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探源之隋

蔣志格


禮樂探源之隋



隋書禮儀志開皇初,髙祖思定典禮,太常卿牛玄奏曰:聖教陵替,國章殘缺,漢晉為法,隨俗因時未足,經國庇人宏風施化,且制禮作樂,事歸元首。江南王儉,偏隅一臣,私撰儀注多違古法,就廬非東階之位,凶門豈設重之禮,兩蕭累代,舉國遵行。後魏及齊風牛本隔殊,不尋究遙相師祖。故山東之人,浸以成俗西。魏以降,師旅弗遑,賓嘉之禮盡未詳定。今請據前經革茲俗。詔曰可。因奏徵學者撰禮儀百卷,悉用東齊儀注以為準,亦微採王儉禮,修畢上之。詔遂班天下鹹使遵用焉。高祖本紀仁壽二年,詔楊素、蘓威、牛玄、薛道衡許善心、虞世基、王卲,並修定五禮。

  隋書辛彥之傳彥之博涉經史,周太祖見而器之,引為中外府禮曹,修定儀注。及周閔帝受禪,彥之與少宗伯盧辯専掌儀制。髙祖受禪,拜禮部尚書與秘書監牛撰新禮,有禮要一部,新禮一部並行於世。劉玄傳初事蜀王及蜀王廢與諸儒修定五禮。牛玄傳宏與楊素蘇威薛道衡許善心虞世基崔子發等並召諸儒論新禮,隆殺輕重。宏所立議,眾鹹推服之。

  經籍志隋朝儀禮一百卷,牛玄撰悉用東齊儀注以為凖,亦微採王儉禮。五年正月戊辰行新禮。

  唐書藝文志牛玄潘徽隋江都集禮一百二十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