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吳素真《白蛇傳》一

觀吳素真《白蛇傳》一

2014年6月30日

白蛇傳說,版本頗多,情節較離奇的是兒時買攢的一本連環畫,大致是說呂洞賓斷橋賣湯圓,小的三文一個,大的一文三個,人皆稱痴。許仙時三歲,父攜遊,洞賓觀其頗具仙根,賣食其小湯圓。食後三日不化,父攜往問之。洞賓於斷橋上倒提許仙雙腳,拍其背吐出湯圓,原是一枚仙丹。仙丹墜入西湖,被龜蛇二仙得見,蛇形遊動機敏,搶而食之,成五百年大道,即白素珍。龜形不得,懷害在心。逾十八年,白蛇得化人形,欲報許仙吐丹之恩,觀音點化其清明日斷橋廳,其人在最高處、又在最低處。素真往尋,於丐處救贖一青蛇,化僕隨之。素珍尋恩人不得,躊躇時見一少年攀樹觀景,人在高處,影落低處,遂悟,自薦為婦。後文如常。結時有小青與法海大戰,法海不敵,逃入蟹腹避之,今時撥蟹亦可見。
高中時,還曾在藝新劇院看過一出《白蛇全傳》,自貶凡始,遊湖、紅樓、施藥、端午、盜草、金山、斷橋、壓塔、倒塔,一齣戲看下來,倒也繞有趣味,劇情及唱腔也多有可圈點處,只是斷橋一折一帶而過,很有些單薄。之於影視,較喜歡崑曲與川劇。
豫劇自不必說,家鄉戲嘛,耳熟能詳,常派的斷橋更是滾瓜爛熟。除此之外,關靈鳳與張桂花二位名家的唱段也頗為震憾,尤其是張桂花老師的“西湖山水還依舊”,聽來竟極有些王二順的風範,旦行生腔,詞曲相得益彰,纏綿悱惻比越劇竟有過之,祥符調演員可以將豫西調演繹若此,實令我嘆為觀至。其次是王海玲的《金山寺》,古樸端莊,哭告極其婉轉,很有些崔蘭田大師的影子,抑或是毛蘭花先生的唱法也未可知。南陽縣的徐德敏版本用的則是田漢劇本,《遊湖》一場印象深刻。王敬先老師的《斷橋》唱腔新穎,但由於嗓音失潤,甚感惋惜。5月17日,吳素真女士《白蛇傳》首演於省兒童劇院,出於對陳派藝術的熱愛,決定赴鄭一觀。由於對近些年來豫劇舞臺上譁眾取寵,歌曲化、話劇化、小品化的厭煩,幾乎不進劇院,這次前往,也權當對陳派藝術的支持,權做觀瞻,得失不敢過多計較,期望值沒有打的太高。


趨車至文化路北段,鄭州一如既往的在修路,好象在鋪設什麼管道,僅半幅通行,至農業路口時,已足足走了一個小時,龜行,真是龜行,只好將車扔在農業路口,步行至兒童劇院,已時近七點。從朋友那兒拿了票,最好的位置,真好。票好,朋友也好,不言謝了。這時有人走過來問我有沒有多餘的票,看來票賣的不錯,聽朋友說200元的票已銷售一空。省內來的觀眾就不說了,還有從北京和南京趕來觀看演出的。待我吃了飯再回來,票已售磬。時間還早,在劇院門口閒站,看到陳素真大師的家人,以及許多知名的戲曲演員也來看戲,據說都是自費買票。很榮幸,經朋友介紹,王凱驄先生(陳老五子)特贈我一本《陳素真畫傳》,畫冊包裝精緻,色澤豔麗,使人愛不釋手。開戲前,月陽致了開幕詞,預祝演出成功。大幕拉開,我回頭看時,整個劇場已座無虛席。
水佩風裳御清圓,雨橋溼舟兩嫣然。
最是西子堪銷酒,恰見璧人畫中游。
題記《遊湖失智》
大幕徐開,樂聲悠揚,小青翩然上場,神彩奕奕、衣妝瀟灑,使人眼前一亮。小栽板夾帶著水聲風韻,吳素真幕內起腔,一句“駕黛雲——”未歇,上場就是一個碰頭彩:一是起腔前音樂造氛好,水聲響動,風聲顫顫,樂感極強,有新意而不顯造作、不失豫劇本色;二是板式好,跳躍度高,可充分體現人物愉樂情感,也符合陳派的唱腔特色;三是吳素真音色好,嗓音純正甘甜;四是用上了陳派的小波顫音,一下子拉近了與陳派戲迷的情感;四是扮戲整齊,身段婀娜。這個碰頭彩確是來的當仁不讓,確是好!

隨後轉慢板至“白素貞愛上這雲蒸霞蔚——”唱腔倒也生動自然,唱詞稍顯生硬,把“愛上這”改為“何曾見”就含蓄些。至“美江南”三字的唱腔有些過火,後面都還好,尤其是“涎玉沫珠”兩句極是好聽。“山水相依如畫卷”若在字幕上打成“入畫卷”更有詩意。至“保叔塔高聳直入”一句時,不妨把“直”字低唱,單高唱一個“入”字,可避免唱腔硬直,效果會好些。其後“青雲端”的“雲”字,“似怯春寒”的“寒”字,都極有牛淑賢老師的韻味,在此一讚。
總之,做為《白蛇傳》的首個唱段,吳素真老師發揮的還是很到位的,現場效果也非常好,可說是老曲新聲同在,老詞新句並存,二者的揉合多有可稱道處。
之後還有幾句對白,道的抑揚頓挫,甚是好聽,接後還有幾句唱,唱詞大致與京劇一樣,唱法卻不記得了。這時小青遠遠望見許仙,白娘子亦一見生情,正是這一時失智,改變了白娘子的命運,所以,如何做足這“一見之戲”,是很要下些功夫的,爭取通過程式把人物刻畫得再細膩一些,面部表情要做足、身段要到位,要驚、要痴,然後是要喜、要羞,這四個層次的表情是一定要有的,甚至適當的誇張一些,都不為過。可借鑑一下陳老在《洛陽橋:望會》中巧遇花雲的演法,但幅度要比《洛陽橋》大一些。因為《望會》是望罷即走,更強調一見生情,戲份也放在後面的《思雲》。而《遊湖》的戲份就在當下,現在不做,後面就沒機會了。另外,陳大師的眼神運用是出神入化的,在《宇宙鋒》中通過眼神和麵部表情的配合使用,把趙豔容驚詫鬱憤的情感表達的入木三分,她未驚,觀眾先驚,她未怒,觀眾先怒,她未怨觀眾先怨,她未惱觀眾先惱,可說陳大師把觀眾控制的是死死的。做為大青衣,應該具備這樣的功底。戲做完,要讓觀眾留下“遊湖乍見驚且喜”的印象,才算戲份足了。

這時天氣突變,主僕柳下避雨,二人水袖上翻於腦後,相依柳下,定格,造形很有些意思。
楊歷明的許仙演的不錯,唱唸溫文爾雅,殷殷讓傘給柳下的白娘子,白娘子自然要推讓一番,這時,梢翁起腔:“湖邊買的一壺酒”。這唱一來嗓音有些纖細,不夠滄桑,二來行腔太過細膩,不夠大氣,梢翁的感覺沒出來。這稍翁是個畫龍點睛的人物,“戲眼”是要憑他點破的,他的演和唱很重要。其表演應在知與不知之間,出戏與入戲之間,演員和觀眾之間,與情節似有關又無關之間,若達到這個效果,這個梢翁的戲份才算夠了。
上下船的身段很到位,風雨同舟、三人推傘的情節可再完善。推傘演的好不好,要看小青。杜永青演的活潑俏麗,有看點,在細膩上可再下些功夫,要突出小青查顏觀色的機警勁,要生動。
接下來是白蛇問詢,我竊以為這段唱是不是可以照搬《春秋配:問君子》,原唱我記不得了,但當時現場確是想起了這段唱。既然打了陳戲的招牌,便照搬又何妨?當日現場,只要有地道的陳腔出現,必定有雷鳴般的掌聲,可見老腔還是很有市場的,既如此,為什麼不搬來試試哪。再下來便是尾聲“問傘”,這個句號畫的非常圓滿,許仙、小青二人問答爽利,收場效果不錯。

遊湖一場戲,最大的成功在於三人的配合,可說是天衣無縫。吳素真表演穩重大方,杜永真和楊歷明配的準確到位。若說總體上的缺陷,就是京劇影子太重,不是說不好,總覺的有些彆扭,想來就象用程派身段演《醉酒》似的,有些怪怪的。我一直以為,陳素真的表演是完全可以與京劇四大名旦來媲美的,其表演絕不在梅程之下,我曾經在談《宇宙鋒》中把陳老的表演比喻成“秋夜雨”——綿涼且爽利 ,其表演誇張不失準確,細膩不失大方,其《宇宙鋒》的成就是超越京劇的。但陳派表演的傳承甚至比唱腔更令人遺憾,新排《白蛇傳》在表演層面無從參考,這可能是造成舞臺上出現京劇影子的重要原因。既便如此,我仍然熱切的希望,做為陳派弟子,寧可演不好,也要刻意的通過學習和煅練去做嘗試,這樣才會有提高,才會離陳派越來越近。陳老和吳碧波老師的影碟以及牛淑賢老師的言傳身教,對錶演應該都有很大的幫助。千萬不要放棄表演上的磨練,尤其不要照扳其他流派的身段,一但形成習慣,恐怕就很難改過了。陳派的身段一定要用,學多少用多少。

此文系陳派資深戲迷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