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之問是什麼?為什麼在臨終時才提出來?

布儀


2005年7月29日,溫家寶總理在看望94歲錢學森的時候,錢老感慨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在10多年的時間裡,不少專家學者從不同視角對“錢學森之問”作了解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對這一問題也作了長期的思考,“錢學森之問”的核心到底是什麼呢?

一、成功為什麼難以複製?

現象一:課改之初,山東聊城的杜郎口中學便展露頭角,成為課程改革的典型學校,十多年來,我不敢說有些地方百分之百的校長去考察學習過,但我敢說90%以上的去過,但十多年過去了還沒看到第二個杜郎口的出現。

現象二:魏書生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傑出的教育改革家,他只有初中學歷,是靠自學和實踐從一個農村中學教師成長起來的,一年有幾個月出外講學,學生成績依然在全市名列前茅。他在全國培訓過數以萬計的教師,又有多少教師學到他的“真經”,成為第二、第三個魏書生呢?

現象三:許多高中學校每年都邀請往屆高考狀元或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給在校高三學生作學習經驗介紹,那麼,效果又有幾何呢?

成功學校、教師、學生的做法表面上看並不複雜,但絕大部分的複製都是不成功的。事實上,那些無法複製、學不到手的東西才是更本質、更寶貴的,那麼,那些神秘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

二、成功的密碼究竟是什麼?

要說明這個問題必須瞭解一個概念:隱性知識。

隱性知識是邁克爾·波蘭尼在1958年從哲學領域提出的概念。波蘭尼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即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種類型的知識。而未被表述的知識,像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所擁有的知識,是另一種知識。”他把前者稱為顯性知識,後者稱為隱性知識。按照波蘭尼的理解,顯性知識是能夠被人類以一定符碼系統(最典型的是語言,也包括數學公式、各類圖表、盲文、手勢語、旗語等諸種符號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識,如事實、原理、概念、理論體系等。隱性知識是難以用語言、文字、圖標和數學公式等方式表示出來的知識,如經驗、技術、技巧、能力等,其本質上是一種思維方式和理解力。

顯性知識構成了人們在認知特質上的共性,隱性知識構成了人們在認知特質上的個性,隱性知識的特徵主要有不確定性、不可言說、難以陳述、實踐性、直覺頓悟、無意識性。它與徵兆、學術洞見、直覺、感覺、心象和情感有關。隱性知識是以個人的方式來理解、洞察、體會、感悟、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隱性知識的運作猶如結網一樣,在無意識中、逐漸地將原本無關聯的知識、經驗連接在一起。顯性知識的接收、理解、記憶、整理、深化等效果也依靠隱性知識的運作。

顯性知識可以通過被動灌輸、主動參與等形式獲得,隱性知識只能通過切身體驗而獲得。由此可見,缺乏實踐性的教學活動不僅影響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還因隱性知識的缺乏而影響了顯性知識的吸收和組合,從而直接影響了認知活動的水平。在成功的過程中,隱性知識的作用遠遠大於顯形知識,隱性知識的積累、組合、轉換都是以參與綜合性實踐活動為前提的,這意味著,隱性知識是與綜合能力相輔相成的。

由此可見,成功的重要密碼之一是“隱性知識”。

三、我國教育備受詬病的病根在哪?

近年來,從社會對教育的口誅筆伐中我們思考並發現了一些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最為突出的是我國學校教育中所謂“高分低能”的問題。被公認擅長考試的我國學生,其實並不是什麼考試都擅長,凡是涉及實踐性強的考試,我們就比不過人家了。譬如,英國文化委員會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雅思考生在寫作和口語單項考試中近幾年來的分數都是全球最低的。從分數看,閱讀還不錯,但是寫作、口語相當弱。所差之處是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即學了卻不會用。

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多、內容深、難度大、速度快,而西方發達國家課程少、內容廣、難度小、速度慢。美國的教育是向“廣”的方向發展,學校教師總是設法引導學生把眼光投向課本之外的知識海洋,併力圖使學生們能夠保持對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時注重鼓勵和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及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美國學校的課程沒有主副之分,只有必修和選修之分,選修課為主,在選修課方面每個學生是按照興趣和未來發展方向自主選擇,總量學分控制,每門選修課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學習過程自己設計並實施。

從書本知識來看,西方發達國家的學生學到的東西是少而精,注重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使學生很自如地將科學的思路和方法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隱性知識的積累常常是在閒暇性活動中潛在地進行,由於人的精力與時間是有限的,顯性知識的超劑量吸收,就擠壓甚至剝奪了隱性知識吸收的空間。相比之下,我國的學校教育不注重實踐,學生儘管學得多,但學的知識不會用。我國的學校教育是以隱性知識的缺失為代價換來顯性知識的高積累,讓學生花了很多時間並費了很大力氣學了一些考完就忘的書本知識。實踐證明,我國教學進度超過了很大一部分兒童的理解能力,國外學校課程安排及教學進度比較好的遵循了兒童學習能力的發展規律。

在現行高考體制和命題模式下,學好顯性知識的確能夠實現升學目標,但從有關調查報告來看,我國精英教育的中科大少年班、恢復高考30年3000多狀元、奧林匹克競賽保送上大學的學生,畢業後有專業興趣的比例相當低,發展潛力也遠遠低於預期。由此可見,我國教育的病因在功利的教育體制,病根卻是教學存在“顯性知識有餘、隱性知識不足”的重大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傳授有餘、實踐不足”。

四、“錢學森之問”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錢學森之問”的要義是“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沒有培養出傑出的人才來呢?”從錢老的受教育經歷和人生閱歷來看,老人家或許有這樣的思考。

一是培養泥土的工作做的不夠。一個公認的事實:大師不是刻意培養出來的,都是從適合的土壤里長出來的。魯迅先生曾說過:“不但產生天才難,單是有培養天才的泥土也難。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賦的;獨有這培養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還切近;否則,縱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為沒有泥土,不能發達,要像一碟子綠豆芽。”魯迅先生的話明白告訴我們,培養天才,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泥土。教育的泥土究竟是什麼?教育的泥土就是豐富的生活,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它有學生成長需要的各種營養。

二是不注重“童子功”的培育。中國大師級人物無一例外的打下了堅實的讀書“童子功”。錢穆9歲背誦《三國演義》,吳宓、聞一多、茅盾背誦《紅樓夢》一字不差,方令儒背起詩文來滔滔不絕,黃侃能把九千多字的《說文解字》任意像串糖葫蘆一樣一串一串地穿起來。就連自然科學家也很有讀書的“童子功”,蘇步青、錢學森、楊振寧,哪一位不能背誦大量的唐詩宋詞,數學家蘇步青小學畢業時就能將《左傳》與《唐詩三百首》背誦如流。過去的人們認為,“童子功”是兒童的文化存款,練就讀書的“童子功”就是給人生打下了堅實基礎,的確,過去的孩子學的內容很簡單,讀書、寫字、作文,靠著這簡單、紮實的“童子功”,後來轉到任何學科,都能有突出成就。

三是普遍不重視實踐性教學。長期以來,我們把“學習”幾乎當成了一個字,在學校裡“學”,在家裡還是“學”,黑板上講實驗、做實驗,孩子們“習”的機會太少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中曾兩次給自己改名,父母給他取名陶文浚,19歲讀大學期間深受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影響,給自己改名“陶知行”,認為“知是行之始”,認識先於實踐。到了43歲時,再一次給自己改名“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實踐才有認識。不過這時,陶行知已經認識到,“從行到知”只是認識的第一階段,再由知到行又是認識的更高階段,他曾寫了一首小詩: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這就是他的“行--知--行”理論。

杜威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家庭生活、學校生活、集體生活、社會生活都是教育,各種場合的教育實質上進行的是不同形式的生活。杜威強調指出,烹調、縫紉、園藝、手工等社會活動不是附加在其它科目之外,而是代表社會活動的基本類型,通過這些活動作為媒介,把兒童引入正式的課程中,把課堂改造為兒童活動和生活的樂園。教育寓於生活,生活走進課堂,這是時代對教育的呼喚!

四是沒有把學生的思考力培養出來。我國有太多的俗語告訴人們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了,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聽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生練達即文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這些都在告訴我們,“思考力”是從實踐、體驗、挫折、閱歷中生長出來的。

牛頓因蘋果落地而得出萬有引力定律,魯班為齒草所傷而發明鋸條,如離開生活的體驗,就無“悟”可談了。“悟性”就是是一種隱性知識,人與人之間的重要區別在“悟性”的高低,人的“悟性”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悟性”高的人“心有靈犀一點通”,“悟性”低的人如“對牛彈琴”啟而不發。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我們培養學生的目的就是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只有將學生的思考力培養出來了,我們的教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一堂課、一個活動結束了,如果學生們的思考還沒有結束,那麼我們的教學就是成功的。因此,一定要捨得“浪費時間”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儘量做到:凡是學生能發現的問題,教師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問題,教師決不暗示;凡是學生討論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絕不插手,放手讓學生學會獨立嘗試、自主思考,不僅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導學生走上自主學習的正確軌道


消防衛士1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一直以來,“錢學森之問”已成為我國教育提升質量的緊迫課題。

什麼是“錢學森之問”?

關於什麼是錢學森之問,根據網絡收集整理有關素材,可知其主要含義包括為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 “錢學森之問”的標誌內容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發出追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此即為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2. “錢學森之問”的具體內容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感慨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是錢學森之問的完整內容。

3. “錢學森之問”的前世今生

“錢學森之問”與“李約瑟難題”一脈相承,都是對中國科學與教育的關懷。

4. “錢學森之問”的價值意義

“錢學森之問”,是關於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艱深命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

當代教育該如何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中國教育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中,從基礎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智”都是排在第一位的,評價一個學生的好壞,很多時候都是直接依靠成績決定。而在基礎教育裡,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衝突,更明顯地看出中國教育的弊端所在——唯成績論。現階段的中國教育,要以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為主要目的,方能解答“錢學森之問”。

中國教育所提倡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中最容易忽視的便是“體”,我們經常能夠在中小學看到,高考壓力下,體育課和學生的體育活動正在不斷的被壓縮,而學生中體質偏弱的比例也在不斷加大。缺乏適量的體育運動,又怎麼會有健康的體魄,又怎麼能夠有充足的體力精力進行思考。所以蔣夢麟話,對中國教育來說,可謂是直指痛點。

學術研究

大學裡的學術研究,自始至終被意識形態所左右,大多數的專家學者仍被意識形態限制,很少有自由探討之機會。學校如果要培養傑出的人才,就需要有傑出的教授學者,而要成為優秀的教授學者,就要給予其自由探討的機會。

獨立思想

現階段中國的學生,尤其是形成獨立思想的大學生,大部分都缺少國際化的視野,這與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有關係。回答“錢學森之問”,學校怎樣培養傑出的人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道德意識和公民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足夠寬闊的視野,缺乏獨立意識,這樣的學生又怎麼能夠成為傑出人才?

“錢學森之問”的爭議

“錢學森之問”,其可信性或權威性,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此前有個全世界聞名的“李約瑟難題”,並且,“李約瑟難題”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較大,似乎具有權威性;二是它由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並且又有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在場共同討論,似乎具有可信性。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李約瑟難題”到底是怎麼回事?

它是由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其編著的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的問題,其主題是:“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197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

儘管,對“李約瑟難題”是否成立的問題,在學術界仍存爭議;但是,它畢竟是研究中國科技史的專家李約瑟提出,並在其超過4500萬字的宏篇鉅著中,進行了較為專門的論證。

然而,所謂“錢學森之問”,其提出人錢學森既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又無對此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論文或專著。他與溫家寶的談話,實為兩位老人,撫今追昔的一次聊天對話。這跟你我等人茶餘飯後的聊天吹牛,並無兩樣。

這樣的感性之辭,怎樣就變成了言之鑿鑿的“錢學森之問”了?

這種情形,有點像當代版的黃帝新裝,居然沒有人站出來懷疑其真實性。

“李約瑟難題”可以爭論,因為人家畢竟拿出了相應證據。而對“錢學森之問”,無需爭論。因為它根本沒有提出證據,頂多就是一個聊天話題而已。

如此,這件事情暴露了我們這一代人,在思維認知上的弱點與缺陷,我們習慣於人云亦云,迷信權威。在分析和判斷事實時,缺乏最基本的邏輯思維素養。

為什麼在臨終時才提出來?

2009年10月31日,卓越的、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教授逝世,引起全國人民深深的悲痛。錢老臨終前曾經多次提出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裡就培養不出傑出人才來?!”

言之諄諄,意之殷殷,正在引起國人的震驚與深思。錢老之問,看來是臨終前才向人們提出的。實際上,細讀錢老遺著後便知,這個問題在他自己的思想中早已提出,並且已經思考、醞釀了多年,甚至是憂思終生。而且,他自己也曾經探究到了一些可行的方略與答案,希望能夠付諸實施,為中華民族之振興與崛起做出自己的貢獻。 

上世紀八十年代,錢老已是古稀高齡。他在辛勤地忙碌于軍工、航天工作之餘,又擠出時間,撰寫大量文章和書信,強烈呼籲要開展思維科學研究,加強思維科學教育。

2009年錢學森臨終的時候還是對中國的未來充滿擔憂,他留下的最後7個字就是:“中國的長遠發展!”

一點感慨

錢學森振聾發聵的發問,毫無疑問給今天的我們以重要啟示。聯想到今天華為和中興的不同遭遇,面對今天中美摩擦,美國咄咄逼人、處處卡我們脖子的囂張氣焰,在看看中國的航天技術的持續突破與其他諸如“軍用大飛機”項目的幾十年停滯,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幾十年來,我們常常聽到許多政治領導及關懷社會、關懷教育的學界先進,感慨年輕人—尤其指大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面對這種評論,一般人往往解釋成我們沒有出科學家,我們沒有研究的精神,我們沒有科技的發明等等。這樣解釋,也對。但,為何沒有科學?應該還有更深一層的道理擺在那裡。

每一個人隨時可以捫心自問:平時有沒有這樣發現問題、對待問題?這句錢學森之問,就可以作為考察獨立思考能力的範例,把它當作是你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確實是一百年來中國整個國家民族的大問題—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面對的問題!不過,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我翻看了一些資料,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有人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或者思考了,但不見有人提出什麼有效的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糖櫻拙見,“錢學森之問”,或許是個偽命題!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偉大的人總在找時機說心裡話。


雪碧南海


搞掉了周季搗蛋。


用戶4491409743821


錢老非常睿智,對我們的教育方法提出了質疑,本人看來還有另外一個不為人重視的問題,就是美國的挖苗之計,每當他們發現我們的天才學子們,他們就以優惠條件和全程獎學金,把人挖走,學成之後,又以優惠條件聘用或繼續深造。美國有各種各樣的偵探,他們對我們的瞭解,比我們的領導對我們的瞭解還要深刻。


李德山15


錢老就因為快死了才敢提出這個問題,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海雲智慧


教育商業化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