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青春〈代发〉

依然是我老朋友仝老师的作品!敬请各位诗友欣赏!感谢!!

金色的青春

秋风几许,将窗外那棵梧桐镀成了一树金黄,一叶未落,在西下的阳光中,熠熠生辉,仿若我那二十年前的芳华。

弹指一挥间,青春已走远;回首来时路,金色永驻心间。青春时的我是酷爱文字的,依仗着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驰骋在校园里。物质是清贫的,但缕缕书香却时时丰盈我的内心。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于我而言,书中种种诱惑皆有,将我引向文字,也将我从课堂上、从校园中引向城中心街角的书店。书店不大,但想来店主人是有些趣味的,略有斑驳的墙壁上装饰着鲁迅的画像以及一些看不出名字的字画。我,是书店的常客,囊中羞涩,只看不买。其实每次心都惴惴的,担心店主人的嫌弃,但店主人并不抬头看我们,因为他也沉浸在书里。我从一开始笨拙地在喜欢的书里掖个角标记位置到后来装作漫不经心的记一下书的页码,在那小小的书店,别人的人生、万千的世界浸入我的心田。

毕业后的几年再去寻这个书店,竟没了踪影,徒留遗憾,但刻在青春岁月里的收获仍闪闪发光。

青春里,心是向外生长的。小小的书店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从杂志的宣传页里得知贝塔斯曼书友会,像遇见初恋的人,节衣缩食,无比激动地加入了,这成了我和万千多彩的世界沟通的纽带。那时没有网络,能以这种方式购得市面上没有的好书,甚是喜悦。通过这个认知世界的窗口,我得以读了很多仰慕的作家书,尤其是台湾作家李敖的书,为我的青春骨子注入了激荡很久的热情和霸气;还特意怀抱他的书为青春留念,如今,李敖已老矣,但仍在战斗;贝塔斯曼书友会,早已结束它十三年的中国岁月,我只珍藏了若干的好书和那张略泛黄的会员卡。

那个年代,诗歌还是蛮流行的,自己也封自己为一个诗人,读了“人生到处应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便膜拜不已,以“飞鸿踏雪”之名写就了很多辞藻华丽、刻意雕琢的青春之诗。诗意的嗅觉一经打开,从同学姐姐那里觅得席慕蓉的诗集,用两天的饭钱买了一本浅蓝色的笔记本,耗时一天两夜抄了整整一本,青春的疯狂激情尽显。如今诗集立在我的书柜里,装点记忆中那肆意的青春模样。

回想中,青春刻进了骨子里,漫进了血液中,至今还在心灵的某些角落里暗香浮动,品品,抚摸一下,甚好!

这一次落笔,像重走了一趟青春,文字、故事循环反覆地流淌。感谢那些诗书文字相伴的岁月,我知道,青春,她来过,以金色的模样。

(图片来自微博,若侵必删!谢谢!)

金色的青春〈代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