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朱元璋正名!朱元璋誅殺大批功臣的原因

在各種野史與電視劇中,經常會提到朱元璋誅殺大批功臣。在明朝初期的“胡惟庸案”與“藍玉案”中,開國功臣幾乎被殺戮殆盡,朱元璋為什麼會對大批功臣痛下殺手呢?我們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來分析其中的原因。

為朱元璋正名!朱元璋誅殺大批功臣的原因

李善長,朱元璋大封功臣時排第三,僅次於徐達和常遇春,為當時文官集團第一人。李善長所在的淮西集團與劉伯溫所在的浙東集團爭鋒相對,為了能夠在政治鬥爭中取得勝利而拉攏胡惟庸,最後因為胡惟庸案連坐而被賜死。李善長本人也比較貪戀權勢,當年因病假裝提交辭呈被朱元璋批准之後,後又向朱元璋發文“病癒,仍可為國效力”。可見李善長相比胡惟庸在結黨營私、權欲之心方面並沒有差別。明朝這樣中央集權的政治環境下,怎麼可能容忍這樣的政治集團存在,因此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後,也就順水推舟除掉了李善長。

為朱元璋正名!朱元璋誅殺大批功臣的原因

劉伯溫,由於淮西集團的排擠,劉伯溫在大封功臣時並沒有很高的爵位,但是他作為明朝第一謀士,其功勳及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不可小覷。朱元璋並沒有直接誅殺劉伯溫,而是在“胡惟庸對劉伯溫下毒事件”中表現出來的冷漠導致了劉伯溫退出政治舞臺。劉伯溫與朱元璋之間有過一件小事挺有意思,大致如下:

朱元璋:丞相李善長犯了錯,我要懲罰他

劉伯溫:他雖有錯,但威望很高,能調和眾將

朱元璋:他平日裡針對你,你還為他說好話,我要立你為丞相

劉伯溫:這不行,換丞相是大事,得好好考慮

朱元璋:楊憲這個人如何?

劉伯溫:這個人氣量太小不合適

朱元璋:旺廣洋這個人如何?

劉伯溫:這個人氣量更加狹小

朱元璋:那還是你最合適了

朱元璋:我如果勉強任職,可能有負聖恩,但是那幾個人確實不合適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劉伯溫的權利慾望也不小,而且他作為浙東集團的首領,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李善長,因此受到冷落,最後因為胡惟庸而患病身亡,可以說是朱元璋間接誅殺了劉伯溫。

為朱元璋正名!朱元璋誅殺大批功臣的原因

藍玉,《明史》評價藍玉“饒勇略,有大將才”,其本人有勇有謀、屢立戰功,因大破北元而名震天下。藍玉在1393年被誅殺,起因是因為驕橫跋扈、居功自傲,藍玉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藍玉曾強佔東昌民田,被御史查問,藍玉大怒,將御史趕走。而事實上,藍玉是朱元璋為太子朱標組建的超一流武官集團的首領,然後朱標在1392年意外病逝,朱標幼年的兒子朱允炆被立為儲君,為了防止君弱臣強,朱標太子的武官集團全被殺戮,藍玉也落個周亞夫的下場。因“藍玉案”被賜死除爵的還有大將軍馮勝及傅友德等人。

為朱元璋正名!朱元璋誅殺大批功臣的原因

“胡惟庸案”是因為文官集團結黨營私,威脅了朱元璋的地位,為了鞏固中央的權利而不得已為之。“藍玉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太子朱標的意外病逝,朱元璋為了防止朱允炆皇權旁落而未雨綢繆之舉。任何對朱氏皇權有威脅的人,朱元璋都不可能讓其存在的,朱元璋的做法雖然有些殘忍,但是縱觀中國各朝各代,任何穩定的政權都免不了血腥的殺戮。朱元璋是將殺戮與罵名大包大攬,為後世的穩定不遺餘力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