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破掉自戀幻想?

很多人對自戀幻想有誤解。以為這是個壞的可怕的東西。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戀。人類心靈世界的發展,自戀幻想是起始,貫穿整個過程,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為什麼現在我們總是在說破掉這個自戀幻想呢?

是因為這個幻想持續的時間太久,覆蓋的面積太大,影響到了自己的基本生活狀態。

打比方說,一個孩子,從小接受到的信號是,她只要成績好,父母就開心,各種買買買,相反,成績考差了,父母就惱怒,各種罰罰罰。那小孩的理解是,他可以決定父母的情緒。長此以往,小孩子會強化這種本事,我可以控制這個事情的發展。

這個信念根深蒂固後,發生的結果很可能是,他想要別人開心,那就好好表現了。

這在親密關係裡格外常見,一個人可能費盡所思所想所能,想讓另一個人開心,但對方不一定會買這個賬。那麼,這個特別付出的人,就會非常痛苦,覺得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才導致這種情況。當然,他會繼續努力,做得更好。但是很有可能,對方還是不會按照他想要的來反饋他。

於是他有可能攻擊這個關係:我做了這麼多,為什麼你還是這樣對我?同時也攻擊自己:都是我不好,連這樣的事情都處理不好。陷入自責,自暴,自棄的惡性循環。嚴重者陷入抑鬱。

這就是一個過於誇大的自戀幻想,其背後的內容是:一個人覺得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夠讓對方高興。

但實際上,對方高不高興,有很多原因,不一定是由這個人引起的。也不是由這個人決定的。甚至有時候,跟他沒有什麼關係。

我們父母對孩子過於激烈的反應,使孩子產生一個挫敗,同時激活了孩子的自戀幻想,但這個幻想沒有邊界。

人的精神世界,不是由外在的某一個人控制的,也是控制不了的。但父母給了孩子這樣的錯覺。使孩子錯誤的認為,只要他足夠努力,爸爸媽媽就會開心,就會愛我。

以這樣的模式複製到其他層面的親密關係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沒有現實邊界,會讓一個人陷入無邊的追尋之中,他無法判斷哪裡是著陸之地。很容易在關係裡與別人融合在一起,你我不分。這當然會帶來很多麻煩,過於黏稠的共生關係,也讓人窒息。很多人在關係裡想逃離,細細一看,大多是邊界的問題,也可以說是自戀幻想的疆界太大了。

幾乎可以這樣說,我們的痛苦,都是自戀的苦。很多事情我們做不到,但是卻不能接受。那會進入一個偏執狀態,以及隨著這個偏執狀態,所帶來的憤怒,怨恨,無力,絕望一起覆蓋住了心靈的其他部分,陽光無法穿透,陷入黑暗。

人類是有侷限性的。這侷限之地,就是我們的邊界之處。

這個邊界會讓習慣了無所不能的自戀大神挫敗,但,這也是發展的必需。一個成熟的心靈,必定是落在地上的。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無所不能的自戀幻想是嬰兒期防禦模式,藉由幻想,抵禦痛苦,幫助修復自體的破碎感。最終的目的是形成一個穩固自體,其中間的過程是不斷經歷挫折,修復,再挫折,再修復。慢慢由一個無所不能的狀態到達一個有所不能的狀態。這個狀態人們會知道自己的侷限,並且盡力之後接受自己的侷限。

自戀幻想這個大神終點是要著陸的,要來到人間的。

當我們說要破掉這個自戀幻想時,不是要一杆子打死它,滅掉它,再也不要它,而是把它調整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人們仍在會在某些痛苦挫敗的時刻,啟動這個防禦機制,保護自己減少痛苦和傷害,同時,也能夠更快地回到一個人的狀態,知道自己所不能之處。並接受它。

就像我舉的這個例子。如果一個人知道別人的情緒怎麼樣是別人要為此承擔的責任,那他就有機會搞清楚自己要承擔什麼。這樣的清爽關係更輕鬆,更有空間。那些怨恨自然減少,也就更有空間去愛,以及被愛。

這是一個更能夠讓人寧靜而有力量的狀態,一件事情,甚至一個關係,盡力而為,若結果不遂我願,我面對,我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