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證明告訴孩子“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才是對的

實驗證明告訴孩子“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才是對的


兩個小實驗

實驗一:

如果直接告訴小學生“保護環境,我們要垃圾分類”。一般效果不好。如果換個說法“我們是某某小學的學生,我們要垃圾分類”,效果就會好很多。這跟在朋友圈裡經常看到的廣告“不轉不是中國人”有點類似。

實驗二:

如果在考試之前,直接告訴學生“相信你們都是誠實的人”。給學生貼上誠實的標籤,考試作弊率就會明顯下降。


實驗證明告訴孩子“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才是對的

思維模式理論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的“思維模式”理論提出兩種思維模式。其中擁有成長思維模式的人相信努力就會成長,擁有固定思維模式的人認為天生註定,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兩者對比,前者更容易成長。這不是一家之言,現在已經被研究者反覆驗證,確實如此。


實驗證明告訴孩子“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才是對的

認同感就是思維模式

認同感對孩子社交模式的影響

紐約大學的一個研究:研究者找了139個四到五歲的小孩,把他們分成兩組。

第一組,老師會暗示他們做一個“愛幫助別人的人”,比如說有人需要撿東西,你可以做愛幫助別人的人。這一組可以叫做“認同組”。

第二組可以叫做“行動組”,老師鼓勵孩子去做一件事,比如說有人需要撿東西,你可以去幫他一下。

兩種說法的區別在於一是“做什麼人”,二是“做什麼事”。

那麼認同感有用嗎?結果是:

研究者讓兩組孩子安排一些任務,比如地上掉了一支筆,讓孩子把筆撿起來,認同組的孩子會更願意去做,“幫助人的人”這個標籤有起作用。

但是如果遭遇一次挫折結果就不一樣了。

研究者安排孩子做一些挫敗感的事情。然後再安排孩子去完成別的稍微有點難度的任務。認同組就不行了。

老師說誰願意幫老師把玩具搬到隔壁的箱子裡?認同組的孩子就不那麼主動了,自高奮勇去幫忙的大多數是行動組。

老師再問那些沒有舉手幫忙的認同組孩子,你是愛幫助人的人嗎?發現這些孩子的自我評價同步降低了。


實驗證明告訴孩子“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才是對的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簡單的說,固定思維模式就是琢磨自己是什麼人,也就是認同感。成長思維模式,考慮的則是下一步做什麼?

成長思維模式,要我們誇孩子要誇他們努力,不能誇他們聰明。

對於處於矇昧、認同感不足的孩子來說,建立認同感對孩子的激勵是很有效果的。如果孩子根本沒想過自己是不是愛幫助人的人,你突然給他一個標籤,他也會給你一個積極的反應。

但是成長初期認同感是非常脆弱的,這時候孩子沒有真正的自信。這就表現在一件事沒做好,或者該做的任務沒完成,就會自我否定。

比如很多家長誇自己孩子聰明,他們躍躍一試。但等他們遇到真正難題的時候,發現自己比不上其他孩子,他們會覺得自己被家長忽悠了,會認為自己其實是非常不聰明的人。

所以自信對於孩子來說需要“一次又一次”把事情做成,逐步形成自我認識。對於家長,我們要讓孩子做到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而不是一味給孩子貼很美好的標籤,如果沒有把握好分寸,過度的標籤對孩子其實是一把“枷鎖”。


實驗證明告訴孩子“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才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