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在校该不该扫地,对于这个问题老师和家长持不同看法,站在家长的角度你怎么看?

猴哥vlog


自古以来教室卫生都由学生来打扫,怎么现在要让老师来打扫吗,在者小孩子干点活有什么坏处,非得把孩子惯成熊孩子不成。真不知现在的家都是怎么想的。


社青国兴


对于这个小学生扫地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断,一部分认为有必要让孩子打扫卫生,也是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毕竟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另一部分就是表示孩子那么小,在家都不打扫卫生,来学校了咋还打扫卫生了,有时也怕孩子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其实其实不仅一部分家长是这样想的,包括一部分学校、老师也是这样想的,每年开学季都有学校要求家长去教室打扫卫生的报道,对此也是褒贬不一。

作为家长,我对学校要求孩子打扫卫生是非常支持的。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每个班不仅要打扫教室卫生,还有学校校园内会有一部分责任区,这部分责任区也是需要各班打扫的,不过是从三年级以上才有责任区的,那时,每次打扫完卫生之后学校会有卫生员负责检查卫生,看看各班打扫的情况,然后进行评分,打扫干净的班级会给个“流动红旗”,也没觉得有多累,每次感觉都可好玩。

现在的孩子真的缺少劳动,可能多数孩子在家做的最多的劳动就是扔垃圾,不少孩子可能吃完饭连碗都不会送到厨房。

让孩子打扫卫生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孩子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特别是一些容易乱让垃圾的孩子,只要在知道打扫卫生的不容易之后才有可能明白不要去乱让垃圾。

所以说,对于老师要求学生打扫卫生,我是支持的。而且打扫卫生不是什么体力活,也是学生能做到的,没什么不可以。


然规教育说


你好!这次我是支持老师的,认为老师的做法和说法正确。



孩子进入学校就是正式小学生了,就要接受学校教育。一年级老师会教育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老师是安排值日生,但是孩子年龄小,肯定扫不干净。他们值日时老师会跟着一起打扫,或者是他们离校后老师再扫一遍。

即使这样也得安排他们打扫,谁不是从不会到会的?我们不能培养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吧?



我先大概说说媒体沸沸扬扬曾经报道的湖南神童魏永康吧。

  • 魏永刚两岁时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四岁时学完初中课程,八岁时进入重点中学,13岁时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时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妥妥的一枚神童啊!
  • 但在中国科学院时,魏永康遭遇退学。他曾在冬天穿着单衣单裤,露着光脚在天门广场转悠,被路人围观。
  • 其实这一切都是他母亲造成的,他的母亲信奉“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对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其余的包括吃饭之类都是她代劳的,最后导致魏的学业无法完成。好在他后来遇到了贵人,改变了人生轨迹。所以家长万不可认为扫地是一桩小事, 好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

我认为家长应该支持老师的做法

  • 不会扫地,可以慢慢学,允许干不好,但不允许不干。
  • 如果遇到大扫除,比如楼房要清洁天花板,擦窗户等,不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可以请清洁工,平时打扫教室就罢了吧。
  • 要改变自己的认识,这恰恰是从人道出发的,并不是把孩子当做免费劳动力。


结束语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让我们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相信孩子会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历程,希望家长放手吧。


快活大妈说教育


如果我是学生家长,绝对支持小学生在学校扫地,培养小孩的劳动习惯,同时也培养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绝不靠家长的好习惯。

我们也是从小学生过来的。上学的时候,几乎每周轮流一次打扫教室卫生,有时候还会替别的同学打扫卫生。几个同学一起扫地,很快就完成了,这有什么难的。

孩子从小就要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不要把孩子培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虫。

我儿子四五岁的时候,夏天衣服脏了自己洗。偶尔衣服扣子掉了,看见我忙,他就拿针线自己钉扣子,虽然缝的不好,线也用得不合适,但毕竟还能用。

孩子么,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会累着的。

现在总有些人说儿女不孝,那是因为你从小就对他们的事情大包大揽,没有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所以,他们长大了,就没有为父母尽责任的想法。


牵住夕阳的手


我认为,孩子在学校适当的参加劳动,是完全必要的。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必须坚持毛主席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主觉悟做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按班人。

现在学校,普通班一般都在50人左右,可将学生5人一组分成10个小组,学生每两个星期打扫一次教室。每周五最后一节课可安排课外活动,让学生搞一搞学校的环境卫生。还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带学生到到校外活动,到社区检检垃圾,培养学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习惯。

不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是封建教育制度的表现。只能把学生培养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有的还看不起劳动人民,个别人连自已农村父母都不敢认。这与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是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取缔。

学生在校打扫一下卫生,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是无产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完全必要的。


程世儒


我支持小学生在校扫地的做法,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免得长大了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人。現在有些家长溺爱孩子,什么也不让孩子干,有的甚至还要喂饭,看起来是疼孩子、爱孩子,却不知是害了孩子。我孙子剛上一年级时,有天我接他,天黑了还未出来,到教室问老师说是倒垃圾去了,往楼下看去,見他正提着一个塗料筒走来,当时我都有些吃惊,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也能干活,同时也很认可学校的做法。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时抓起,就如一棵小树,等到干粗枝壮时再要校正那就晚了。我的邻居家有个三岁的小男孩,見奶奶拖地,他也要拖,他奶奶就给他绑了一个比水写笔大不了多少的小拖把,学着奶奶一块拖。現在的家长因是一个孩子的缘故,对孩子疼爱有余,教育不足,这种現象应该引起重视,只有家长与老师联起手来,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闲客193223645


劳动也是学生的一门课程,小学生不但要在学校扫地,而且还应该参加一些劳动,以缎练身体,开发智力。你要是有能力把你的孩子养到九十岁,那就让他什么也别干,他就会象蛇一样软软地,松松的,棉棉的,。再说一句古人的话:一但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古草秋心


扫地也得学,


用户3516359251513


站在家长的角度,我认为小学生肯定要扫地。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值日,一组组的轮流。每组扫一个星期。小时候我们值日的时候,老师教我们两个同学去扛桶水,在扫地前把全教室先洒一遍水,这样的话扫起来教室的灰尘没有那么大。

后面长大点了,我们一个月一次大扫除,每个人都提着桶把教室全布清洗一遍。也许会满身都是水,也时也会闹着玩,互相洒水玩,不过也是在夏天才会这样玩。这样早早就锻炼我们动手的能力。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爱劳动。

我们都是出自农村的孩子,我记得小时候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家里的门前水泥地全遍扫一遍,我在家里的时候,家里特别的干净。因为经常做,手脚也是非常的灵敏的,自然在扫地的时候可能会考虑先准备什么东西,拿什么装,垃圾怎么去处理。我都是非常有头绪的。我做家务都是从小学的一个时期学会的,现在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时间顺序去完成。

现在很多孩子的家长每周都会去帮孩子扫地,帮他扫地永远学不会,我们得让他自己扫,我们那时都是老师告诉我们,把每个椅子放在课桌上,这样扫起来非常的方便,而且也很快的。让孩子自己通过扫地去思考如何能更快的扫好地,而且还非常的干净!


思思阳阳妈


扫个地,太正常不过了!

我们70后80后这一代人,上小学的时候,哪有什么暖气,都得在班级里生火炉子,我们得自己在家带柴火,桦树皮,玉米瓤,引火生炉子用,煤,是学校准备,我们去了生炉子,然后搞卫生,乐此不彼!

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不用太多杂活,扫个地,还不行,那就不能上学了,只能在家待着了!

古语说,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是有道理的,我们读书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收拾并且维护。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更懂得感恩,珍惜生活,长大了,更有利于自己人格的健全,有利于家庭的幸福!

所以,扫地,应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