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火情濮陽縣誌願者奮不顧身


2月12日10時左右,在市城區石化路和馬頰河中路交叉口南側20米處的河邊發生了一起火災,著火面積約200平方米。現場一名熱心市民看到火情,馬上趕過去進行撲火。正當熱心市民焦急地滅火時,正在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巡查的華龍區勝利路街道辦事處(以下簡稱“勝利辦”)領導小組路過此處,他們迅速加入了滅火的隊伍。現場人員在檢查確認已全部撲滅後,才陸續離開。據瞭解,該熱心市民系濮陽縣環保局工作人員。

遇到火情濮陽縣誌願者奮不顧身


遇到火情濮陽縣誌願者奮不顧身


“我們發現火災,到達起火現場的時候是10時30分,當時就看到他自己一手提一個壺去河邊灌水,澆到著火的蘆葦和雜草上。辦事處紀委劉書記一起參與了滅火,他的做法讓我們都很欽佩,在我們的再三追問下,他才說出自己的工作單位。”勝利辦統戰政法委員王士田說。

12日11時許,記者聯繫到這名勇於救火的熱心市民,他叫馬青民,是濮陽縣生態環境分局黨組書記。“我當時是沿馬頰河中路由北向南行駛,在路過馬頰河中路與石化路交叉口時,看岸邊在冒煙,我趕緊停車下去查看。”馬青民說,到達現場發現,是河邊的一大片蘆葦蕩起火了。“因為路兩邊都是蘆葦、雜草和綠化樹,著火點的火苗竄的非常高,風一刮,火勢就會隨風向蔓延,後果不堪設想。”馬青民發現著火後,第一時間就撥打了119,但他知道消防人員過來需要一定的時間。馬青民怕火勢控制不住,他趕緊從車的後備箱裡拿出來兩個礦泉水水桶,準備先行滅火,不能讓火勢繼續擴大。

“以前我們巡查的時候遇到過相似的事件,對於怎麼滅火總結了一些經驗。我們單位每個人車上都備有礦泉水水桶、鐵鍁、滅火器三樣東西,一旦發現火情,我們能立馬衝上去。”馬青民說。他從河邊灌滿水,但是火勢很大,根本沒法靠近,高溫把臉烤的生疼。於是他先用水把自己身上打溼,再上前澆水。大家都知道,在河邊取水很危險,但是馬青民說他不怕,“我會游泳,就算掉到水裡我還能再游到岸邊。”馬青民笑著解釋道,他還是濮陽市紅十字水上救援隊濮陽縣支隊支隊長、志願者。

就這樣,在等待消防人員到來之前,馬青民拿著水桶來回灌水、撲火。正當馬青民焦急地撲火時,勝利辦領導小組路過此處,滅火的隊伍迅速壯大了起來。在大家的齊心合力下,大火終於被撲滅。“等我們把火撲滅以後,怕死灰復燃,我們又檢查了一下週圍,發現有明火的地方就進行撲滅,確保不會再起火後,大家才陸續離開了。”馬青民說,救火是我的職責所在,作為一名環保人更該有社會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