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大盂鼎,又稱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時期的一種金屬炊器。1849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今寶雞市眉縣常興鎮楊家村一組,即李家村)。1952年藏於上海博物館,1959年轉至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鼎”是古代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是古代重要青銅器物種之一。大盂鼎高101.9釐米,口徑77.8釐米,重153.5千克。大盂鼎造型雄渾,工藝精湛。其內壁鑄有銘文19行,為研究西周奴隸制度的重要史料。

大盂鼎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內容為:周王告誡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則忌酒而興,命盂一定要盡力地輔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書法體勢嚴謹,字形,佈局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開《張遷碑》、《龍門造像》之先河。

大盂鼎銘文雖屬西周早期金文,但書法體勢嚴謹,結字、章法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端嚴凝重,雄壯而不失秀美,佈局整飭中又見靈動,並達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是西周前期金文的代表作,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莊堂皇、渾厚雄偉,故作品更呈現出一種磅礴氣勢和恢弘的格局,從而為世人所矚目。

西周《大盂鼎》銘文欣賞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局部放大圖欣賞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隹(同唯,發語詞)九月,王才(通在)宗周,令(通命,冊命之命)盂。王若曰:“盂,不(通丕pī,訓為大)顯(訓為明)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2】玟王受天有(通佑,保佑)大令(命),在(載,過去)珷王嗣玟乍邦,【外門內闢】(通闢,除去)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3】氒(通厥,代詞,指代殷商)匿(通慝,訓為惡),匍有四方,【田允】(通畯,長久)正(通政)氒(厥,指代四方)民,在【上雨下於】(通於)【午卩】(通御,訓為用)事,【虘又cuó】(嘆詞),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4】酉(通酒)無敢【左酉右上舌右下火】(通酖,樂酒之意),有【左弓中上此中下火右弓】(通祡,燒柴祭天之祀)【上米中豆下廾】(通蒸,天子冬祭)祀無敢【酉夒】(通擾),古(通故)天異(通翼,訓為護)臨(訓為看)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5】子,廢(訓為大)保先王,?(字鑄壞,疑為匍)有四方。我聞殷述(通墜,訓為喪)令(命),隹(唯)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6】殷邊侯田(通甸)【上雨下於】(通與)殷正百辟,率肄(通肆)於酉(酒),古(故)喪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7】師(人民),巳(疑為嘆詞)。女(通汝)妹(通昧)辰(通晨)又(通有)大服(封官之意),餘隹(唯)即朕小學,女(汝)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8】勿(沒有)剋剋餘乃闢一人。今我隹(唯)即(訓為就)井(通型,效法)【上宀下面】於玟王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9】正德,若玟王令(命)二三正。今餘隹(唯)令(命)女(汝)盂,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0】【超複雜字①】(通召,輔佐)【上炏下乂】(通榮,周王室內地位很高的一個人),【上卄下勹】(通敬,認可、尊奉)【左隹右上夂右下呂】(通擁,訓為護,維護)德(美德)巠(通經,準則),敏朝夕入讕(通諫),享奔走,畏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1】天畏(通威)。”王曰:“【上二下巛】(此字不識,疑為嘆詞)!令(命)女(汝)盂井(型)乃嗣且(通祖)南公。”王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2】曰:“盂,廼【超複雜字①】(召)夾死(通屍,訓為主)【超複雜字②】(通司,管理)戎,敏誎(通勅,治理)罰訟,夙夕召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3】我一人【上米下豆】(通烝)四方,【上雨下於】(通與)我其(將要)遹(巡狩)省先王受民受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4】疆土。易(賞賜)女(汝)鬯(chàng)一卣(yǒu),冂(通裳),衣,舄(xì),車馬。易女(汝)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5】且(祖)南公旂(一種旗子),用【辶單】(通戰)。易女(汝)邦【超複雜字②】(司)四白(通伯)人鬲,自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6】馭至於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易夷【超複雜字②】(司)王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7】臣十又三白(伯)人鬲,千又五十夫。【辶亟】【超複雜字③】(通畢)【超複雜字④】(通遷)自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8】氒(厥)土。”王曰:“盂,若【上卄下勹】(敬)乃正(長官),勿廢朕令(命)。”盂用

《大盂鼎》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19】對王休,用乍且(祖)南公寶鼎。隹(唯)王廿又三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