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違章建築拆除難

臺北:違章建築拆除難

臺北鐵皮加蓋屋隨處可見,違章建築氾濫成災。 圖片來自網絡

走在臺北街頭,映入眼簾的常是五顏六色的鐵皮加蓋屋和醜陋的天際線。由於一向缺乏有效管理,臺北違章建築氾濫成災,不但妨礙市容更有安全隱患。有臺灣專業人士分析,違建問題能否妥善解決,全看主事者的態度,由於臺北市政府常常因循苟且,執法難度頗大,再加上民意代表說情,執行機關樂得輕鬆,導致現在違建數目持續“滾雪球”。

近年來,臺灣違建內發生火災並造成重大傷亡的悲劇時有發生,臺灣各地紛紛加大力度拆除違建,2017年共拆除4萬多戶,創歷史新高,其中臺北市和新北市共拆除3萬多戶,佔大多數。

即使如此,臺北違建現狀依然不容樂觀。島內人士嘆息,全臺累計違建數量超過60萬戶,相關法令若不再檢討、拆除人力及預算若不增加,恐怕違建問題只會更加嚴重。

臺北“霸王違章建築”此前不時被曝光,經市議員多次協調依舊拆除不了。臺北市政府曾採取辦法,協調兩次以上無果的違章建築,會被提報市長室,由市長柯文哲裁決是否直接拆除。但該機制最後不了了之,於是成立“違章建築爭議處理委員會”的構想應運而生。

今年2月中旬,為處理重大爭議或執行涉及公共安全的違章建築,臺北市政府“違章建築爭議處理委員會”正式上路。根據設計,“違章建築爭議處理委員會”每週召開1至2次小組會議,由資深建築師、律師、土木及結構技師、航測影像判讀專家等開展3至5人的審查、決議。若案件複雜,則會提報大會討論,會中決議內容一律公開上網。

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表示,過去面對違章建築處理的壓力中,包含了違章建築積案及執法衝突,而該委員會成立後,除減少第一線執行人員的壓力,更可以通過委員會審議機制有效處理違章建築問題。

在過去,有違建戶主張違章建築查報錯誤、面積差幾平方米等爭議,經常會向市議員提出陳情,再舉行違章建築協調,釐清違章建築拆除爭議。去年光是違章建築協調,就超過3000件,如今委員會宣佈成立,臺北市政府將不接受其他單位協調或現場查勘,包括市議員在內。

臺北市建管處處長張明森說,針對違章建築的認定或執行拆除,民眾若有疑義,可以前往櫃檯、通過郵寄或在線申請,除申請爭議處理委員會審議外,也可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行政救濟,主張原處分機關違法或不當,保障自身應有權益。

張明森說,針對處分無爭議且符合拆除要件的違章建築,建管處就依法執行拆除。但若因個案強制拆除後,導致生活陷於困境或造成社會問題者,爭議處理委員會將協調相關機關,提供社會福利、法律諮詢等信息,關懷協助弱勢民眾。

目前“違章建築爭議處理委員會”運作原則為提出申請日起算,2至3周內即可完成小組審議,相關決議內容均上網公告。根據建管處統計,今年2月17日至3月9日共審議39案,全市12個行政區皆有案件。除3案為宮廟遷移、佔用市有地等存疑案件,另有2案因是屋頂防漏鐵皮可暫時維持現狀外,有34案違反建築法規,第一波決議拆除案件共4個,相關違章建築已陸續被拆除。

建管處表示,為維護公共安全,對於依法須拆除的違章建築,定會貫徹執行,請民眾切勿心存僥倖搭蓋違章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