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袍大袖,风度翩翩,魏晋风度?其实他们只是嗑药嗑多了

说起魏晋时期,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魏晋风度吧!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不同,那个时期的名人雅士追求的是不流俗,特立独行,行乐享受。

鲁迅曾把魏晋风度归结为药与酒、姿容、神韵,李泽厚则补充说:“还必须加上华丽好看的文彩词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竹林七贤"和"兰亭名士"。服药是魏晋名士的标配,也是当时的一种潮流风尚,在药物的作用下,他们会做出一些举止怪异的动作行为,但是当时的社会并不认为这有伤风化,反而认为是狂放不羁、率真洒脱的表现。这些人服的药是一种叫做五石散的东西,这种五石散,其实就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毒品。

宽袍大袖,风度翩翩,魏晋风度?其实他们只是嗑药嗑多了

一、“五石散”是什么?

五石散原本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一个药方,主要成分是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还有一些辅助剂。这味要性热,最开始是给伤寒病人服用的。但是,后来有人慢慢发现,服下五石散后,不仅全身发热,而且精神亢奋,产生一种非常愉悦的心情,其实这就是成瘾性毒品的症状,而服用五石散,就是吸毒。

宽袍大袖,风度翩翩,魏晋风度?其实他们只是嗑药嗑多了

二、服用“五石散”是怎么成为魏晋时期上层人士追逐的潮流呢?

服用五石散是魏晋时期上层名士们趋之若鹜的时尚潮流,而最早引领这个风尚的,是何晏。何晏是曹操的养子,同时是魏金乡公主的老公,也就是曹操的女婿。魏晋时期对男子的审美观和现在很像,崇尚阴柔妩媚之风,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容貌清秀、皮肤白皙的“小白脸”,一尺七的小蛮腰是帅哥的标准,甚至“玉人”这个词竟然也是形容男人的。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魏晋时期就占了一大半,比如卫玠、潘安,都是这个时期的美男子。而这个何晏,也是特别爱美,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位时尚达人。何晏的美,包括《世说新语》《语林》在内的很多魏晋书籍都可以作证。《世说新语·容止》载:“何平叔(即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于是何驸马又有了“傅粉郎”的美称,并成为美貌男子的代称。恐怕现在的很多美妆博主见了何晏都要自愧不如吧

当何晏自己说“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时,就为五石散的风行造开了势,以至与五石散在京师一时间成为紧俏货,富贵阶层、士大夫阶层往往趋之若鹜,并且言谈往往捎上五石散,写信谈、写诗谈,使“五石散”成为当时年度关键词之一。

宽袍大袖,风度翩翩,魏晋风度?其实他们只是嗑药嗑多了

三、服“五石散”有什么后果?

服用五石散后,全身燥热难耐,精神亢奋,皮肤充血,所以看起来又粉又嫩。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是一个五石散的上瘾者,他在在《杂贴》中谈到

“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意即服散后,有轻飘欲仙、腾云驾雾之感,至少可以暂时超脱尘世的纷争,体会片刻的惬意。可以看出,五石散其实有致幻的作用。

这种药其实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毒性发作产生巨大的内热,需要想办法把毒性和内热散发出去。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和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发不好,则五毒攻心,轻则残废,重则丢了性命。所以,散发是很关键的,散发得好,才安然无恙,而要散发得好,就必须在服药之后多吃冷食,因此,五石散又叫寒食散。但吃了冷食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接着还要外出散步活动,称为“石发”或“行散”。我们现在常常说的饭后散步,这个“散”,其实就是来源于此。由于服药后皮肤变得敏感易破,所以,名士们都穿宽袍大袖的衣服。另外,服药后要用冷水浴来将药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

宽袍大袖,风度翩翩,魏晋风度?其实他们只是嗑药嗑多了

在当时,服药后石发散步,会被认为是十分高贵的行为。五石散价格并不便宜,上层人士可以轻易弄到,民间百姓看的心痒痒,想要效仿,但是又买不起五石散,怎么办?这就出现了各种搞笑的“假服”行为。如果有人没事跑到街头睡倒,说是“发散”,那十之八九是假服,是想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时尚和阔气罢了。于是,便常常有服不起药又要装高贵的人诈称“石发”,在路上摇头晃脑,以示自己在行散。

但是,五石散既然是毒品,长期服用,那肯定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五石散使得魏晋名士们肤若凝脂,容貌姣好,精神满足,但是代价是,身体慢慢出现不可逆的伤害,最后毒发身亡。“五石散”的代言人傅粉郎何晏就是因长期大量服用五石散而亡的,他死的时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宛如僵尸。服食五石散的另一人物,晋朝著名的美男子、玄学家卫玠最终也“劳疾遂甚”,没有走完自己的 27 岁。

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针灸甲乙经》的编写者皇甫谧也是个五石散爱好者,但是,他慢慢也体会到了五石散的害处,由于皮肤敏感爆裂易破,隆冬季节也无法穿衣,发热食冰,皮肤肿胀,甚至溃烂,以至于忍不住要拿刀自杀,幸亏被家人劝住。皇甫先生还举出了族弟、东海人王良夫、陇西人辛昌绪、蜀郡人赵公烈的惨痛经历。皇甫谧毕竟是医学大家,他回来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记载了五石散的毒副作用,列出了痰癖、渴利、气逆、心腹痛等二十多条“罪状”。并号召人们停止食用五石散,成为西晋时期的“禁毒大使”。

四、为什么食用“五石散”会成为风尚潮流?

五石散其实在汉代时期就有了,但也只是作为一剂伤寒药而已,而到了魏晋时期才成立一种社会风气。魏晋之后,服用五石散的热度又渐渐消去。可以说,服用五石散是魏晋时期特有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是一下几点:

1、特殊的审美观

魏晋时期,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欣赏和追求美貌的风气,男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女人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服用五石散后,通体粉嫩,面若凝脂,看上去仙风道骨,所以受到上层名流的追捧。像我们现在形容男子“玉树临风”,这个玉树,其实最早是指曹魏时期的夏侯玄,他服用五石散后面容宛若玉雕,晶莹剔透,所以称之“玉树”。

宽袍大袖,风度翩翩,魏晋风度?其实他们只是嗑药嗑多了

2、补身壮阳、延年益寿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层社会的生活是相当放纵淫乱的。但是纵欲伤身啊,于是服五石散便成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手段。当时服用五石散的人都相信五石散可以起到补身壮阳、延年益寿的功效。宋代苏轼曾说:“世有食钟乳乌咏而纵酒色所以求长年者,盖始于何晏。晏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何晏一直纵欲过度,肯定有力不从心之时,因而自然会想到求助于服五石散。而怀此用心去服食者,绝非何晏一人。

3、政治险恶,躲避祸害

魏晋时期,天下大乱,政治黑暗,世道险恶,稍不谨慎,辄大祸临头。曹魏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就是因为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后来得罪了司隶校尉钟会,遭其构陷,而被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到西晋时期,这种政治迫害越来越严重。很多人为了自保,就一直喝酒,整天喝的酩酊大醉,不问世事。同时,服散也可以作为幌子,保护自己。服五石散可以成为不奉皇帝诏命的借口,而不致获罪。如陈敏作乱时,诈称诏书,任命贺循为丹阳内史。贺循就

“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他借“药发”为借口,拒绝与陈敏合作,弄得敏只好作罢。王戎为齐王同谋划时,因出了不合时宜的主意,险遭杀身之祸。幸亏他假装服散药发,跌入屎坑,得以全命(这是个狠人)。当时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跟朝廷合作,也是魏晋风度的表现之一。

宽袍大袖,风度翩翩,魏晋风度?其实他们只是嗑药嗑多了

结语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及其特殊的时期,因为政治黑暗、审美特殊、社会风气混乱等原因,才会催生出上层人士全体“吸毒”的这样一种怪现象,这种现象后来又被冠以“魏晋风度”之名而流传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