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习凿齿《汉晋春秋》是野史?

直播真相


襄阳的 你心虚,把我拉黑,只能在这里回答你! (地域黑手 的马甲)

啰啰嗦嗦堆砌一大堆野史注解类的东西来碰瓷“躬耕于南阳”之南阳卧龙岗!

①“沔之阳”是指沔水(又称汉江)以北的南阳郡地盘,与“沔之阴”襄阳号曰的隆中半毛关系没有。

②《资治通鉴》“寓居襄阳隆中”。寓居地是躬耕地吗?另外,你为什么不承认隆中是襄阳的,这里清楚写着襄阳隆中,即隆中归襄阳!与“躬耕于南阳”不沾边,为什么还把隆中强塞给南阳?

③提问只问《汉晋春秋》是不是野史!你却天马行空乱说一通,答非所问!








直播真相


提问的人者看来需要多读书。首先史书可以分为正史、野史,但在效力而言,野史所载只要不和众多正史相悖,那记载的事就不是假的。况且隆中是诸葛亮故居最早源于《蜀记》刘弘和李兴祭祀诸葛亮。既然质疑隆中,好像隆中没有正史记载一样。

下面列举正史记载:

  • 二十四史之一《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 二十四史之一《晋书》习凿齿传:温弟祕亦有才气,素与凿齿相亲善。凿齿既罢郡归,与祕书曰:  吾以去五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痛恻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具也。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怅极多,抚乘踌躇,慨尔而泣。

  • 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卷六十五: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以上是有别于个人所著的官方修的正史,都有诸葛亮住隆中的记载。和习凿齿的记载一致,难道此事是假?

下面列举早于习凿齿的隆中记载:

最早明确记载诸葛亮躬耕地的著作是晋王隐(陈郡陈县人,今河南淮阳人)的《蜀记》。《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

这里明显提到“至隆中,观亮故宅”,和“昔尔之隐,卜惟此宅”很明白的指出隆中就是他家,也是当时躬耕的地方。但南阳截取”沔之阳”三个字说刘弘祭祀诸葛亮在“沔之阳”,也把它当做躬耕卧龙岗的证据。

《晋书》《资治通鉴》相关记载证明晋永兴中刘弘驻襄阳,李兴“兴之在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水经注》直接记载刘弘就是在隆中祭祀诸葛亮。

更为直接的证据是宋王象之的《舆地碑记目》在襄阳府碑记里记载:诸葛武侯故宅碣 晋李兴撰。这个碑既然在襄阳府,显然和南阳想象的“沔之阳”没有任何关系了。

“号曰隆中”乃是名号叫隆中,这在诸多史学家的眼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隆中的亮家为什么是躬耕地,因为是他出山前也就是隐居十年居住的地方,“昔尔之隐,卜惟此宅”已经很充分的说明。

题外:南阳方质疑隆中,对正史视而不见,只提习凿齿记载,好像人家会伪造资料一样。相反,南阳卧龙岗最早见记载于元代以后的碑刻、方志、杂记等入不了史书序列的东西中,且最要为“据传”。晚于隆中记载千年,且不入史书的卧龙岗质疑隆中,这是不是自我膨胀?


明眼观世界


裴松之在《三国志·蜀书·董允传注》中,引用了《襄阳记》的记载后,又说到与《汉晋春秋》说法不同:“此二书俱出习氏而不同若此……以此疑习氏之言为不审也。”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 二十八(王毋丘诸葛邓钟传)》中,裴松之在作注时对《汉晋春秋》的记载评论到“臣松之以为如此言之类,皆前史所不载,而犹出习氏。且制言法体不似於昔,疑悉凿齿所自造者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