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绿卡”、补助资金,许“蓉漂”们一个美好未来


“成都市武侯区是国务院定位的高科技文化区,文创、大健康、金融、电子商务、新经济等产业蓬勃发展,‘两区三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我在四川大学工作了24年,见证了武侯区的高质量发展,对武侯区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团队坚定地选择了在武侯区创业。”4月26日,在2020“蓉漂人才日”武侯专场活动上,各级专家人才代表对武侯区聚焦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表示赞许,并积极建言献策。

发放“绿卡”、补助资金,许“蓉漂”们一个美好未来

全链条完善人才扶持

建设蓉漂“创新创业首选区”

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是专属于“蓉漂”的节日:“蓉漂人才日”。这是市委、市政府为广大“蓉漂”人才设立的专属节日,这是成都与“蓉漂”们的约定。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把梦想安放在成都,把创新创业放在武侯,除了城市本身的魅力外,成都、武侯也正在用给力的人才政策,许“蓉漂”们一个美好未来。

在当天举行的2020“蓉漂人才日”武侯专场活动之——“蓉漂·座谈会”上,武侯区以“礼”贯穿活动全过程,通过“礼敬”人才、“礼赞”“蓉漂”,对“蓉漂”人才致以慰问,现场对入选“诸葛精英计划”的个人、团队进行了颁奖,并以支票形式现场给予资助资金共计1800万元。同时,还为专家发放了叠加多项武侯特色服务的“蓉城人才绿卡-武侯卡”。

用好人才资源,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的“引擎”作用,是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去年,我们加大力度落实‘诸葛人才’系列政策,承办成都外籍人才招聘会、‘蓉漂’人才日、‘蓉漂’人才荟等活动10场,赴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开展招才引智,服务企业260余家,覆盖20万人次,持续推动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聚集。”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政策落地,才能拥有高层次人才,才能催生新技术,才能形成新产业。

发放“绿卡”、补助资金,许“蓉漂”们一个美好未来

近年来,武侯区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围绕“两区三基地”建设目标,出台实施具有武侯特色的“诸葛人才”系列政策,纵深探索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新路径。2020年,武侯区将以制度创新和政策升级为统揽,围绕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建设,迭代升级“诸葛人才”体系,完善“诸葛精英”“诸葛优才”“诸葛雏鹰”“诸葛工匠”四大引育体系,出台文化创意、大健康、金融等领域专项人才政策,形成“以企业为点、产业为链、区域为圈”的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实现人才需求与项目建设有效对接、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努力建设蓉漂创新创业首选区。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助力武侯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各级专家人才代表分别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和工作经历,聚焦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产业功能区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区,推动武侯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金融领域智库专家表示要从加大大健康金融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构建完备的区域金融体系、梳理关键领域的人才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武侯金融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新经济领域专家围绕对冲疫情影响,加速构建应急产业发展新场景、营造良好环境生态等方面提出建议,表示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武侯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发放“绿卡”、补助资金,许“蓉漂”们一个美好未来

人才资源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武侯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认真践行“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人才理念,精心育才、多方引才、诚心留才、精准用才,推动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人才发展呈现出英才荟萃、花开满园的蓬勃态势。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武侯区一批医学专家人才不顾安危、白衣执甲,英勇奋战在防疫救治的第一线;不少医疗技术专家带领团队加班加点、集智攻关,研发生产防疫用品和药剂,为疫情防控提供“硬核”支撑;文创、金融等领域专家组成人才顾问服务团,指导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为全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大力营造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蓉漂·线上招聘会”武侯专场活动同步举行,为各类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搭建求职用人平台,精准引进国际贸易、金融、高端商业运营、建筑设计、新经济、科技、互联网、文创、大健康等产业功能区建设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助力武侯高质量发展。

发放“绿卡”、补助资金,许“蓉漂”们一个美好未来

作为全市科技和人才资源最密集的城区,近年来武侯区不断深化与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大学等单位战略合作,加快“环川大知识城”建设,集中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同时,依托成都诸葛国际人才俱乐部,发挥人才服务专员作用,不断优化、持续改善人才发展生态,让海内外人才扎根武侯、成就创新创业梦想。

发放“绿卡”、补助资金,许“蓉漂”们一个美好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