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五治”工程工作

今年以来,大竹县通过“强化宣传、健全机制、重拳整治、严格考评”四举措,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五治”工程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以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五治”工程工作动态和成效,积极宣传正面典型,曝光反面典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深入开展“七进”和“除陋习、树新风”文明活动,不断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实行严管重罚,引导城乡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文明的行为方式,增强群众爱护环境、积极参与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健全机制,形成合力。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权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环境综合治理暨“五治”工程工作管理体制,强化属地管理、职能管理和各责任主体的作用,整合城乡各类管理资源,创新城乡环境暨“五治”管理模式,形成密切协作、统筹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重拳整治,成效显著。对于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大竹县狠下决心,重拳出击,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加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一清二扫三整治”措施为抓手开展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清”即清理护城河。组建30余人的护城河沿岸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全面清理河道管护范围内的垃圾杂物、水面漂浮物,大力整治河道乱排、乱倒等行为,禁止污水直排、肥水养殖,确保护城河沿岸环境干净整洁。“二扫”即清扫小街、小巷。组织保洁人员274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采取≥16小时保洁、“两班倒”打扫制,清扫小街、小巷共700多条,面积110万余平方米,保证了小街、小巷的长期干净卫生。“二整治”即重点整治卫生死角和“牛皮癣”广告。充分利用社区、楼管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小区的居民“全参与、齐动手、洁家园”,认真清扫卫生死角,清除“牛皮癣”广告,确保不留盲区。截至目前,共清除生活垃圾200余车,清除“牛皮癣”广告20000多幅(条)。

严格考评,以考促干。大竹县治理办严格按照《大竹县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目标考评和问责办法》和《大竹县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工程考评细则》,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街道)环境综合治理暨“五治”工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完成较好的,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重视不够、整治不力,未完成工作任务的严格问责。切实以考评手段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五治”工程工作顺利推进。(彭晨东 甘宇伶 张维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