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有不少,可會使用道法的只有區區三個半,他們均獲善終

在古代,會使用道術也算一項技能,能讓自己完成許多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給己方的獲勝增加籌碼。在眾多梁山好漢當中,就有這麼一位高人公孫勝。他發揮自己道術的特長,幫助梁山取得了很多大小戰役的勝利。不過在攻打方臘之前,公孫勝藉口溜回了老家。結果,由於失去了道法的幫助,梁山好漢儘管也獲得了勝利,但損失慘重,主要人員十去六七。由此可見,公孫勝及他的道法對梁山來衰落還是很重要的。

梁山好漢有不少,可會使用道法的只有區區三個半,他們均獲善終

公孫勝

除了公孫勝外,梁山還有個兩個半好漢也會道術。戴宗使用的是神行術,說白了就是跑得快,用他來傳遞消息。樊瑞能呼風喚雨和使用妖法,可別小看他的這些技能,如果不是公孫勝技高一籌擊敗他,此前與梁山敵對的他,還不知道會讓梁山好漢吃多少苦頭。另一個名叫馬靈,他也會神行術,且本領高過戴宗。同時還會用金磚術以及有一隻類似二郎神的“天眼”護身。他也給梁山好漢造成了很大困擾。最後也還是公孫勝出面才制服了他。不過他歸降梁山後不久,為潛心修行而歸隱鄉野了,所以嚴格說來他只能算半個梁山好漢。

戴宗的道行應該是這幾個人當中最差的,除了神行術。其它的術法他一概不會,施展神行術也遠遠沒有達到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地步。每次施展法前,他都要在腿上綁甲馬。一種施了法術的符咒。甲馬也可以理解為假馬。所以綁上它相當於擁有了千里馬的本領,可以日行千里了。但受限於自身的能力,他即便雙腿綁上四個甲馬,也只能日行八百里。

梁山好漢有不少,可會使用道法的只有區區三個半,他們均獲善終

戴宗

在古代交通信息不發達的情況下,由於他有這項本領,使他成為梁山好漢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員。每次戰役的部署安排,由他傳遞給各作戰單位。而各單位的戰果戰報又是由他傳回給高層的決策人。他的存在讓梁山的情報傳遞變得十分的快捷迅速。這在他沒有入夥梁山之前就有體現,多虧有了他,情報才能及時快速地傳遞給到梁山,才讓梁山好漢有了充分的準備,最後成功解救宋江。而戴宗本人在打完方臘後出家為僧,得以善終。

梁山好漢有不少,可會使用道法的只有區區三個半,他們均獲善終

樊瑞

在沒有落草之前,樊瑞一直在全真教學道,學會一身的道法,能呼風喚雨和使用妖法。行走江湖的綽號就是全真先生。後入夥芒碭山當上了寨主。在宋江領兵征討的時候,史進作為先鋒曾主動迎戰樊瑞,結果被大敗而歸,不得不退後七十里地。

失敗來得有些莫名其妙,這可能與山寨中掛滿的青色燈籠有關。這不是正常的燈籠顏色,聯想到樊瑞會使用妖法。這些很可能是他施行妖法的媒介,但是具體如何起作用,書中並沒有詳細的交代。我認為,這有可能是一些讓人身不由己任人擺佈的妖法,所以史進才會不明不白落敗。樊瑞在完成徵方臘後,追隨公孫勝出家為道,也得到善終。

梁山好漢有不少,可會使用道法的只有區區三個半,他們均獲善終

馬靈

再說一說馬靈,與樊瑞一樣,他也曾是梁山的敵人,後被公孫勝收服。他是公孫勝以外三人中,道法最強的一個。首先他也會神行術,且他的神行術可日行千里,勝過戴宗許多。其次他持有金磚,會獨門的金磚法術,扔出金磚可指誰打誰。還有他額頭雙眉之間,有生出一隻眼睛,有點類似二郎神的第三隻眼。它打開的時候,周圍會有光芒籠罩,無論是箭還是石頭或是其它的暗器,都無法傷到他·。攻擊防禦甚至逃跑的手段都是一流的,所以說他最強不為過。

梁山好漢有不少,可會使用道法的只有區區三個半,他們均獲善終

史進

馬靈不單自己道法高強,連手下也都學會了他的不少道術。以至於盧俊義在派兵與他們交戰的時候,吃了不小的虧。很明顯,馬靈的人可以想打那就打那,想打誰就打誰。可你盧俊義的人不行啊,你想打他們,他們還能用道法來防禦和破解。只剩下捱打的份了,所以遇到這樣的對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撤退逃走。盧俊義也是這麼做的,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的傷亡,最終還是要靠公孫勝出面才解決了這個麻煩。

梁山好漢有不少,可會使用道法的只有區區三個半,他們均獲善終

盧俊義

其實,所謂的道法更多的可能只是一些心理上的暗示罷了。意志薄弱之人因此就很容易受到干擾,心理便產生了恐懼,同時迷失了自我。這樣就會輕易的讓人擺佈,行為不受控制甚至會做出違背本意的舉動。當然將法術施加在敵對的一方,自然就有可能獲勝。所以,以上所提及的術法只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有誇大的成分。現實生活中這些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大家權當娛樂一下就好,不必較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