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苦,一个人懂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很戳心的话: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你要懂事、你要有出息、你要出人头地,可却很少听到你要高兴。”

总是忙于工作学习生活,某一刻回头才发现,自己云淡风轻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不能言说的心声和不为人知的苦楚。

习惯了把事情藏在心里,习惯了一个人挺过所有的事情;习惯了沉默,不是过得多好,是知道没人会安慰;也习惯了微笑,不是没有委屈,是明白没人能懂得。

一个人的苦,真的只有一个人懂,

而那个人就是——自己。


早年的中国,乡间没有发达的邮电网络。

外出打工的人总是少不了托人带几封平安家信、捎一些衣服食品,信客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

作家余秋雨笔下就描述过这样一名老信客,他不远万里将客死他乡的游子遗物带给他的家人,却被质疑克扣,不相信外出这么多年的丈夫仅剩那么一些钱,更是撒泼打诨非要找个说法。

后来,饱受争议的老信客就这样走了,再也没有回村。


他却过没有一丝辩解,他知道这些苦只有他受过,别人不懂,也不会懂。

那些走最远的山路,住最破旧的店,靠冷馒头充饥,因为衣服破旧加上满脸风尘被误认为乞丐的日子,都是一个人走过来的。

其实,谁心底没有过几处不为人知的暗伤?

再坚强的外表下,隐藏着难以诉说的心事,只盼望着能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笑容背后的苦涩,沉默背后的无奈。

一个人久了, 熬过了所有,就懂了。

知道所有都应该自己来背负,也就很少言语,不问缘由, 再也不期待。

当一个人真正开始生活,

就学会了要冷暖自知,懂得了自我安慰,知道了伤害在所难免,走过了千条路 ,也就想明白了。

其实能一直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这世上最能感同身受的,也只有自己。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起一张《孤独等级表》,

从一个人逛超市到一个人做手术,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对很多人来说都这已经习以为常。

因为工作,因为生活,不得不选择一个人。

即使有了爱情或走进了婚姻,短暂的满足过后还是抵不了灵魂深处的孤独。

渐渐发现,谁不是一个人,开始享受独处的时光,慢慢学习,慢慢成长,没有人陪伴就与书为友,没有人约饭,就学着自己做饭,把自己活的更好些,再去想去的地方,交想交的人。

是的,一个人只有经历过了孤独,才能更好的面对自己。

经历的多了,知道这些苦终究跑不了,哭是既然没用,有那个时间,不如让自己强大起来,强大到无所畏惧。

一个人,迟早要品尝人生的百味,起码努力的时候自己是最美的,而苦尽终会甘来,否极过后也会泰来,只管大步往前走。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一个人的苦,一个人懂,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