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新時代,用心取名不“意外”

在今年三月的兩會中,國民問題成了整場兩會的重點,而創業問題也是毫不意外的成了熱點頭條。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在當下是愈演愈烈,不少“胸懷利器”的隱士高人,都已加入到創業大軍的洪流中。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公司還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起名字的問題就是難倒了不少英雄好漢。

創業新時代,用心取名不“意外”

現目前,註冊公司的門檻是越來越低。每天國內新註冊公司的數量日破千關,但是申請公司名稱被打回重新註冊的創業者又何止萬萬。在國家《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下,要不重名,不使用行業詞彙,不觸犯宗教和專利,符合國家其他相關政策的情況下起一個讓大家廣泛接受和認可的名字,怕不是那麼簡單。

不少相關的創業者就把希望聚焦到了起名網站,或者智能起名軟件上。這些打著人工智能的噱頭,暗含什麼陰陽五行,十二生肖,氣運命數的軟件,吸引了不少初創業的目光,賺的是缽滿盆滿。且不管最後的名字是啥,稍微好聽點,能通過註冊就算完事大吉。不乏弄出了些搞笑古怪的名字。

但我們回過頭來轉念一想,新註冊公司的核名規範真有這麼苛刻嗎?核名規範存在即使為了難為起名者嗎?為什麼那些知名企業的名字琅琅上口同時也能通過工商註冊呢?

細細回顧下我們平時熟知的那些大型企業和公司,名稱幾乎沒有特別標新立異,或者稀奇古怪的,在平實和純粹的名字中,創造著非凡的戰力。像是聯想,天貓,小米,華為等等。簡潔,有力,同時又暗含了一些自己的特有想法。

聯想有一年的廣告語是“人類失去聯想,世界會怎樣?”既扣住品牌名稱,又點了題,顯得高級又有趣。雷軍在創立小米時,也是在冥思苦想名字,想要創立一個和民眾緊密相連,極具親和力的公司,最後將目光鎖定在了白米飯上。同時深感創業艱辛,渴望有“小米加步槍,闖出一片”天的精神,就此小米誕生了。華為也是打著響噹噹的“中華有為”的宏大口號。

一個企業的名字其實就暗含了一個公司品牌或者產品的定位以及未來的走向。能滿足消費者買買買的,淘盡天下好物的就應該叫淘寶;想要搜索信息,獲取最新資訊的時候,就得百度一下,方能讓你知道。

別再抱怨自己為什麼核名失敗,為什麼創業艱難,沒有回報,成不了馬雲,喬布斯那樣的風雲人物。因為從一開始,從註冊公司名字開始,別的創業者和企業就比你更加上心和專注。在這個顏值即正義,名字即表裡的社會中,只有好聽並且琅琅上口的名字才能一下讓人記住,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和心聲。而你註定要走上創業失敗的道路。

創業新時代,用心取名不“意外”

換個思路來看,新註冊企業的核名規範其實就像是一把衡量企業的標尺,如果你是自己深耕自身產品,把握住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領袖,那你一定可以一舉註冊成功,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而如果你只是敷衍了事,完成核名的任務,我想你企業的未來也走不了多遠。

真正偉大的企業是依靠自己堅實的品質,優良的信譽,以及不斷創新的能力來贏得消費者,贏得市場聲譽,在時間的洗滌下愈發光芒。而這些企業從名稱來看恰恰同小米,淘寶一樣樸實,自然,寓意深刻。

別再靠著名字晦澀難懂,迥異搞怪這種譁眾取寵的方式來吸引流量,別再依賴取名網站和AI程序,真正要靠的是對自身產品和企業品質思考。所以,別再擔心能否審核過,專心思考下自己創業的內涵吧。在創業的新時代,平實質樸有內涵的名字走遠才不意外,願你從不“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