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酷似微型轎車,上路隨意調頭、搶行——四輪電動車管理亟待規範標準

外形酷似微型轎車,上路隨意調頭、搶行——四輪電動車管理亟待規範標準

在機動車道上行駛的四輪電動車

近年來,南陽街頭越來越多地出現一種代步工具——四輪電動車,這些車無牌、無照、無保險,但外形和內部設施均類似小型機動車,駕駛者無駕駛證便可將之開上道路,甚至是機動車道。由於缺乏監管,街頭四輪電動車隨意調頭、亂穿亂插、逆向行駛甚至闖紅燈的行為屢見不鮮,對交通秩序造成極大影響。

一輛電動車堵了兩條道

4月16日,記者在市城區七一路與梅溪路交叉口看到,短短10分鐘,先後有8輛四輪電動車從此經過。這些車有的行駛在機動車道,有的行駛在非機動車道,逆行、隨意調頭、隨意變道、亂穿亂插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駕駛者甚至和機動車搶行,看起來十分危險。

在人民路與七一路交叉口,記者看到,因為一輛四輪電動車橫衝直撞,該路口交通處於短暫“癱瘓”狀態。駕駛四輪電動車的是一位老年人,到達交叉口時正好遇到紅燈,此時四輪電動車前面已經有兩輛汽車。為了搶行,老人一打方向硬生生要把車開到旁邊的左轉車道上,由於左轉道也有車,電動車“擠”不進去,只好“橫跨”在左轉道和直行道之間,堵得兩條車道上的車都動彈不得。

記者觀察發現,早幾年四輪電動車駕駛者以老年人居多,但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上了這種車。

市場銷售一路走高

與街頭四輪電動車越來越多相印證的是其銷售市場一路走高。4月17日下午,記者來到市城區新華路某品牌四輪電動車銷售門店,十幾分鍾內,就遇見好幾撥兒來看車的人。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了一款四輪電動車,說這款車充一次電可以續航近百公里,一次充電只要一個晚上,十分方便,“所以賣得很好”。

記者進入車內查看,只見此款車與普通汽車的內飾很相似,也有D、N、R三個擋,分別控制前進、停車、後退,此外還有空調、收音機等設備,儼然就是一輛低配版機動小汽車。然而與普通汽車不同的是,這款四輪電動車的油門和剎車踏板處於同一高度,且二者之間的距離僅有5釐米左右。記者嘗試踩踏,感覺油門和剎車的距離過近,腳感又太相同,存在遇到突發情況慌忙中踩錯的可能。

銷售人員介紹,目前在南陽駕駛這種四輪電動車不要駕照、不用辦牌照,基本上是“零門檻”。該銷售人員還說,僅自己一家店,每個月就能售出好幾十輛。

外形酷似微型轎車,上路隨意調頭、搶行——四輪電動車管理亟待規範標準

四輪電動車五花八門的“車牌”

期盼立法規範管理

記者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獲悉,幾年前交管部門統計發現,當時市城區電動三輪、四輪車已有3萬~4萬輛。“現在肯定更多。”一位交警說。

隨著市場保有量增加,近年來我市涉及四輪電動車的交通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趨勢。針對這種情況,我市對上路的四輪電動車進行過多次整治。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僅僅依靠交管部門的治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現狀是廠家在源源不斷地生產,同時銷售商積壓了大量成品,而市場上的保有量又在逐年遞增。

“一禁了之的做法不可取,因為畢竟有市場需求。”採訪時,多數群眾表示,“對於已經銷售到市民手中的四輪電動車,最好的辦法是規範管理。”

對於四輪電動車規範管理這方面,其實周邊城市已經有不少經驗可借鑑。我省許昌、洛陽、商丘、濟源、信陽、焦作、駐馬店、開封、鶴壁,都出臺了四輪電動車地方性法規或管理辦法。比如,參照機動車登記規定,實行標識化管理,安裝統一編號的標識牌,領取登記證後方可上路行駛;上路行駛者必須持機動車駕駛證;劃定部分人車流量大的路段、區域,在交通高峰時段禁止四輪電動車通行;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必須接受處罰……

除省內周邊多數城市外,外地很多城市也先後針對四輪電動車的銷售、上路行駛等,出臺了相關規定和管理辦法。四輪電動車交通違法亂象屢禁不止,群眾普遍期待我市儘快研究出臺地方性法規,從規範管理入手,早日給這匹“脫韁野馬”套上監管的韁繩。

全媒體記者 劉紀暉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