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问因果,情不问所值,“张爱玲”在薄凉里写出了冷暖的交杂

爱不问因果,情不问所值,“张爱玲”在薄凉里写出了冷暖的交杂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这句话来自张爱玲,却也真是诠释了她自己,她的爱从来不问值不值得。

张爱玲才情并茂,一生又坎坷多变,小时候父母离异,跟了父亲,没想到取了个后妈回来,她的生活日况俞下,最后甚至她的父亲连上学的钱都不给她了。

她生病了不给钱看病,被被父亲责打关在家里。

她好不容易逃出来,去投靠母亲,没想到母亲也无力管她,要她自食其力。

如此冷漠的亲情,从小就啃食着张爱玲的心灵,她骨子里的孤冷、高傲是从小就带上的。

她很难,还好她有才,她从小饱读诗书,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她备受关注,一炮而红,这为她提供了生存的筹码。

她一生写了很多部知名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第一炉香》、《沉香屑》,里面更是经句不断。

爱不问因果,情不问所值,“张爱玲”在薄凉里写出了冷暖的交杂

她写遍了人世薄凉,却又在薄凉里写出了暖,在暖里交杂了冷。

张爱玲从小就看淡了世态炎凉,看惯了悲欢离合,情事对她来说不足为道。

但一切就在她遇见胡兰成开始发生了变化。

我欣赏张爱玲,亦如她的人一般,她爱的是一份纯粹,一份真挚,这与胡兰成是不是汉奸没关系,是什么身份没关系,是什么样的人没关系,她只要,他也给予她一份纯粹。

她爱的是胡兰成那个人,而不是他的所作所为,或者说她爱的是爱她的胡兰成,而不是别人眼里的胡兰成。

有人或许不免觉得唏嘘,那么一个通透,明事理,明情理的奇女子,怎么会爱上这么一个里外不是人的东西。 可是谁又能说得清楚,谁该爱谁,谁不该爱谁,况且,就算说得清楚,那也不是她要的。

爱不问因果,情不问所值,“张爱玲”在薄凉里写出了冷暖的交杂

爱不问因果,情不问所值

有人说那些可以爱一个人很久的人,是因为内心单纯,可我觉得正是因为有纯粹才会有安心,我不信人在面对利益得失之间能安得下心。

内心越强大的人,才能留住一些从始至终的什么,倘若你软弱一些,怯懦一些,你会转头就丢掉很多,因为面对这个世界,你根本守护不了任何。

谁都会爱,只不过深了,浅了,忘了,淡了,坚守了。

但是,面对情那么通透的张爱玲,毅然决然爱上胡兰成,我相信她是真的爱了,就算到了后来,字里行间看出来她放下了,但我只是相信她的内心比以前更强大宽广了,我不信她把那份爱忘了,或许她只是藏匿了。

爱不问因果,情不问所值,“张爱玲”在薄凉里写出了冷暖的交杂

这位才貌兼备的奇女子在晚年离开的时候,是死在自家公寓,直到7天后才被人发现,一代才女就此匆忙而去。

有些人认为她去得悲凉,可我不那么认为,世间每个人的来来去去的方式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是谁,他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张爱玲在上海文坛,是出了名的不爱交际。哪怕名声鹊起后,许多人慕名到公寓去拜访,她大都不愿意搭理。

我想是因为她的世界需要清净一些,她已经厌烦了太多的是是非非吧!

她热烈生长,爱过,恨过,颓靡过,也顽强过。

人来世间走一遭,最快活的莫过于把酸、甜、苦、辣尝遍。

如此,便没辜负生命。

爱不问因果,情不问所值,“张爱玲”在薄凉里写出了冷暖的交杂

正如她所说:

“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总会有人在爱你;

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也总有个人不爱你。”

──张爱玲

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是独立的自己,不要随波逐流让自己成为了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