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简爱》悟人生,简:命运不在上帝手中,而在自己手心

有人说:“人只有坚强的去面对,生活所赐予的一切苦难,才不被黑暗所吞噬”。因为,人生在世,痛苦与悲伤在所难免,也许你还没有做好准备,去挑战那些“猝不及防的灾难”,它已“脚步匆忙接踵而至”。请不要因此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也不要因此就“忍气吞声,止步不前”。要像文中的“简”一样,勇敢坚强的去面对“上天给予的馈赠”,笑看“沧桑世事”,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品《简爱》悟人生,简:命运不在上帝手中,而在自己手心

来自网络图片

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的《简爱》,是一部唯美、浪漫的现实主义小说。少不更事时,曾经有幸从图书馆借阅过来,读过一遍,那时年龄小,阅历浅,真真儿就把它当成了一部爱情小说看的。好在结尾“有情人终成眷属”,也不枉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了。

现在回过头来细品的时候,才发现:女主人公“简”的形象,就像“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积极、饱满,有朝气,有魅力。虽其貌不扬,却也万丈光芒。令我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1.做人要像女主人公“简”一样,做一个“有攻击性”,真正的“纯粹的人”。

“简”,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的女孩,贫穷牧师家庭出身的她, 面对父母早亡,唯一疼爱她的舅舅也去世的“悲催命运”时,首先选择的是“接受痛苦”这件事儿,并且用“坚强和勇敢”接受了“自己人生的真相”。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受气包”。而是一个“不卑不亢、坚强甚至倔强”的“简”。小小的身体里,似乎蕴藏着“大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促使她可以认真的去思考:自己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

与舅母的关系,恶化到了“冰火两重天”的地步时,“简”的心里也丝毫不在意。她始终坚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无父无母,又失去舅舅疼爱的“简”,在舅母的百般刁难,与表兄妹的排挤欺辱下,发誓要离开这个她心目中的“人间地狱”。

品《简爱》悟人生,简:命运不在上帝手中,而在自己手心

来自网络图片

带着被“院长”误解的“偏见标签”,她来到了又一座人间地狱☞洛伍德孤儿院☜,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尽了摧残折磨,但她的灵魂始终是干净的、高贵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到什么时候都是不变的真理。孤儿院中“似天使降临一般”的海伦,是“简”最好的朋友。她们心灵相通,彼此理解,相互取暖,结下了“深厚的超越亲情的友谊”。还有那位经常偷偷关心她的“谭波尔小姐”这些生活中的善良人,“似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简去叩响崭新的人生之旅”。

2.生活充满了太多的未知,任谁也不知道下一秒是惊喜还是意外?

身患斑疹伤寒的“海伦”,乐观地离开了那个“到处弥散着霉浊气息的人间地狱”。去天堂化作一颗璀璨明星,照亮了“简”前进的方向。

海伦的死,使孤儿院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和提升。“简”在改良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她努力发奋图强,“两年的任教经历”,变得更加自信与笃定。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小时候可以“叛逆任性”,如果长大后还想要去触及人生中最大的舞台,就一定要勇往直前去争取。

生活,从来不会辜负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每一段经历过的生活中的所有,终将会成就闪闪发光的自己。

成熟后的简,果敢而无畏。不再“患得患失”,变得“积极向上,不卑不亢”。没有了“自怨自艾、孤芳自赏”的卑微,有的只是“生活的谦卑和宽容”。经历成就了她学会用“博爱的心”去包容“生命中的无常变幻”。学会了用“大度”去珍惜“身边的每一次相逢与离别”。

品《简爱》悟人生,简:命运不在上帝手中,而在自己手心

来自正版图片

尼采曾经说过一句话: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下。

“简”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从相识,相知,再到相爱,以及后来的“终身相伴”,可以说是波折重重。

尝遍了人间的各种滋味的“简”,一路走来,她“笑看沿途中遇到的妖魔鬼怪”,她“淡定应对生命中的暴风骤雨”。她始终相信:欲达顶峰,必忍其痛。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凭借“罗切斯特”的优越力量和条件,到达人生的“巅峰时刻”。她深信:那样只能显示出自己的“软弱和不安”。她清楚,如果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依附在别人身上,总有一天,当“那个人”摔落山顶时,自己也会直接坠落下去。

事实上,“简”的确用“超出常人的努力,”和“笑看人生的笃定态度”,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她的努力,也使自己在人生这条“崎岖蜿蜒”的道路上,掌握了平等权、主动权、和自由权。

我欣赏这个“拿得起,放的下;当断则断,勇敢睿智”的平凡女人。虽其貌不扬却令人敬佩赞许。

品《简爱》悟人生,简:命运不在上帝手中,而在自己手心

来自网络图片

“简”教会了我:做人,要守得住“自己的初心”,才能在往后的余生“过得心安理得,活得优雅体面”。教会了我,别一味的去羡慕那些开奔驰、坐宝马的女人,也不要去羡慕那些背着名牌包、穿着牌子货的“名流”。面对生活只要不卑不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迎接好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3做人,活着就要有信念。

感恩生活中的痛苦,它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因为苦难对生命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简爱》难能可贵的是让“简”在看尽这“人世的凉薄”之后,对生活依然留有“一丝温柔”。

清晰的记得,小时候的“简”,受教育之前的“简”:与舅母“近乎咆哮式”的对话。“简”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牧师,她有着“做一个积极向上,宽容乐观人”的基因。

成年后的“简”,不接受没有婚姻作保障的爱情,也不接受,没有爱情作保障的婚姻。虽然受尽人生欺凌,却让“爱驻心间”,她无私的照料“罗切斯特”的私生女。对生命中帮助她的人“心存善念,常怀感恩”之心。对“罗切斯特”更是一往情深,其真心日月可鉴。

那些生活中的“真、善、美”指引着她做一个“心存大爱”的人。她虽然发自内心的鄙视过“权贵的骄横”,嘲笑过“他们的愚笨的和不堪”,最终却原谅了“舅母”,找回了“亲情”。

品《简爱》悟人生,简:命运不在上帝手中,而在自己手心

来自网络图片

就像天使的化身,“简”的好朋友海伦说的那样:“既然躲不不了生活的苦难,那就不能不忍受着。你说你受不了,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生命太短暂啦,不能用来记仇蓄恨……”

印度伟大的哲学家奥修认为:小孩儿才是“最合格的人”。因为他还没有“背上知识的包袱”,没有“宗教的负担”,没有“教育的负担”,没有“各种各样垃圾”的负担。

而在西方国家则认为:人的单纯,必须在后天的成长环境中被改变。变成真正的智者,才是人的“第二次生命的体现意义”。就像小时候的“简”一样,天真无邪,敢做敢为。然而,“单纯”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并不占优势,“单纯”只会导致自己头脑、思想趋于简单,而随波逐流的去生活。

所以,我们必须尽力的去使每个孩子,都“精明圆滑”,尽可能的“博学多才”。使她们处在“社会的有权阶层之中”去绽放自己的光彩,而不是“处在社会的受压迫的阶层”,任人践踏自己的尊严。

回首“简”走过的路,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

品《简爱》悟人生,简:命运不在上帝手中,而在自己手心

来自网络图片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19世纪中叶的1847年,还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都应该像《简爱》里的女主人公“简”一样,活的的坦荡,真实,纯粹,果敢,不虚荣,不违心,才不枉来人世走一遭!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凡尘寄语,期待你的点评和关注。我就是我,任时事变化无常,我依旧用文字发声,初心不改,真爱永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