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毛選》的相關內容,提高處事能力

在職場中,處理工作和事務的能力的強弱、水平的高低,將制約著我們在職場的發展。這可以用“木桶理論”來拓展說明,即木桶越大盛的水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有的人為什麼在職場處處受限,從根本上講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思維,格局太小、方式不太對;二是知識與技能,有所滿足,沒有認真去更新或提升。

在《毛選》中,有許多內容與如上所說可以關聯,能夠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學習《毛選》的相關內容,提高處事能力


01.“人人皆知以多勝少是最好的辦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於指導者缺乏戰略頭腦,為複雜的環境所迷惑,因而被環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採取了應付主義。”(《毛澤東選集》1991年第2版第1卷第222頁)

拿毛主席的另一句話來說,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首先,這是一種思維方式,即面對繁雜的工作和事務,我們要分得清主次和輕重緩急,這叫戰略思維,也可說是系統思維;

其次,這是一種工作方法,也就是要把精力集中起來,對工作和事務一個一個地解決,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到處灑把胡椒麵”。

人的精力本來就是有限的,如果不能集中,勢必造成每項工作和事情都只能是應付,而不可能用心地、認真地去做好,效率不高。

02.“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毛澤東選集》1991年第2版第1卷第322頁)


學習《毛選》的相關內容,提高處事能力


這既是哲學思想,也是方法論。任何事物或者過程都存在著矛盾。矛盾既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而在眾多的矛盾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

就拿一個產品的銷售過程來說,主要矛盾是什麼?就是讓客戶認可,產生購買行為。而要讓客戶認可的關鍵,就是你的導購能夠讓客戶感受到他所需要的價值,否則他是不會買的。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其他如完成銷售指標、賺錢等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03.“在一定時間內只能有一箇中心工作,輔以別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毛澤東選集》1991年第2版第3卷第901頁)

這可以說是告訴了我們一個時間管理的原則,即要事為先,統籌兼顧。我們平時為什麼總感覺到很忙,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不太善於去做時間的規劃,安排什麼做什麼、想到什麼做什麼等。

要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效率,在一天當中應該找出最主要的工作是哪項,然後依次排列其他工作,最好每天都列一個“工作清單”。

04.“什麼東西只有抓得很緊,毫不放鬆,才能抓住。抓而不緊,等於不抓。”(《毛澤東選集》1991年第2版第4卷第1442頁)


學習《毛選》的相關內容,提高處事能力


對於這句話,要從兩個層面來分析感悟:

第一、領導層面

很多工作之所以落實不到位,不只是下屬的能力問題,而是自覺性的問題。

人都是有惰性的,就像彈簧一樣,你壓得緊一點,它的彈力就大一點;你放得松一點,它的彈力就小一點。故此,如果領導者對某項工作不加強督促檢查,就有可能讓下屬鬆懈,從而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第二、自身層面

如自我修養,這是必須嚴格自律的,如果覺得這也沒什麼,那也沒什麼,是永遠也不可能進步的。

再如,克服工作經常出差錯的問題,就得時時刻刻抓緊,腦子裡始終要有“認真仔細”這根弦,不然還會出現粗心大意的現象。

對這一點,我是很有感受的。文章寫好之後,粗略看一篇就發出去時,回頭一看總是有錯別字或其他問題,而經過認真檢查之後再發,這樣的問題就基本沒有了。

05.“如果我們沒有必要的和充分的準備,必然陷入被動地位。臨時倉卒應戰,勝利的把握是沒有的。”

(《毛澤東選集》1991年第2版第1卷第200頁)

這我在前面的相關文章中已經有談到,即“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毛主席還說過類似的話:“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上有勝利的把握。”

做什麼事情實際上都是“有備”而“無患”的。哪怕你要給客戶打一個電話,都應該先醞釀一下,調整好狀態、想好要說的話、預估可能出現的問題,然後拿起電話、問候開始,這樣效果才會更好些。

06.“為使靈活不變為妄動,慎重地考慮情況是必要的。”(《毛澤東選集》1991年第2版第2卷第414頁)

在工作上,很多時候都是需要靈活變通的,不然有時就很難進行下去。但是,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充分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不能想當然或者拿原則開玩笑,否則其後果有時是難於控制的。

比如公司財務制度,一般情況下是必須嚴格遵守的,但在特殊情況也應該特事特辦,待事後馬上補齊相關手續。

07.“為了前進而後退,為了向正面而向側面,為了走直路而走彎路,是許多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現象……”(《毛澤東選集》1991年第2版第1卷第196頁)


學習《毛選》的相關內容,提高處事能力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有時候真不能“一根筋”,殊不知“曲則全、枉則直”的道理?毛主席的這段話其實講得是非常直白和清楚的,這可以說是一種“迂迴術”。

就拿與人溝通來說,“迂迴術”是比較常用的。比如,有一同事向你借錢,你不可能直接就拒絕吧?當你說:“怎麼不早說呢?昨天我僅有的一點積蓄都被我姐拿去進貨了”。你這樣說,可能就不會那麼得罪人了。

總之,對如上所引用的七段話,認真去感悟並在實踐中加於應用,對提升我們的處事能力與水平是非常有幫助的。

請關注@東澤話職場,瞭解更多適合您的內容,將伴隨著您進一步發展。

1.

2.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