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官家宠爱却稳坐中宫28年,她靠的从来都不是算计

最近《清平乐》热播,很多人都被这个可盐可甜的曹皇后圈了粉,看到官家这个大猪蹄子见一个爱一个,就是不懂丹姝的苦心,大家都恨不得上去一巴掌把官家给打醒。

其实官家冷落皇后,一是因为赌气,曹皇后是大臣逼他娶的,他心有不甘,所以把气都撒到了皇后身上;二是因为曹皇后是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有个显赫的娘家,对后宫妃子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华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三是官家信了韩琦的谣言,说我们丹姝貌丑不至祸君,在线造谣的韩琦,应该去充军。

《清平乐》:官家宠爱却稳坐中宫28年,她靠的从来都不是算计

剧中帝后CP是磕不动了,磕的牙疼,那么我们先放一放,坐等张贵妃下线。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的曹皇后是怎么样的一个女子?

01 出身名门不一定是好事

曹皇后其实原名并不叫丹姝,具体叫什么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只以曹氏称之。曹氏的出身可以说是非常的亮眼,她的爷爷是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父亲也在朝廷担任要职,四伯父更是北宋数一数二的大将军。

作为将门之后,父亲从小就把他当男孩子一样培养,从来不因为她是女儿家就养在深闺绣花。曹氏从小就跟着父兄学习骑射剑术,更是顶着哥哥的名头去应天府读书。

她聪明睿智,熟读各种经略,性格活泼宽厚,深得很多朝中大臣家眷的喜欢,都想求了做自己的儿媳妇。

但是无奈曹氏还没出生的时候就有了婚约,爷爷在曹氏出生前便把她许给了自己当年救命恩人的孙子李植。

李植虽然容貌端正,但是一心只想着修道成仙,对于人间的事情并没有兴趣。在新婚当夜,便跳窗逃走,曹氏并没有因此苦闹,而是写下和离书,说服公婆,自行回了娘家。

她的这一做法成了一段佳话,被人们各种称颂,这也是她虽然嫁过一次,却依然能被各种大臣推选为皇后的另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知书达礼。

《清平乐》:官家宠爱却稳坐中宫28年,她靠的从来都不是算计

后来,章献太后去世,宋仁宗被太后压迫了那么久,终于可以亲政了。对于太后逼他娶的皇后郭氏也早已看不顺眼,正好那郭氏性格泼辣,一点也没有国母的样子,官家就找了个借口,把郭皇后废了。

他以为没有了太后的压制,终于可以娶自己心爱的女子为皇后了,那时的宋仁宗爱上了一个陈姓商人之女。

久居深宫的官家初见陈女,便被对方的灵动和见识吸引了,陈女跟随父亲走南闯北,见识了很多新鲜的事情,这些都是官家闻所未闻的,他自然觉得新奇。

但是他忘了自己是官家的身份,他要娶的不是普通的妻子,而是国母,是天下女子的榜样。就算没有了太后压制,还有众大臣把关,众大臣不会让他娶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之女来祸国殃民。

《清平乐》:官家宠爱却稳坐中宫28年,她靠的从来都不是算计

宋仁宗无奈之下,把陈女送出了宫,接受了大臣极力推荐的皇后,也就是将门之后曹氏。

关于曹氏入宫一事,当时民间还有一些传闻,说曹氏有一次跟闺中姐妹一起玩掷铜币的游戏,结果曹氏掷出来的铜钱竟然是直立的,人们都说曹氏入宫是命中注定的。

虽然名门望族的出身让曹氏成功当选了皇后,但是对于宫中后妃来说,显赫的家世并不见得是好事。自古以来,外戚干政都是每个帝王小心提防的。

曹氏也深知这个道理,她不愿意历史的悲剧在家族身上重演,一生都没有跟家人单独见过面,连自己的亲弟弟曹佾也不例外。

曹家世代忠良,他们也刻意避险,在曹氏被封后不久,曹家的一些在宫中担任要职的亲属相继辞职。之后,曹家在朝廷没有一个高官,皇后在后宫,也没有争过一次宠。

02 不争宠不弄权,史上最清心寡欲的皇后

曹氏在后宫中,不仅不争宠,还把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

《宋史》评价她为:“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

《清平乐》:官家宠爱却稳坐中宫28年,她靠的从来都不是算计

说她不仅性格敦厚善良,而且知书达礼,带着后宫的嫔妃们种植谷物、养桑养蚕,善于书写飞帛书。一点也没有皇后的架子和野心,深得朝臣称赞。

虽然她平时不争不抢,但是一旦遇到事情,她的处事应变能力却是很多朝中大臣都不能及的。在曹氏在位期间,宫中发生过多起变故,都是曹氏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稳住局面的。

在1048年的一个夜里,官家正在皇后的宫中歇息,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杂乱的声响。原来是侍从颜秀等人想要在夜里行刺官家。听到声响,官家想要离开,被曹皇后阻止,然后临危不乱,组织众人抓捕叛贼。

虽然曹皇后此次救驾有功,但是却没有得到宋仁宗的感激,此时张贵妃正宠冠六宫,宋仁宗把所有的功劳就记在了张贵妃头上,并将其晋升为贵妃。

不爱你的人,你即使把命给对方,对方觉得都是多余。曹皇后虽然一心为官家,把后宫打理地非常好,但是她一生都没有得到宋仁宗的喜欢,也是个悲剧。

《清平乐》:官家宠爱却稳坐中宫28年,她靠的从来都不是算计

除了管理后宫之外,对于一些朝堂的问题,曹皇后也会根据自己的见解给宋仁宗一些建议,因为曾经在应天府跟着范仲淹求学,她给出的建议往往十分中肯,赶超一些朝中大臣,因此宋仁宗对于一些头疼的事情也常常会和她讨论。

如果曹皇后要争宠,也是有资本的,她虽然相貌平平,但是无论是才华还是德行,都是一等一的,但是她不屑于去争。

也许在她心里,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靠手段和权谋算计来的,而是应该发自内心,被对方的品格或才华所吸引,从而心甘情愿地喜欢对方,即使她的夫君是拥有后宫三千佳丽的天子,她也不愿意去争宠。

曹氏在当皇后期间,因为得不到宋仁宗的喜欢,她一直没有生育儿女。宋仁宗的子嗣也非常单薄,虽然有过三个皇子,但是都早早夭折了。

因此宋仁宗把宗世子赵曙接到宫中,赐名宗实,由皇后亲自抚养,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03 垂帘听政但不贪恋权势

曹皇后也是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因为垂帘听政时间短,没有大功和大过,也没有野心,只是尽心地辅佐幼主,因此历史上对于她的记载并不多。

1063年,宋仁宗突然驾崩,宫中一片大乱,一些内臣想着急地打开宫门,被曹皇后阻止,她再一次以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控制住了局面,把危机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宋史》中关于这一段是这样记载的:“帝夜暴疾崩,后悉敛诸门钥置于前,召皇子入。及明,宰臣韩琦等至,奉英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

《清平乐》:官家宠爱却稳坐中宫28年,她靠的从来都不是算计

曹皇后拦住那些要开门的内臣,冷静地说:“此时是非常之时,怎么可以轻易地打开城门?”她把宫门的钥匙都收了起来,并严令空中禁止发丧。

然后她请来太子及韩琦等可信任的大臣,把一切都商量妥当之后,才让发丧,而自己也从曹皇后变成二楼曹太后。一代名将韩琦都被曹皇后的镇定和智慧所折服,之后韩琦也成了曹氏最信任的大臣。

宋英宗继位不到4天,突然患病无法处理朝政,一些执政大臣们奏请曹太后垂帘听政。对于新帝登基初期,朝政一般都比较乱,曹太后全身心投入政事,每天批阅奏章到很晚才休息。

而且她从来都不独断专行,非常注重大臣的宰相的意见,对于任何一道旨意,都是反思思考可能引起的后果,和大臣们意见达成一致后才发。

《清平乐》:官家宠爱却稳坐中宫28年,她靠的从来都不是算计

等到了第二年,英宗的病好了之后,才太后立刻就把政权还给了英宗,自己退居深宫,只是偶尔给英宗一些建议,但从来不干涉朝政。

英宗继位四年之后,因病逝世,他的儿子赵顼继位,称为宋神宗。曹氏也从皇太后升级为太皇太后,依然继续在幕后辅佐宋神宗,直到逝世。

曹太后还有一件对于后人来说很大的功劳,那就是救了当时的天下第一才子苏轼。如果没有曹皇后,苏轼可能就死在狱中了,我们也就读不到那些绝美的诗词了。

《宋史》记载:“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忆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

苏轼因为写诗获罪,被关于监狱,人们都以为苏轼必死无疑了。曹太后在病中知道后,用亲情和孝道说服了宋神宗,让他免了苏轼的死罪。曹太后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为宋朝和后人留下了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救出苏轼后不久,太皇太后曹氏逝世,时年64岁,被封为“慈圣光献”太后。谥法规定:“扬善赋简曰圣”,“聪明睿哲曰献”,她的谥号,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清平乐》:官家宠爱却稳坐中宫28年,她靠的从来都不是算计

曹氏入宫45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为人低调,不争宠不张扬,时刻保持端庄与冷静,一心为大宋天下着想。

一生辅佐三位君王,虽然也曾垂帘听政,但并不像章献太后那般贪恋权势。

她的一生,可以说是高风亮节,无论是品性还是德行,都配得上“母仪天下”这几个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