較於報酬權力等同於獎勵,強制權力就是懲罰,通過強制性的懲罰來讓下屬服從於你的安排。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我們在管理中常用的蘿蔔加大棒的方法。顯然在當代的管理中,這兩種都屬於推力。無論是獎勵還是懲罰,都是一種的被動接受方式,並不能讓下屬真正從內心服從你的領導,長遠看來並不能樹立自己個人的領導力; 第三個是合法權力,所謂的合法權力顧名思義就是組織或領導賦予的權力,最常見的合法權力就是職位。比如我們作為領導可以安排下屬加班,這是因為作為上級有被組織所賦予的合法權力。合法權力和上述權力一樣,也是被一些強制條件所決定的。從下屬的角度來思考,這樣的接受方式也並非出自本心,也是趨於被動的姿態,因此和之前所分析的權力一樣也屬於推力的範疇。

分析完了三大推力,那我們來解析下三大拉力。專家權力來自於專業能力,舉例子,比如醫生安排你進行相關的治療,你會心悅誠服的選擇接受,因為專家就有所謂的專家全力;接下來是參照權力,參照權力就是讓別人把你作為榜樣,作為參照系,以此自願的接受你的安排和調度。就如同偶像和粉絲的關係,我們常說的”軟實力“也屬於這種參照權力;最後一種是信息權力,其實說白了就是說服力。即說服別人讓別人願意聽你的。權力既然是讓別人聽你的,那麼說服他人自然也是權力,且是極其重要的權力。


如何發揮好推力層級?


若沒有領導力,如何叫別人誓死追隨?

在前文中,我們已經明確了好的領導力應該強調拉力而非推力。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好推力層級呢?

對於管理者而言,主動的虛心接受遠勝於被動的接受,強扭的瓜不甜就是這個道理。作為管理者,我們要牢記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去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個人魅力,同時加強自己在話語權上的說服力。讓下屬從內心自發的願意聽從我們的調度。放眼古今,偉大的領袖無一不是如此的,從諸葛亮七擒孟獲,讓孟獲心悅誠服到聖雄甘地治理國家到唐太宗李世民無一不是得到人民的支持,因為受到了人民衷心的愛戴和擁護,最終才能取得自己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我認為可以這麼理解領導力,如果在工作中只對上級有好處,那只是權力。如果對雙方都有好處,那麼就是領導力。領導力並不是追求單一一方的目標,它需要所有人的目標都是一致的,而你要做的就是吸引其他人一起參與到這個目標中,奮鬥下去。

例如,甘地在領導印度獨立的過程當中,他沒有用什麼推力,他用的就是拉力。他的拉力主要是參照權力和信息權力,他以自己為榜樣,讓大家把他作為參照系,而且他說服大家,讓大家自願地採取了非暴力不合作這樣的行動。

這才是領導力的根本!


若沒有領導力,如何叫別人誓死追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