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二世时的航海时代:葡萄牙海上霸权的肇始

1481年即位的若奥二世。他开创了葡萄牙人航海的下一个伟大时代。

若奥二世具有亨利王子所缺乏的某些有利条件。从西非带回的财宝现已充实他的国库。一船船满载而归的胡椒、象牙、黄金和黑奴,数量之多,使葡萄牙人把面对几内亚湾的大陆上几个地方以这些货物命名。其后几个世纪,人们都把这些地方叫作谷物海岸、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和黑奴海岸。若奥二世为了保护葡萄牙殖民地,特在黄金海岸的中心地区兴建埃尔米纳堡,意为"富源"。

奥二世时的航海时代:葡萄牙海上霸权的肇始

一、葡萄牙航海技术的发展

此外,他还支持由陆路深入内地,远至塞拉利昂的乡间,甚至到达廷巴克图。他沿海岸一直向南推进。

当水手们到了赤道以南时,他们就看不见北极星,因而必须寻找别的方法来确定纬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若奥王像亨利王子那样,组织一个委员会,为首者是两名有学问的犹太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其时西班牙正在迫害犹太人,葡萄牙便坐收其利。

1492年,西班牙的宗教总裁判官托尔克马达给犹太人三个月期限来作出选择,要么改宗基督教,要么离开西班牙。多才的亚伯拉罕·萨库托离开了萨拉曼卡大学,若奥二世王热诚欢迎他去葡萄牙。萨库托在萨拉曼卡的学生约瑟夫·比辛奥早在十年前就已接受了若奥王的邀请,于1485年受命出航,研究并应用按正午太阳的高度确定纬度的技术。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他必须记录整个几内亚沿岸的太阳倾斜度。以太阳倾斜度来找出船只在海上的方位,这在赤道以南航行有其必要。

萨库托在二十年前用希伯来文撰写的《万年历书》是当时一部最先进的著作。这些书经比辛奥译成拉丁文后,在半个世纪内一直是葡萄牙发现者们的航海指南。

奥二世时的航海时代:葡萄牙海上霸权的肇始

若奥二世继续亨利王子未完成的事业,仍派航海探险人员沿西非海岸向更远的地方前进。迪奥戈·康抵达刚果河口(1480—1484),开始以竖立石柱作为标记,上有一个十字架,作为首次发现此地的证据,同时也作为基督教信仰的象征,此事后来成为习惯。

向西非海岸南部进发,带来了有关遐迩闻名而无人见过的祭司王约翰的新的谣传。亨利王子的史官佐拉拉说,王子第一个目的是进入未知世界,另一个目的是"想知道那些地方有无信奉基督教的王子,他们为耶稣基督的仁爱所感动,因而愿意帮助他对付异教敌人"。这位假想中的联盟者必定是祭司王约翰,前已述及,他的"信件"在欧洲已流传两百年。此时这位传说中的祭司王的所在地,已从"极远的东方"转移到埃塞俄比亚了。不论何时,只要亨利王子的部下在西岸发现另一条大河——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或者尼日尔河——时,他就抱有新的希望,认为这条最后发现的河可能会是那条"西尼罗河"可通向祭司王约翰的埃塞俄比亚王国。

奥二世时的航海时代:葡萄牙海上霸权的肇始

若奥二世的部下到达几内亚湾东端的贝宁时,他接到一份有趣的报告说,贝宁国王曾送礼物给另一位称为奥加内的国王。这位国王的领土在贝宁以东十二个月旅程的内陆地区,他回赠的礼物上刻有小十字架。亨利王子曾派人到内陆旅行,力图与祭司王约翰取得联系,但一无所获。若奥二世本人派往耶路撒冷的使臣也未找到过这位祭司王。

1487年,若奥二世为找寻这个冀求已久的基督教联盟者,制定了一个两路并进的伟大计划。

他要派出一支陆路探险队向东南进发,另一支由海路绕航非洲沿岸。如果真有一条海路可通印度,那么得到一个基督教联盟就更为理想,也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但有利于十字军东征,还可以在将来进行贸易时有一个停靠站和补给站。

二、佩罗·达·科维良和阿丰索·德·帕瓦的两条航线

奥二世时的航海时代:葡萄牙海上霸权的肇始

1487年5月7日,陆上探险队从圣塔伦出发,它也像以往的探险队那样,人数特别少,成员只有两人。

若奥王经过多方物色后才选中佩罗·达·科维良(约1460—约1545)和阿丰索·德·帕瓦。科维良曾出使至号称"非洲格拉纳达"的特莱姆森,然后前往非斯,因此熟知Muslim的风土人情,而这些风土人情在摩洛哥与卡利卡特之间的一些地方又都大同小异,所以他具备才能,可以通过伊斯兰地区而不受怀疑。尽管当时懂阿拉伯语的葡萄牙人并非罕见,科维良的同代人却都赞扬他"通晓基督徒、摩尔人与异教徒所讲的各种语言"。他不仅英勇果断,还富有观察力与记忆力,所以是个有吸引力的人。至于他的伙伴帕瓦,我们只知道他是宫中贵族的侍从,能说西班牙语与阿拉伯语。

奥二世时的航海时代:葡萄牙海上霸权的肇始

科维良与帕瓦觐见了国王,然后由宫中牧师、医生和地理学家在一次对外严守秘密的会议中作了简单的介绍。这些专家从哥伦布前些时候向葡萄牙提出的计划中获得一些他们认为有用的资料。里斯本的一位佛罗伦萨银行家交给这两位探险家一份信用证,以便他们经过西班牙和意大利东行时可以支取费用。于是他们从巴塞罗那乘船到那不勒斯,然后到罗得岛。他们在那里进入Muslim领域,耶路撒冷的圣约翰医院骑士团深知当地情况,提醒他们,他们现在只是"卑贱的基督徒"了。他们不久将会遇到的威尼斯和热那亚的生意兴隆的代理商人,不会欢迎葡萄牙人参加竞争。因此他们接受别人的敦促,举止衣着都装成是Muslim商人,表面上经营一船蜂蜜。他们在这样的伪装下到达了亚历山大城。在此,两人几乎死于热病,病愈后继续前往开罗和红海口的亚丁港。

三、分道扬镳

科维良与帕瓦在此分道扬镳。帕瓦直接去找埃塞俄比亚和祭司王约翰,科维良则将前往印度。帕瓦一去不复返。但科维良却终于抵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和果阿,亲眼看到了当地买卖阿拉伯马、香料、精棉以及宝石的繁荣贸易。

1489年2月,科维良乘船西行至波斯湾口的霍尔木兹,然后到达马达加斯加岛对岸的东非索法拉港,又北返开罗。他完成了对欧洲与印度间贸易的评估使命后,急于回国。可是他在开罗见到了若奥王派来的两名犹太人使节,他们带来若奥王的书信,其中指示说,如果他还没有找到祭司王约翰的王国并促成联盟,就应立即继续前进。

科维良不敢违抗君命,只能接受使命。与此同时,他给若奥王一封重要的信,详述他所知道的有关阿拉伯航海事业和印度的贸易情况。他离开葡萄牙六年后,顺路访问麦加,后来终于在1493年到了埃塞俄比亚。这个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的国土实际上是在"犹大支派之狮,王中之王"亚历山大统治之下。他在此成为葡萄牙的"马可·波罗",对宫廷十分有用,致使国王不让他回国。科维良确信自己再也不能回家,便娶了一名埃塞俄比亚妇女,生了好几个孩子。

奥二世时的航海时代:葡萄牙海上霸权的肇始

科维良送回葡萄牙的那封信并未保存下来,人们知道的只是第二手资料,但此信对葡萄牙和亚洲的未来却有很大的影响。看来科维良在信中向若奥二世报告了他在非洲沿岸的所见所闻,说"(国王)在几内亚进行贸易的快帆船,往返于大陆与大陆之间,寻找此岛(马达加斯加)和索法拉岛的海岸,它们一定能顺利地进入东方海域,然后到达印度的卡利卡特,因为到处都有海洋"

结语

到了1503年,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已降低到只有威尼斯货价的五分之一。埃及与威尼斯之间的贸易被摧毁了。亚洲的财富,即神话中的东方宝藏,正在涌入西方。新的航海时代把商业集散地与文化传播中心从封闭的地中海,也就是"陆地中央的海"这个有限区域的海岸,转移到辽阔的大西洋和遍及世界的一望无际的各大洋的海岸了。

参考文献:

《世界史》

《航海图的世界史》

《改变世界的航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