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这不是影评。毕竟,本老太婆还没去看就被劝退了。

但这也绝不是怼吴京的自嗨文儿。毕竟,绝大多数艺人都做不到他那样。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在各种影评的评论区,在各种可以打分的平台,都有人说“有吴京演的片子就不看”。而且越是票房高,越是反感。

有人把见不得吴京的人归为“战狼PTSD”患者,哈哈哈哈哈哈……

嘿这帮家伙,说得还……怪形象的。

国庆档的吴京,没能像《流浪地球》那样再让人真香一回,无论口碑还是票房。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电影《攀登者》网友笑称此片应改名为“雪山绝恋”

吴京出道二十多年,被人骂拍烂片的年头也不短了,但是他那套看起来简单粗暴的情怀套路,还就是有不少人愿意吃。这大概是“战狼PTSD”患者们不能理解的地方。

作为一个70后老年人,对吴京和他的电影并没什么PTSD倾向,倒是有些老旧记忆可以聊聊。

01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刚出道时的吴京

刚出道时的吴京英武不足秀气有余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二十多年前,因为李连杰和赵文卓,黄飞鸿和方世玉成了可以保证票房的大IP。然而,在他们之后,已经很久没有那种既有真功夫、又有商业价值的爆款明星出现了。八十年代就成名的李连杰,那时已经不年轻,黄飞鸿的少年老成,方世玉的天真邪谑,也开始让人们有些审美疲劳。而赵文卓,曾被好友张国荣称不适合娱乐圈,与他的电影相比,可能他与梅艳芳的短暂恋情,更引人注目一些。

市场在等待新人出现。吴京在这个时候被人相中,也许是运气好,但更可能是命中注定。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6岁开始习武,12岁获得全国冠军

在众人眼里,他和两位前辈有差不多的成长经历和武术冠军的头衔,虽然有些娃娃脸,看起来总是一副开心欢脱的样子,但是跟前辈们相比也算是另一种特点,走功夫明星的路子,是自然而然的事。

1997年,吴京主演《太极宗师》,一下子成了经典。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这评分让今天的很多剧集都羡慕吧(虽然我的好友们不太友好)

这部戏是为吴京量身定做,一众配角也都颇有来头,有同样是武林高手的徐向东、王群、于海,有来自香港的惠英红、周比利,女一是当年的气质港星樊亦敏,女二是来自台湾的金钟女配杨洁玫。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左 | 《太极宗师》剧照 右 | 《木棉袈裟》剧照


徐向东1984年就以电影《木棉袈裟》成名,年轻时颇有些性格小生的气质。只是并没有很快走明星的路子,而是海外求学,是行内少见的留法博士。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太极宗师》剧照


左一为王群,李连杰的大师兄,出演过多部武侠剧集,于2008年不幸早逝。

左二为于海,著名武术家,在1982年版《少林寺》中饰演觉远(李连杰)的师父。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樊亦敏港姐选美出身,其时正处于事业上升期,虽然后来并没有大红大紫,但她在《太极宗师》中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惠英红、周比利、杨洁玫是港台影视剧中的熟人了

再加上导演张鑫炎(《少林寺》导演)、袁和平,动作部分有袁家班加持,这个戏简直就是众星捧月一样成就了吴京,如今新出道的小鲜肉再金贵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在豆瓣上,至今还有不少粉丝在回忆这部戏。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太极宗师》是一部在剧情设计和武打功夫展示方面都很有诚意的剧集,不像现在满屏仙侠穿越,走的是美得冒仙气儿的路子,基本丧失了来自人类原始骨肉的力度和美感。很多剧迷对《太极宗师》传统硬桥硬马的擂台对战戏赞叹不已,片头吴京白衣飘飘在长城舞太极的画面也成了偶像般的记忆。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这并不是吴京的第一部戏,但这部戏让吴京顺利成为明星,之后的三五年里,他成为众多武侠剧的首选,他演了《小李飞刀》中的阿飞,《新少林寺》的觉远(就是李连杰一战成名的角色),在十六七部武侠剧里担纲主演。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说实话,以他当时的娃娃脸和消瘦的身材去对应厚重的人物故事,多少有点违和。然而一俊遮百丑,打得好看就够市场吃了。在2000年前后,本已式微的武侠剧在吴京的商业价值之下又多撑了几年。

在这些武侠剧里,吴京多是重情重义、把家仇国恨扛在肩上的侠士,不管是帝王、武僧还是江湖草根,他的人设都差不太多,这种设定也多少为他后来演艺生涯的趣味选择带来影响。

02

古装武侠剧的没落,让吴京走进了一段尴尬的时期。

2003年,吴京转战香港。那时候,都市匪帮和罪案题材的电影大行其道,武侠片里那种没有人性瑕疵的设定已经没什么市场,人们想看那种从视觉到肠胃肾都特别受刺激的东西。

如果在那之前,“酷”是个属于偶像明星的词,时代的变迁让“酷”这个词儿多了许多暗黑狠辣之意。

吴京的台风仿佛穿越般地变化了,卸下一身正气什么的,演起了反派杀手、亡命之徒。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这些角色在剧中出场时间不多,而且也都没啥好下场,很多人不适应这样的吴京,尤其是对传统武侠英雄还有情结的剧迷们,看着吴京演反派,那反应就好像吴京本人堕落了一样。

也有很多人并不在乎他变成什么样子,虽然他的打戏还是很凌厉,在存在着技术上的观赏性,可因为那些角色真的没什么影响力,与同在香港发展的前辈们比起来,既没有超越,也没有继承,各种杀马特造型什么的让他原来的样子一再模糊,甚至直接就是糊了。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平心而论,吴京的戏路还挺宽


放在今天,这就是人设崩了,还是个哑枪哑火的崩法。连他跟谢楠接吻被狗仔偷拍,话题的焦点也都在谢楠身上。

03

如果不是军旅题材的影视剧突然火了,吴京的人生选择应该是另一个样子,一大票网友极有可能因此远离某种PTSD,甚至愿意开心地看吴京一家的真人秀综艺。

2006年,《士兵突击》的爆红让人慨叹,没有女主角而且不搞基的戏也可以让人动心,主旋律剧集也可以霸屏,“不抛弃不放弃”不但一点也不假大空,而且还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一时之间人们爱国爱军的热情空前高涨,一大波国民战争、现代特战题材的戏涌入荧屏。

吴京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找到了新的荧幕理想。一方面,在香港的发展难再突破,用他自己的话说,天天跟替身打,打得自己也跟替身似的。另一方面,想在拍戏这条路上做自己的主,就得朝导演的方向走,2008年他用《狼牙》小试了一把牛刀,找到了自己的新人设。(虽然在这部片子里他也是一直打啊打。)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我是特种兵》系列应该是《士兵突击》之后最成功的军旅题材剧集,吴京很快抛开已经走下坡路的都市匪帮题材,搭上这款既能全了他硬核心愿,又能回归精神“正统”的题材。

于是我们看到了《战狼》、《战狼2》,看到了《流浪地球》,两部片子便完成了“百亿票房演员”的标签,也将那些对“这种片子”心有不甘的影迷炸成了PTSD。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把刘慈欣的名作搬上银幕,寻找中国科幻片的突破,会踩多大的雷,吴京一定知道;再现征服珠峰的历史,一定有夸张、有违和,吴京也一定知道。不过,就像吴京曾经说过的,有些电影“即使拍烂了,也比没人拍强。”他看重的,他期待的,也许并不是电影本身多么了不起。

对于吴京,其实也没什么好评价的,他作为演员的不足、作为导演的不足都显而易见,但他的价值、他的能力,也是无人能代替的,虽然,这种价值与能力可能并不是一部电影需要的,也不是某些影迷愿意去认可的,可是类型片不就是这样吗?有人不屑,也有人爱到流泪。

全程实景拍摄,吴京带伤上阵,仅有一条安全绳保护

吴京为什么会是拒绝一部电影的理由?

《攀登者》中爬工厂情节


多年断了又接、接了又断的骨头,像是缺根筋似的一厢情愿,支撑吴京成为中国影坛最为特殊的存在,他带给影迷的震撼真实而剧烈,他得到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