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總是自我否定?“跳蚤效應”給你答案

不少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是特別不自信,習慣性的自我否定,非常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一面對困難就退縮。

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心理?

跳蚤效應”解釋了這個現象

孩子為什麼總是自我否定?“跳蚤效應”給你答案


跳蚤實驗是心理學上研究心理限制的一個實驗:

一開始,科學家們把跳蚤放進了一個容器裡,跳蚤都能夠跳出這個玻璃箱;然後研究員把跳蚤都抓回來,然後把這個玻璃箱蓋上蓋子,跳蚤每一次試圖往外跳的時候都會被蓋子擋回去。

研究員們觀察發現,跳蚤逐漸降低了跳高的高度,漸漸地,所有的跳蚤在跳躍的時候都不會碰到蓋子了;於是研究員們把蓋子撤掉,。

這回沒有一隻跳蚤跳出玻璃箱,因為沒有一隻跳蚤會跳的像進箱子前這麼高了。

跳蚤實驗是一個人為地給動物設限的實驗,實驗的結果顯示了,在對動物設限以後動物會自覺地接受這個限度,形成習慣。

孩子為什麼總是自我否定?“跳蚤效應”給你答案


並且,習慣了限制以後,跳蚤很難突破這個限制,這也是跳蚤最後沒法自己離開箱子的原因。

孩子經常說:“不好意思。”其實是在自我設限。

孩子為什麼會自我設限?

家長的要求過高

有的家長對於孩子是極其嚴苛的,一點事都不準孩子做錯,這類家長屬於控制型的家長,凡事都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

孩子的能力畢竟有限,他們都是需要從錯誤中不斷成長,而父母不允許他們犯錯,灌輸一種做錯事就是不對的觀念給孩子。當孩子發現自己怎麼做都不可能做到父母想要的樣子時,他就會開始懷疑自己,覺得是自己有問題。不斷地否定自己,會逐漸變得自卑。

孩子為什麼總是自我否定?“跳蚤效應”給你答案


過於保護孩子

父母有時候可能都不會察覺出自己對孩子的愛是過界的,覺得這樣照顧孩子是沒有問題的。比如孩子小的時候,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孩子遇到什麼事情沒辦法解決的時候,父母總是衝在前面幫孩子去解決問題。

可父母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能幫助孩子解決,一旦哪一天發生了一件事,父母不在身邊要孩子去獨自面對的時候,孩子就會特別容易的受挫。

當孩子受挫後,他會覺得自己的能力特別弱,這些事情都沒辦法去做,不斷地在否定自己的能力,覺得做什麼事都需要父母的幫助才行。

孩子為什麼總是自我否定?“跳蚤效應”給你答案


所以當孩子總是自我否定時,家長就要反思一下,很有可能是你的行為和教育方式給孩子造成了這樣的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