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错峰入校 区域管理 全时巡检 我市首批小学生返校复课

4月26日,全市普高、初中、中职学校非毕业班和小学4-6年级学生返校复课,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小学校园迎来首批学生返校。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小学发现,针对学生年龄较小等特点,学校做足了相应的准备,多措并举确保返校复课工作安全有序。

上午7时许,在罗家闸小学大门口,在值日教师引导下,等待进校的学生间隔一米排起了队,4个进校通道全部开启,经过测温等程序后,孩子们快速有序进入校园。“为了避免进出校门时人员聚集,我们实行错峰上下学,3个年级分时段进出校园,入校后实行区域化网格管理。”罗家闸小学校长朱彤彤指着地上新设的标识告诉记者,学生进入校门后,需要按照规定路线行走,进入各自班级,包括课间活动,都划定有各班级的专门区域。据朱校长介绍,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返校后学校实行“40+10”管理,即40分钟的课+10分钟的班级管理,全时段都有任课教师督促引导,保证孩子们不聚集、不拥挤。

在安师大附小中校区,四至六年级总计1592名学生返校复课。4月26日清晨,学生们戴着口罩,分批次、分时段错峰入校,在保持距离排队后,大家井然有序通过红外线体温检测仪进入校园。在各个班级门口,老师们手持体温枪,对所有进入班级的学生进行二次体温监测。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每个班级不能超过40人的规定,学校将原先的每个教学班拆分为A、B两个临时授课班进行教学,课间活动时,各楼层均有巡检员流动巡检,时刻提醒孩子们佩戴好口罩、保持好距离。

7:40,六年级学生入校;8:00,五年级学生入校;8:20,四年级学生入校……在天门小学,首批返校学生同样实行错峰入校。进入校门后,各班级学生须按规定线路到达各自班级,在班级门口接受班主任二次体温监测,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班级。为保证班级授课期间学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学校按要求,将超过40人的班级平均分成A、B两个临时授课班,一人一桌。

当天,各校均精心准备了“开学第一课”。如罗家闸小学从认识医护“明星”、学科知识的价值、科技抗击疫情、英勇逆行的志愿者四个方面教育同学们懂感恩、知敬畏、有理想、见行动。安师大附小则以队会的形式,回顾了“抗疫行动——我的宅生活”系列活动,同时还宣传了防疫相关知识,号召大家争做防疫小先锋。(芜湖日报记者 赵丹丹 王俊 实习生 周红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