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黑人抬棺”这个梗,那么你可能你对网络太迟钝了。

“黑哥一笑,生死难料,棺材一抬,世间白来。”

这句口号,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霸占了国内外各大主流社交媒体,视频播放量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黑人们穿着得体的西装,蹬着锃亮的小皮鞋;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他们肩上扛着棺材,可是却坐在地上欢乐地拍着手;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甚至是面带微笑地,抬着棺材在众人面前跳舞…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你敢相信,这是一场严肃的葬礼吗?

说实话,我最初看到这段视频的时候,还以为是哪里又拍出了什么恶搞的视频段子。

我完全没有想到,这竟然真的是一场葬礼上出现过的环节。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其实在加纳,这样的葬礼早就已经是稀松平常。

在加纳人的人生中,只有两件事不能回避,一是去教堂,二就是举行葬礼,由此可见葬礼在加纳人心目中的分量。

尼日利亚的媒体曾经报道过一则有趣的新闻,当地的一位富翁过世后,他的遗体被装进了卡通形象的狮子王造型的棺材里。

结果他的好友看到后,气愤不过,就跑去投诉了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认为他们这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但得到的回答却是,“这是他生前要求的,他是有钱人,有权利要求这样”。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这种花式棺材,是需要花费不菲的代价才能享受的。

在加纳,如果不是有点家底的家庭,一般都还负担不起这种花哨的棺材。

有人喜欢吃鱼,于是找棺材店定制了大鱼的棺材;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有人对可乐情有独钟,连去世时候的棺材也要定制成可乐的样子;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还有人喜欢在天空飞翔的感觉,就给死后的自己定制了一架“飞机”…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加纳人的棺材,从大鱼、可乐到飞机、汽车,各种造型应有尽有,人们会尽可能地满足死者生前的愿望。

加纳的棺材铺甚至还会在当地组织“棺材制作评比大赛”,看看谁家制作的棺材最有创意,最符合顾客的要求。

于是,你会看到他们在葬礼上抬棺舞蹈,会看到他们为死者定制各式各样的棺材,甚至会看到他们在葬礼上互相玩笑,但就是看不到悲伤和眼泪。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在加纳人的眼中,死亡并是非生命的终结,而是新的开始。

所以对他们而言,葬礼并不是多么悲伤的事情,反而是件比婚礼和生日更值得庆贺的喜事。


黑人抬棺的视频在中国火了之后,两种价值观形成了极大的碰撞,惹来了很大的争议,有许多人纷纷留言说:

“死都不得安生?”

“黑人就是一群奇葩!”

“为了赚钱底线都没有了吗?”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关于生死的不同观念,让不少的中国人,很难接受加纳这种抬着棺材跳舞的的葬礼。

因为在我们的价值观中,死亡必须是悲伤的、不幸的,葬礼必须是严肃的,而加纳这种轻佻的葬礼,是对死者的亵渎。

真正可悲的不是死亡,而是我们竟然把逝去的人遗忘了。

《寻梦环游记》有一句台词,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是的,真正让我们悲伤、痛彻心扉的不是死亡,而是遗忘。

所以,我们对于逝去的人,我们的情绪是不是悲伤或严肃的,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记住他。

有人说:人这辈子一共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死了。

第三次是在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那你就真的死了。这被称为终极死亡。

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死而不亡者寿。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影响着我们,我们还能够记住他,那么他就是长寿的,永存的。

然而反观我们,如果死亡成为了禁忌,成为了不吉利,那么遗忘就会随之而来。

想想现在,如果不是碰到忌日或者是清明节这样的日子,墓地这样的地方,平时基本是人迹罕至,他们早就被我们遗忘,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日子。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这样的现状真的太可悲了,正如白岩松所说:中国人面对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

人这一生中,只有死亡是确定无疑的事。

于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名人,早就想通了这一点,他们活得比谁都洒脱,这一点在墓地的墓志铭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海明威的墓志铭是:恕我不起来了。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萧伯纳的墓志铭是: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墓志铭是:我和这个世界有过情人般的争吵。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这样的:

来看我的朋友,记得带我的最爱——啤酒!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走开!老子在睡觉!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WC!这下面好黑啊!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还有的,就是一个竖起的中指。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这真的是一种很酷的生活态度,直到死亡的时候也不会改变。

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

我觉得对亲人逝去最好的方式,就是记住他们,悲伤或喜悦的情绪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里,不曾遗忘。

另一层面看“黑人抬棺”这个梗,告诉人应如何面对死亡和不在的人

我们来到这世界,都是握着拳头,仿佛是说:“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在离开人世时,都是摊开手掌,仿佛是说:“请把我们的手掌填满。”

用我们的记忆填满他们的手掌,就是对死者最好的尊敬。

“死亡只是一扇门,它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