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的乡下老宅,还有那快乐的光棍俩兄弟,祝一切安好!

老五我现在居住的城市离乡下老家不远,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所以每逢节假日或者亲戚家里大事小情都会回去一趟。除了走亲访友,必定到老宅去转一转。其实在我当兵走后的那一年,父亲就搬离了老宅,来到镇上居住。30多年过去了,几经折腾,最后还是回到离老宅不足一里地的地方建了新房。如今通往老宅的地方新修了乡村道路,从老宅村子里搬出来的人,也都沿着这条道路建起了新房,形成了一个新的村庄,与老宅村子连在一起。每次路过这一排新房去往老宅时,总觉得有些许陌生,遇到门口熟人也只是打打招呼,闲聊几句罢了,尽管主人热情相邀,但从没想着进去坐坐。唯有走到道路的尽头,看到了破旧的老宅才倍感亲切。

老五的乡下老宅,还有那快乐的光棍俩兄弟,祝一切安好!

我的老宅南面住着"排长叔叔"。


老宅是村子里的第二家,前几年侄子结婚时,在原宅的院子里又修起一栋新房,遮挡着老宅子的面貌,但一进村仍能看到老宅的左邻右舍仍保留着我儿时记忆中的模样,住在南面的"排长叔叔"(前文有过介绍)家的几间房子虽然破旧不堪,摇摇欲坠,却已历经百年硬是没倒。给我们这些年少时走出村庄,上了年纪的人很多念想。我喜欢来老宅村里转一转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熟悉的老屋和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人,看一看和他们聊聊天,问候一下,也能找回小时候的回忆,人上岁数总免不了怀念过去。这里的每一个老人,每一处老宅子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老五的乡下老宅,还有那快乐的光棍俩兄弟,祝一切安好!

住在我老宅北面的是"洋人"和"乡长"光棍俩兄弟。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村但凡是光棍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我的左邻"排长叔叔"除外,他毕竟是名副其实,受人尊重的的生产队民兵排长。而"洋人"和"乡长"多半是大集体时期,生产队社员们之间相互调侃戏谑之举。俩兄弟住的也是一处老宅,比侄子盖的房矮一层。那一年我当兵走时,这里还是一个大家庭,住着上10口人。这家人兄弟姐妹共七个,"洋人"在家排行老二,"乡长"排行老三。老四当年因为丢失两只鸭子,回到家中备受家人责备,深感委屈而服毒身亡。如今30多年过去了,其父母早已过世,兄弟姐妹分别娶妻外嫁搬离这里,只有光棍俩兄弟守着老宅相依为命。

老五的乡下老宅,还有那快乐的光棍俩兄弟,祝一切安好!

光棍两兄弟不同于文艺作品中的懒汉光棍。一生勤劳肯干,有一把子力气,也是干农活的好手,长得不丑也不残。至于当年为什么没有娶妻生子?无非是兄弟人口多,家里穷没有住房;也因为其地主出身的父亲守财如命,一心只想挣工分,不让正出力的老二、老三进学校上学,成了文盲。总之如此家庭,如此个人条件当时是没有媒人愿意张罗的。那时的农村,只要人过三十不成家立业,大多都会将孤独终老一生。

光棍兄弟的母亲我叫"梅姑",因此我与他们兄弟是表兄弟的关系,虽不是至亲,但在过去农村,只要两家关系好隔着八代也能扯出点沾亲带故的缘由来。光棍兄弟生性善良,乐于助人,谁家有需要搭把手的力气活,他们都愿意出手相助。犹其是老二,深得我父亲喜欢。记得还是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个暴雨的深夜,我睡觉的房间里的一堵隔墙垮了,还在深睡状态的我和堂哥被土坯砖压住,睡在一墙之隔的光棍老二听到垮塌声后,大呼大叫的和家人一起把我从土砖堆里扒出来,以此而论,光棍老二还有恩于我。

老五的乡下老宅,还有那快乐的光棍俩兄弟,祝一切安好!

我的印象里,光棍俩兄弟不管是在过去有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中生活,还是现在兄弟俩人搭伙过日子,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日子还过得有模有样。他们也各有分工,老二守着老宅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老三由亲戚熟人领着外出务工,虽然辗转各个建筑工地,但由于年龄大了,加之不识字也不识数,领到的工钱大概只是别人的一半。老三每年也只有春节才回来一趟,所以我平时回去也很难见到他,还是去年春节见过一次,和他聊天间得知,这些年兄弟俩也都小有积蓄。

光棍兄弟俩虽无子嗣,但很喜欢孩子,每次我带儿子回家,老远就叫着儿子的小名,和儿子玩笑戏闹,显得非常亲热。兄弟俩对自己侄子更是疼爱有加,侄子在城里购房他们都会倾力资助一些。

老五的乡下老宅,还有那快乐的光棍俩兄弟,祝一切安好!

如今,光棍兄弟俩已六十多岁了,干了一辈子体力活练就一副好身体,又是特定的照顾人群,每年领有补贴,算是老有所养。

愿我的光棍乡邻们永远快活地生活着!祝一切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