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文|小寶

隨著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家庭生活條件也是日新月異,對孩子的關注度也在逐漸上升。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鏟雪車式的教育方式在家長當中流行了起來,輕則孩子大事小情家長都要親力親為恨不得替孩子去上學,重則孩子一輩子的路都被安排的妥妥當當一般都不能走歪。

這種過量的愛,我們已經不能用“溺愛”來形容了,準確的說應該是“雪崩一般的愛”。

“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鏟雪車式教育,培養不出精英,只能培養出巨嬰

所謂的鏟雪車式父母,其實是美國流行的一個詞彙“鏟雪車式父母”(Snowplow parent)”,意思是家長如同鏟雪車一樣轟隆隆的幫助孩子把成長路上一切障礙和挫折都剷平,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順利成長。

有的家長從孩子還沒出生就開始準備精英教育,信奉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在學校除了一點點小狀況家長都要親自到學校跟老師溝通,在家除了學習什麼都不讓孩子做,事事為孩子包辦。

甚至孩子想參加社團活動也要家長出面幫忙,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家長也不消停,甚至搬到孩子所在學校恨不能24小時人肉監控,如果孩子談戀愛,家長更是要指手畫腳,孩子工作家長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安排。

“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這種令人想象一下就頭皮發麻的教養方式一點都不誇張,甚至在當下的社會中這樣的家庭竟然越來越多。

不知道這些家長有沒有想過,當你在的時候你能為孩子鋪平道路解決一切,當你不在了,你的孩子會成為什麼樣子?

這樣的教育方式根本培養不出所謂的精英,只會培養出現在隨處可見的中國式巨嬰。

“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在網上引起熱議,有網友指明,這不是帶著爸爸去留學,這是家長帶著巨嬰去留學。

在電視劇的第一集,帶著爸爸去美國留學的黃小棟就因為爸爸說的話讓他沒有面子,而在異國他鄉的夜裡一個人負氣出走,後面又隨時隨地的發脾氣,為了所謂的小女朋友甚至半夜私闖民宅,絲毫不體諒爸爸為他的付出和辛苦。

而全劇最讓人無法忍受的角色朱露莎,更是剛到了寄養家庭就擺出了一副自己什麼都不能做的嬌生慣養模樣,讓觀眾大呼討厭。

“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獨立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呢?獨立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這個過程是任何人都不能去阻止的。

一旦我們事事都要代替孩子去做,孩子就會失去責任感和獨立慾望,變成木樁上的小象只會原地畫圈。

有一天家長沒有能力繼續替孩子安排的時候,他們就會很容易的遭受挫折和失敗,甚至受到打擊一蹶不振。

·沒有獨立意識的孩子會成為啃老族

《都挺好》中的蘇明成,讓人印象非常深刻,而他就著這樣一個從小被母親嬌慣寵大的孩子,不光每個月都要父母接濟,就連買房買車也是父母給拿錢。

但是在他媽媽去世之後,蘇明成立刻失去了靠山,發現所有的事情都已自己獨自去面對的時候他就什麼都做不好,處處都失敗。

當今社會,孩子啃老的成因可能多種多樣,但是鏟雪車父母教育出來的子女必然啃老,不光在經濟上啃老,甚至在各個方面都習慣性的靠著父母,完全沒有應該靠自己的意識。

“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沒有獨立意識的孩子容易受挫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都會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會多過往的經驗形成認知,說白了就是失敗是成功之母。

憑藉這些從小積累的挫折經驗,我們的內心會越來越堅強,我們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在不斷修正。

但是如果父母從小就把挫折屏蔽在孩子之外,讓他們的成長過於順利,那麼他們就沒有應對困難的認知,在長大成人之後,一點小小困難和痛苦對他們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很有可能因此做出不可挽回的過激行為。

“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沒有獨立意識的孩子不懂堅持

我們從小就會告訴孩子要持之以恆,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廢,但是有的家長捨不得讓孩子受苦受累,喜歡替代孩子做事情。

比如孩子晚上寫作業寫的太晚了,家長就跟孩子說別寫了快睡吧,或者乾脆替孩子寫,孩子完成手工作品的時候家長隨意打斷孩子認為耗時太長孩子會累。

無論孩子做什麼家長都小心翼翼,好像自家孩子是個瓷娃娃,長此以往,孩子越來越能吃苦受累,也越來越不懂得堅持,長大後對於困難也是能逃避就逃避,能拖延就拖延,再不行就乾脆放棄。

“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如何拒絕鏟雪車式教育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當孩子剛懂事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們學習自己穿衣服、穿襪子、繫鞋帶,慢慢的讓他們自己整理房間。

自己制定計劃,自己樹立目標,孩子逐漸在長大之後讓他們自己上學,自己做作業,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減少對孩子的干預

有的家長什麼事都喜歡給孩子包辦,其實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多指導少干預,所謂的指導是指在孩子受挫或者求助你的時候,你再告訴孩子怎麼做會更好。

可以給他們提建議,但是千萬不要強制孩子去做一些事,有的孩子到了高中都不會自己搭配衣服,做事也很沒有主見。

這就是父母太面面俱到了,什麼都幫孩子決定好了,孩子自然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鏟雪車”式父母創造了新時代巨嬰,家長過量的愛,正在毀掉孩子

總之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把孩子當做我們的私有物品,更不要把自己當成孩子的附屬品。

孩子要有獨立意識,家長更要有獨立意識,不要總認為你的孩子離開你不行,真正拒絕分離的不是家長,往往是孩子,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學會對孩子放手吧。

你是鏟雪車式父母嗎?讀完本文你又有哪些心得體會呢?在下方留言吧!

----------------------

關注【小寶育兒課堂】,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