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1月8日,支付宝账单姗姗来迟,2018年度账单采用了流水小票的设计,内容涵盖服饰、饮食、出行、信用、公益等各个方面。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验证身份后,开启账单,全年消费总额是多少,买了哪些东西,走过多少城市,一年做过多少公益,种过几棵树,吃了多少份外卖等……你不知道的,支付宝比你还清楚!

看完账单,网友纷纷自嘲:原来我那么有钱吗?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我是怎么花的这些钱?钱花到哪里去了?

大概是……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还有网友总结说全民迎来了“账单式小康”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1、“我啥时候花过那些钱,那都是蚂蚁花的吧?”

“天哪,我居然这么有钱”

很多小伙伴一直不解的迷:

平时不太用支付宝,居然花了11万;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平均每天花180块钱在吃上,一年光是吃饭就花掉7万块……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小伙伴们发现,天天把财务自由挂在嘴边,但是离自由却越来越远。

去年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称一线城市的财富自由门槛到了3.2亿

,比2017年上涨10%.42%的受访者表示财富自由后想环游世界,其次为购置房产、划分给家人、慈善捐款。

“如果给你一千万,你会做什么呀?”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他们或许也会给你同样的答案。

“买房咯。”而在北上深,一千万还很可能会变成负数。

网上曾流传过一幅按马斯洛需求层次排序的“财务自由九大阶段”。初级自由体现在菜场、饭店,高阶的则是看病、房子和国籍自由。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而现在的年轻人勉强也就能实现“菜场自由”,连实现“饭店自由”都觉得困难。毕竟天天下馆子不到月底就会把自己吃穷。

既然省着花也买不起车,买不起房,不如把钱浪费在快乐的事情上。

我们摆脱了贫困线,逐步进入小康社会以及中产的生活。现在的90后00后很多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不像70后80后,他们的小时候会有节约的习惯,还有饭吃不饱的感受。这样的“代沟”造成了年轻人的消费意识更加强烈。

他们没有上一代那样的不安全感,反而更像美国人的消费观,他们不喜欢存钱,喜欢超前消费;他们不为性价比付费,而是为服务、个性化,甚至是小众化商品付费。

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一位姑娘,月薪1万5,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刨去房租、吃喝,基本这辈子是实现不了消费自由了。

但是她也看得非常开,实现不了消费自由,那就享受消费自在吧。

买不起车,但我能打专车啊。

加班一天累得要死,一进车,那锃亮的黑皮座椅,黑色地毯,还有瓶装矿泉水,就是我每天的幸福源泉。

买不起全套的 lamer,但买一套新出的 YSL 长条口红,总可以接受吧。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

最喜欢逛超市,闭着眼睛挑,车厘子两磅 128 块,买!这是车厘子自由。

电脑不能常换,但耳机和音响,可以更新最新款。

还开了优爱腾的年度会员,不用看无止境的广告,还有源源不断的片单,真舒坦啊。

我为什么还要追求财务自由呢,有房有车,想花就花这种境界,可能是很多普通人都到达不了的吧!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在目前这个阶段,追求“看起来更好的生活”,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更有吸引力。

而“更好的生活”,就是花更多的钱过上更昂贵的生活,即使超过自身的支付能力也在所不惜。

波士顿咨询公司做了一个中国年轻人一代的消费调查报告,超过60%的年轻人青睐大品牌,贵的、好的、网红款,哪怕一件衣服单价成千上百,说掏钱就掏钱,绝不含糊。

蚂蚁花呗也有一份报告,全国范围内,人们剁手已经成了趋势,平均一月网购达到3.2次。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工作已经这么辛苦了,生活中肯定不能亏待了自己。

我们这么努力地工作,不就是为了生活得更精致吗!

2、财务自由太远,还是享受自在吧!

对于财务自由,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大多都是认为赚到一大笔钱,能够花一辈子,以后再也不用付出,不用劳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所谓财务自由的途径,就是赚快钱,快速创富。

因为我们却是听过不少创富神话,年纪轻轻,几十亿身家,甚至成为首富,从此不用再为钱苦恼。比如陈大年,他在26岁时和他的哥哥陈天桥一起成为中国首富,而他成为中国首富,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陈大年被称为“史上最懒CEO”,只靠一款APP,5年获得全球9亿用户!这款APP,叫做WiFi万能钥匙。

陈大年1978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兄弟三人,他排行最小。1995年,父母在二哥陈天桥的说服下,花了大概六七千元的天价,买了一部组装的586。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当时陈大年一下子迷上了电脑,后来游戏玩腻了,就找来一本编程书,边学习边写程序,很快就成为了编程高手。

不同于复旦毕业的陈天桥,陈大年只有中专学历,但是他帮人写代码开发网站,顺便在《电脑报》上投投稿,薪酬也很高,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1999年,年仅21岁的陈大年和二哥陈天桥一起创办了盛大网络,开始创业。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有意思的是,创业初期,有一次陈大年和陈天桥散步,陈天桥突然停下来,问:

“你觉得我们赚多少钱算成功?”

陈大年一点没反应过来,随口回答:

“200万人民币吧。”

看着陈天桥一声不吭,脸上也没啥表情,陈大年有点慌了:“我是不是说太多了?”

事实证明,陈大年不仅没说多,还说少了,说少了很多很多——5年后,他和哥哥陈天桥一起成为了中国首富,资产是90亿人民币,这时候,他才26岁。

当时中国游戏市场急速爆发,陈氏兄弟实现了财务自由,盛大网络也一路高歌猛进,把腾讯、新浪等公司远远甩在后面。

然而他并没有因为成了首富就停下了赚钱的脚步,今天他的产品仍然大受欢迎。

在那个互联网创业潮年代,创富神话还有很多很多,包括马云、马化腾等等;还有一些更快造富的案例,比如谁谁谁买了股票,低价抄入,然后不断上涨,高价抛出,身价翻倍;比如谁谁谁投资比特币,半年内暴富。

然而实际生活中呢,更多人需要每天朝九晚七,周末开30万左右的车子去逛奥特莱斯,买一些基本款用于社交和见客户。为了孩子的进口奶粉和一年两次的出国旅行,周末也许还得干点儿私活。内心无比期盼着ABCD轮融资,一夜暴富,拿个一千万。

然后,这个环好像走不出去了,手攥千万的人或许能够凭借本金换来个一百来万的车子,继续过着“躺赢人生”,但是哪天来个出国旅游,换个地方躺了,估计钱也花光了。

3、倡导消费降级,事实上消费升级无处不在

超前消费、消费自在之后,很多人进入了吃土的模式。慢慢地消费降级流行起来了,整体中国人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有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居民收入情况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其中饮食、居住、交通和教育文化娱乐占去了其中的大部分。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我们总以为一线城市工资很高,然而北京不是所有人都是互联网公司收入,深圳也不能去跟华为比。2017年上海一个月8000元,也已经超过了一半上海人的收入。

但是我们又不能跟日本相比,日本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低欲望社会特征,他们的年轻人根本不想生孩子,甚至不想结婚谈恋爱,他们喜欢宅在家里,没有奋斗的欲望。

而中国式完全不一样的景象,中国的年轻人有着很强的活力,大家担心的不是失业,而是选择太多,太随意。

所以,所谓倡导消费降级,却发现消费升级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人去消费有品牌的产品,比如奶茶,过去几元一杯的奶茶早已被淘汰,20多元一杯的喜茶倒是每天人满为患。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年轻人吃小吃,不再是路边的米线或者油条大饼,而是一家家有品牌的连锁店。撸串也不是坐在马路边,而是走进一家干净卫生,装修不错的门店。连买菜都放弃了门口的菜市场,来到服务和体验更好的盒马。

看电影的人口比例也在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消费,不再想着买盗版片,而是走进正规的电影院,享受更好的品质和服务。

消费升级无处不在……

4、提高财商,做真正的富人

消费在升级,而你没有必要跟风。

当你享受当下的消费自在时,一系列的风险随之出现。你用时间换来的钱,到手还没焐热就没了,所以你不敢请假、不敢生病,继续用时间换钱,用钱买快乐的死循环。

其实这也就是穷人和富人的差别,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因为穷人用时间换钱,而富人用钱换时间。财务自由并非实现不了,改变你脑中的穷人思维,你就能摆脱穷人的命运。

扎克伯格几乎都是穿一模一样的浅灰色T恤,出现在工作、会议、演讲,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是他不注重衣着外表,而是他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这也就是思维的差别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要实现财务自由,自律非常重要。年轻时努力提高收入;先理财投资再消费,让钱为你生更多的钱;延迟享受,不断提高结余,让消费增长低于收入增长。

在支付宝账单的最后,还有2019年小心愿可以选择!

你的2019年心愿是什么呢?

“看到支付宝账单的那一刻,我以为我实现了财务自由!”

​行动起来,赶走脑袋中的“穷人思维”,做真正的有钱人,而不是“有钱”的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