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是《隋唐演義》和民間傳說中,對正史中李勣的稱呼

徐茂公:是《隋唐演義》和民間傳說中,對正史中李勣的稱呼

徐茂公:是《隋唐演義》和民間傳說中,對正史中李勣的稱呼

徐茂公是《隋唐演義》和民間傳說對正史中李勣的稱呼。李勣本名為徐世勣,字懋功,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與戰神李靖並稱,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被朝廷比作為屹立不倒的長城。下面在李勣沒有被賜姓李之前,仍用徐茂公這一稱謂,來看看他在幾次人生轉折關頭的處世智慧。

徐茂公從小就聰明伶俐,深諳兵法。在初進瓦崗寨的時候,為了能夠在眾將中脫穎而出,他為翟讓獻上了一計,這件事讓瓦崗寨收穫頗豐,不久瓦崗寨士氣大增。當時,隋煬帝派遣張須陀攻打瓦崗寨,翟讓是個膽小懦弱之人,被張須陀嚇壞了想逃避。徐茂公勸止他,自告奮勇與張須陀應戰,並把張須陀斬於陣前。

因為翟讓的軟弱,李密後來接替了瓦崗寨首領的位置,再後來李密不敵王世充,走投無路時歸順了唐朝,而徐茂公也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考驗。此時的徐茂公實際佔領著瓦崗軍的舊地,李密既歸大唐,這麼大一片土地就成了無主之地,換句話說,徐茂功就是這片土地的新主人。他有三種選擇:割地稱王;降唐;聯和其他軍閥。但是徐茂公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充分展現了他過人的處世智慧:他將所管轄的土地的詳細資料以及其上的軍民戶口彙總成冊,全部交給李密,聽從李密發落。李淵規勸徐茂公歸降唐朝,正興致勃勃的等徐茂功來獻土地,誰知見到的卻是兩手空空的使者,難免大失所望。然而,接下來卻更令他意外,原來徐茂公不肯貪功自居,不肯敗壞主公的名聲,將一切土地及軍民資料獻給了李密,通過李密之手轉獻給大唐。李淵實在沒想到,在禮崩樂壞、社會動盪的隋末唐初,竟還有如此高風亮節、不肯落井下石之人。李淵大為感動,認為他是一個“純臣”,還特別賜他李姓,也就使得《新.舊唐史》中有了一個叫李勣的人,並給他加官進爵。這也是徐茂公第一次和大唐的第一代領導人打交道,低調精明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巧妙地避免了背主求榮的道德尷尬,同時也打造了自己無欲則剛的大丈夫形象,他以忠於舊主的方式投降大唐,更是巧妙地為自己投降之後,預留了寬闊的道德和政治空間,這也是他在人生的轉折關頭高超的處世智慧。

後來,李密反唐,被李淵誅殺掉。這無疑又把李勣(下面就用李勣取代徐茂公這一稱謂)往火坑裡推,要知道,李勣的所有資本都來自於對李密的忠心。如今李密叛唐,李勣該如何抉擇?和上次一樣,他再次面臨兩難的抉擇。然而,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勣上表請求皇上開恩,讓他安葬李密。李淵再次感動,破例特許,李勣為李密披麻戴孝,舉辦了隆重的葬禮,滿朝文武都敬佩他忠肝義膽,李勣再次將政治包袱改造成了優質資產。此後,李勣在李世民的旗下,南征北戰,先後平定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圓朗、輔公祏諸人,成為大唐一員功勳卓著的戰將。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成為唐太宗,李勣作為作戰前鋒,平定了東突厥,安定了北方,掃平薛延陀,開疆拓土,成為了無數人心目中的英雄,功高震主的李勣和李世民又該如何過招?

李世民不是吃素的,他和李勣的交往也就顯得格外細膩。有一天,李勣忽然患病,御醫開出了一個奇怪的藥方,其藥引居然是鬍鬚灰,李世民毫不猶豫,立即剪掉自己的美髯,交予大夫,服藥後,李勣迅速康復,便立即進宮感謝李世民。

李勣跪地,叩首不止,直至前額殷紅的鮮血直流,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不可輕易損傷,更何況是作為天子的李世民,不叩首至流血豈能表達發自肺腑的感激。李世民說道,我這麼做都是為江山社稷著想,誰讓你那麼重要,要感謝就感謝你自己吧!這就是高水平的君臣在過招,外人只有欣賞和讚歎的份。

然而,精彩還在後面。李世民留李勣小酌,三杯兩盞淡酒下肚之後,藉著酒意,李世民開始了將懦弱的李治“酒後”託孤,李勣聞此肺腑之言,大為感動,感到到“齧指流血”的程度。但是,你的託孤是因飲酒而起,那我也要以飲酒而而終。由是,就出現了史書中記載的:“俄大醉,帝親解衣覆之”的情景。顯然,李勣知道李世民的用意,因此,他並沒有把皇上酒後的託孤,當成可以載入史冊的榮耀,隨即,以自己的“大醉”來收場。

不久,就發生了下面這件事情:為了給性格柔弱的太子李治掃清障礙,李世民將沒有任何過錯的李勣貶為疊州都督。明白其中奧妙的李勣二話不說,收拾包袱就到新崗位上任去了,李勣的果斷離京保住了性命。

李治登基後,李勣又被召回長安,並被任命為尚書左僕射(相當於宰相)。可是,伴君如伴虎,李治想廢王皇后,而立武則天,滿朝大臣都反對,李治遂徵求他的意見。李勣居然將如此關乎社稷的國家大事比作皇帝家事,他對李治說:“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他雖然巧妙地為自己解了圍,也順理成章的幫助了李治,讓武則天迎來了出頭之日,但是,同時也神不知鬼不覺地給李家皇室帶來了被顛覆的危局,並牽連到自己的子孫後代。這可能是神機妙算的李勣,萬萬沒有算到的。

在特殊的年代要想活命,就要學會不同的為人處世。李勣以聰明對聰明,以機智對機智,在詭譎的政治環境下,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李勣可以稱為皇權下的處世天才。但是,天才也有看不到自己身後的時候。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