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想起小时候父母吵架的场景,会难过到泪流满面?

言小语在


你好,我是心理领域创作者ArtEileen。

父母就是孩子的全世界,当孩子看到父母在吵架那就是全世界都崩溃了,对于孩子这是个巨大的创伤。

父母的争吵给孩子带来的是负面的自我评价,孩子会认为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自己不好,所以会有本能的负罪感,而且因为年纪太小,自己没有能力去阻止她们争吵或者打架,所以还会有无力感,焦虑等等负面的影响,对孩子的人格造成直接的伤害。

现在想起小时候父母吵架的场景,难过到泪流满面,你是正在治愈你的内在小孩,至少你很勇敢。

有的人甚至没有勇气去翻看这些过去,内在小孩在很早的童年时期被关在了一个冰房里,当他在社会里碰到了种种困难和障碍却一直无法察觉到原来问题就在这个冰封的过去里。

不幸的、被伤害的童年就像是内在有一个怪物,我们一辈子要跟这个怪物打仗,稍微不注意没有控制的话这个怪物就会跳出来。就像最近频频发生的国外回来的巨婴现象。

创伤可以是怪物也可以是人生的导航

有的人会把创伤利用为前进的动力,但是有的人因为有这个创伤而没有自信去设计他的未来。

其实我们内在的痛苦往往是我们内在的导航者,因为有痛苦我们知道了怎么去打开我们的人生,怎么去克服我们的痛苦,因为有了痛苦我们学到了谦虚、学会了感恩。

原生家庭的伤害可以成为你的反面教材,你可以时时刻刻的觉察不要继承给你的孩子们,所以你会是一个会道歉的人,当你跟你的爱人吵架时发现孩子都看到了,你会去抱着孩子道歉,会告诉他爸爸妈妈吵架不是因为你,这不是你的错,我们会很快会和好的。

让这个世界变得美丽的方法就是不要在年幼的小孩面前父母吵架。

治愈我们的内在小孩

小时候看到爸爸妈妈吵架的小孩,心情是孤独、无助、压抑、恐惧、无力的。但是孩子没有办法去表达和释放情绪,所以只能隐藏在内心深处。

1. 跟你的内在小孩说说话,写信给他。

爸爸妈妈的内心里也有内在的怪物,现在成人的我可以理解他们原谅他们了,那不是我的错。

2. 自由书写的方式回想当时孩子的心情,已经成人的你去关爱他,理解和包容那个孩子。给他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3. 做公益,比如去孤儿院跟孩子们玩,给他们送物资,你小时候没有得到的爱可以无私的给到别人,同时你也得到了治愈。

总结:不要期待外在的,通过别人给的爱来疗愈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自己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父母们的内在也有被伤害的小孩,他们一边跟自己的小怪物打架,还要把残余的爱无条件的都给到我们,理解他们的苦难,但是不做传承怪物的人。


ArtEileen


其实,当你想起父母吵架的场景,你实际上是看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孩”,在那个时刻他孤立无援、不知所措,他多么希望父母不要吵架;他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好才导致父母吵架;他更被父母盛怒的表情吓坏了。

童年时候的经历对我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6岁以前我们经历的人事物。父母是我们成长中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我们模仿着、学习着,逐渐融入到了我们的生命里。

虽然你后来长大了,但当你想起那些场景,你依旧会触摸到儿时留存在你内心的委屈、害怕、伤心等情绪,所以你会泪流满面。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父母吵架是因为他们有情绪处理不了,扔给对方,在以这种方式宣泄情绪,你并不需要你为他们的情绪负责任。

同时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们也需要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负责,当你感受到自己的伤心、委屈时,可以尝试着跟他们聊聊天,问问他们为什么那么伤心,那么委屈,跟他们来一次畅快地聊天,一次不够就多聊几次,让他们尽情地表达和哭泣。

当难过、伤心、委屈这些情绪都彻底的表达完,过去的事情就不会再影响你了,当你再想起父母的时候,你会很平静,也会开始理解父母,知道他们不是不爱你,不是不想给予你更多的精神支持,是他们也没有,也不知道要怎么去做。你会开始学着真正爱他们,而你的人生也会开启新的篇章。


净心的方法


父母吵架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想起来不只是流泪,从小还很自卑。我是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我娘生了三个女孩,没儿子,我爹总是因为一点小事都会和我娘闹架,我不记得我见过我爹对我娘笑过,对我也一样,有什么事不敢说话,总是偷偷的哭。结婚离家远了,好多了。四十多了,娘走了好几年了,我想在连做梦都没见过我爹的笑容。悲哀呀!


用户5443933305668


电视剧《安家》圆满地大结局了,剧中孙俪扮演的房似锦最终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看过剧的都知道,房似锦是房家的第四个女儿,刚生下来就差点被亲妈潘贵雨扔到井里淹死,幸亏爷爷赶来救了房似锦,潘贵雨给这个女儿取名叫“房四井”。

幼年的房似锦常常挨打,每次只要一进屋,就能嗅出谁不高兴。不等他们抄家伙她就跑,为逃避挨打,她练就了逃跑的能力。

我们可能不会像房似锦妈妈那样把孩子当成出气筒,但是情绪上来了,忍不住动手打孩子却是时常发生。打完孩子心里自责,不打孩子一时难忍,当妈妈永远都难以两全。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无论问题大小,事情的错与对,先打一顿再说。父母总是在暴打孩子一顿之后,才会觉得孩子从此铭记于心,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在孩子身上屡屡不能解决的问题,背后可能都是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

但对我们来说,即使已经意识到了打孩子不对,却也很难时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忙碌一天回家后看到满地狼藉,或者精心准备收拾半天,被孩子毁于一旦的时候,我们常常“忍不住”就打骂了。

根本问题在于,打骂是最简单最懒惰的一种方式,可它也是最没效、副作用最大的一种。

以惩罚的方式让孩子被动服从,培养不出有内驱力的孩子:

你可以通过打骂让孩子不玩电脑,但是没办法因此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你可以通过打骂逼孩子每天练琴,但是没办法因此激发孩子对于音乐的热爱;

你可以通过打骂让孩子服从于你,但是没办法因此获得孩子对你的爱和敬佩......

不仅不会让孩子有内驱力,打骂孩子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甚至给他们的一生都带来负面影响。

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爸爸妈妈平常看起来都是很斯文礼貌的样子,他们的孩子也很乖很可爱。可就是这样看起来品性纯良的三口之家也逃脱不了“打孩子”的命运。

这个孩子被问道“你爸妈打你么?”

他很大方地说,“打啊!”

“他们拿什么打你?”

“衣架!铁的衣架死命地打!”

“为什么会打你啊?”

“因为他们觉得我有时候学习小毛病多,作业写不好。”

“打你哪里?”

“全身都打。”

“你被打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

“恨不得拿刀杀了他们。”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书中说到,研究表明,就算是惩戒孩子某种具体的不良行为,体罚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慑作用只是暂时的,但它所引起的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异常强烈。

很明显,打孩子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体伤害远远超出了其短暂的约束效果。

曾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杀人事件,就是将这种心理仇恨转移到了无辜者身上。

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将一女性撞倒后,拿出随身携带的单刃刀连刺八刀致该女性死亡。

一个在大家眼中温和羞涩又受过艺术熏陶的人为什么会杀人?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记者采访后得知,原来,为了让孩子好好练琴,药家鑫的父母会用皮鞭抽他,并且还将他关在地下室里暗无天日地练琴,这种生活逼得他曾想自杀,他的童年非常痛苦、恐惧和愤怒。

当他开车撞人并发现被撞的人在记他的车牌号时,他的恐惧汹涌而出,童年的愤怒如洪水般宣泄出来,于是就有了他疯狂杀人的举动。

我们以为,给了孩子那么多的爱与关怀,偶尔打骂孩子就没关系,但孩子记忆最深的,却是鞭子和伤疤。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在外面的世界受了伤,可以回到父母的怀抱里,但如果孩子在家里受了伤,他们应该去往哪里?

郑渊洁在作品《父与子》里写:

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生养孩子注定艰难,但是打骂孩子要尽量避免。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他们毕竟只是孩子,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骂。

既然选择了成为父母,那就好好承担起父母的责任来,不是吗?


至尚学邦


我父母都是老师,我爸爸属于说话比较幽默风趣的人,我妈却是一个直来直去的性格。小时候我偶尔也会听到妈妈在生爸爸的气,是那种我妈很气,我爸坐在那不再说话的情景,那时候的我永远都是站在我妈这一边的,帮着妈妈说爸爸,我爸也不生气,他说我是穆桂英——阵阵拉不下!后来我长大了发现是我妈无法理解我爸的说话方式,我爸又特别喜欢逗我妈生气,等到我妈真的生气的时候,我爸就不吱声了,有的时候看着我妈生气的样子,我爸会偷偷的笑,我妈吵吵一会儿也就没事了,然后我就不再掺和他们的事了!但是我小时候真的很怕看到他们吵架,那个时候我只要看到我妈生气了,马上就会跑到我爸身边去说我爸,我说的话永远是:你怎么又惹我妈生气了?快点道歉!你道歉啊!然后我会跑到我妈面前说:我爸说对不起了!你别生气了!但是他们两个都拿我当空气,我说什么就像没听见一样!现在想想觉得小时候的自己好傻!


天河水29209501


这个真的没有 小时候不听话 老被爸爸打 一直都是自己在角落里哭[流泪] 现在父母都65了 一直都恩恩爱爱 出门我妈还会拉着爸爸的手 真的作为女儿我都羡慕他们的感情 我妈有抑郁症 之前家里所有的事都听妈妈的 只要妈妈高兴就行 年前爸爸出了点事 下了个支架 现在所有事都听爸爸的 百依百顺 任何事都不让爸爸着急上火 人的一生说短也长 好好珍惜当下 珍惜眼前人!!



爱笑的眼睛2016


听了你的描述,不由得有些心疼。看起来父母的争吵曾给你带来很大的伤痛,直到如今也难以释怀。

原生家庭是我们的根,我们从那里获取营养,得以长大。然而,在给我们提供营养同时,不健康的家庭也会给我们输送毒素,造成孩子心理的伤害。

好在我们已经长大了,虽然曾经发生的事情难以改变,我们却可以改变那些事情对自己的影响。你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找到钥匙,打开心结,疗愈幼年时的伤痛,重新注入新鲜的感情。

相信,我们都曾受过伤,却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心][心][心]



心理师月华


小时候父母吵架就各做各的饭,然后就说我们兄妹几个谁跟爸谁跟妈.那时候弟弟不懂事第一个选择要跟妈,恨得我与哥真想揍他。天下的孩子哪个都希望父母和睦相处!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泪目[流泪]


用户5192386242131


小时候的我们,虽然年纪小,实际上我们比大人所认为的要敏感,聪明,记事得多。面对父母吵架,小小的我们会害怕,会难受,会担心,甚至于恐惧。大脑为了保护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好的感觉会掩藏起来。或许大脑和记忆会欺骗我们,但潜意识不会啊。我们自以为忘记了,这样的感觉一直就跟随着我们。所以一想到那种情景,还是会有小时候一样难过的感觉。


一根猪草


是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