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光在影片中的表现

例如:法国影片《瑟堡雨伞》。这是一部描写西方青年人恋爱观的故事。男女青年在一起时如胶似漆地相爱着,一旦分开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幸福,不必怨恨。该片色彩处理很好,而色彩的处理又是与光线处理分不开的。下面分析几场戏的光线和色彩的处理。

光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影片开始是一位青年工人季•福耿与女友杰乃维也芙相约会。季身穿米色(不饱和的黄色)风衣,杰穿一身红色衣裙。黄和红是暖调的近似色,非常和皆,给人温暖亲切的感觉。这是情人相爱的色彩。二人漫步在傍晚繁华街头,五颜六色的厨窗和那彩色缤纷的冕虹灯充满画面。使银幕上时而是红色,时而是黄色,有时又是蓝色或绿色。鲜艳多变的光色,令人感到美好幸福。这是初恋时的光线处理。

光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几天之后二人又相约会,这次戏剧任务与前不同,季接到兵役站通知,要去服役,对这对情人来说是不幸的事。光线处理开始时与前相同,二人还是在傍晚的繁华街道散步。但不久就离开了繁华闹区,进入光线冷落的街区。光线相应发生变化:色彩缤纷的冕虹光消失不见了,代替的则是单调路灯光线,时明时暗的照在人身上。昏暗而令人不安。

光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男儿离开家乡去当兵。女孩十分痛苦,在母亲的怂恿下,认识了新人,开始相爱。第一次与珠宝商卡萨尔约会。环境从城市改变成郊区,时间还是傍晚,落日的阴影给景物笼罩上灰暗的色彩。在阴影中二人漫步在海边。阴暗的景色给人一种压抑和窒息的感 觉。这是摄影师对背叛者的情感表现。只有画面深处,远山顶上的城市,在落日的阳光中,呈现出金色的光彩。在蓝灰色的阴影对比中,显得那么明亮辉煌。它暗示着这一对情人的行为虽然还不能让人称赞,但未来的生活却会像阳光一样明堋灿烂。这里光线的处理成为象征性的语言词组。

从上述几场戏的光线处理中就可以看到光是摄影师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在现代的影视作品里到处可以看到光的艺术表现。

光的语言形态

光的语言有三种形态:即直接呈现的语言、暗示性语言和象征性语言。

(1)直接呈现性的语言,属于叙事性的语言。在影像上就是用光再现出被摄对象的真实形态,画面的意义是直接由被摄对象表达出来的。光在这里仅是忠实再现。它要求光线效果自然真实,而所谓真实即是光线效果要与光源保持一定的逻辑关系。

(2)光的暗示性语言,主要是通过光线效果制造出的表象的意味。它是一种光线气氛。

(3)光的象征性语言是光线效果产生的意象。如照片《对歌》,影片《瑟堡的雨伞》中海边相爱场景的光的象征表现。

光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光在影视作品中有三个作用:

(1) 技术上的曝光作用。没有光就无法拍摄到影像。有了光,还存在着曝光上的技术问题。

(2)造型的作用。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无论是故事片还是专题片,只要拍摄就存在着造型问题。而光是摄影师造型的重要手段。

(3)光的表现作用。影视艺术是一个传媒体。艺术的传播需要艺术家的表现。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所谓综合即是综合到这门艺术中个的各个部门都如演员一般具有表演功能。摄影师的表演与演员不同,演员是靠形体动作和演员进行表演。摄影师是靠银幕和屏幕表象进行“表演”。因此光就成了摄影师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也成了影视语言中的一个元素。

刘永泗档案

男,原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现任北京演艺专修学院影视编导与制作系教授、研究生导师,故事片摄影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曾任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艺术顾问、电影学院摄影系摄影艺术教研组组长,长期从事影视教学和艺术创作,曾在故事片《向导》、《草原枪声》、《来了一个男子汉》、《故乡旋律》、《幸运搜索》中任摄影师、特技美工。在电视剧《千里跃进大别山》、《他在深山中》、《小巷情话》和专题片《路》等影片中担任摄影和策划。著作《影视摄影的光线处理》荣获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影视系摄影专业教学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