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郑怡:串联思维统整下的单元复习衔接课——例谈"认识多位数"单元整理复习

郑怡,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数学教导,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两次获无锡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江阴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数学融合课程"负责人。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彻底打乱了新的学期的教学节奏,全国上下开展了宅家上网课的学习。不久后,学校即将开学。学生复课后,这学期的课该怎么上?是从头到尾再讲一遍,对网课学习较好的学生来说是浪费时间重复学习;如果立即开讲新课,对于网课学得不扎实的学生,只怕两极分化会越加严重。

为了避免以上两种情况,就要统筹课程、课时、变课、重构学程设计,减时增效,以串联思维统整单元复习衔接课,通过系统整理知识板块,找准知识主干与分支,厘清知识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组合学习方法,巧设练习,把学生停课造成的损失夺回来。现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为例谈如何设计单元整理复习衔接课。

一、巧用思维导图,系统梳理

网课的学习是每个单元的新课教学,没有师生的互动,只有教师为主的灌溉,学生居家上网课权当看视频,听直播自学并作业。串联思维统整下的"认识多位数"单元衔接课,尝试用思维导图来突出知识的重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是极为有效的。我们可以在复课之前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尝试绘制思维导图,锻炼学生初步的学会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一边复习思考一边将知识结构化,又可以在复课后让我们直接进入主干问题答疑解惑、合作研讨、针对性的练习,然后在衔接课结束后安排后测检验补学效果。

以串联思维统整下的单元整理集中指向数位顺序表、读数、写数、比较数的大小和数的改写五个板块,通过整理归类,学生找准知识的主干、分支,厘清分支与分支之间、分支与主干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连成线、织成网,整体上把握着多位数单元的概念要点。

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郑怡:串联思维统整下的单元复习衔接课——例谈

二、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定位

复课后的线下教学要依据教师前期线上作业的批改情况,研究学生的错误,归纳错误类型,剖析错误原因,为线下复课教学提供准确的靶向。在设计复习衔接课时,教师要聚焦学生的薄弱环节,精准定位,对每一个板块的知识有着清晰、全面的认识。

整个单元以认识多位数为核心,以算盘为载体揭示十进制计数法。单元目标是能准确地读、写多位数,先分级再读写是正确读写的首要条件;零的读法和写法是易错难点,需要在衔接课上进行有效突破。比较数的大小可以借助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认知基础,只要明白"位数多,数就大"和"相同数位,从高位比起"这两个法则就可以了。数的改写是这个单元最后一个分支,也是本单元最抽象的难点,精确数是指生活中的数表示准确的含义;近似数是指用比较接近的数表示。大数的改写题型比较多,作业错误严重,需要在复习时重点加强。

三、打好组合练习,突破难点

学生经过线上学习,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衔接课的时候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灵活用好学习材料,尽量避免与线上内容相雷同;运用直观感知,数学操作活动打破课堂沉闷性;把关联知识放在一起,精心预设问题,设置拓展练习,突出知识的联系与本质。打好这些学习的组合拳,就能使学生多方面理解所复习的多位数知识,确立大数的数感。

1.以算盘为载体,巧设数据

网课新授课的引入是用算盘这个素材的,十进制计数法是本单元内容的核心,上述五个板块都离不开十进制计数原理。学生已经学会了"先分级后读写"的习惯,但是关于零的读写仍是读写数的重难点。算盘这个素材特别好,我们就仍然用好它,在算盘上精心设计拨珠活动,拨珠500960850070,让学生读出所拨的数五千零九亿六千零八十五万零七十。问学生;"一共有6个0,老师却只听到了3个0,还有的0去哪里了?"学生通过回忆新课: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的0要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读数的难点就通过这样一个精心设计的拨数活动集中解决了。当学生写数时,再次用算盘上设置的五十亿零八十万零七提问:"读数时读出的一个0写的时候应该写几个0呢?为什么要这样写?"让学生回忆数位顺序表的数级、数位等等知识加强数的组成认识。然后在算盘下对应出示文字题:由五个千万,八个万和八个百组成的数是多少?以此巩固写数规则并明确每一位数所表示的意义。

2.用好经典题目,巧解答题

学生对于多位数比较数的大小这一板块的掌握是比较容易的,因此衔接课时我们可以根据知识点出两组基础题:在算盘上拨珠50487和140487,56372和56872。学生通过观察算盘再次经历读数、写数与比较大小。第一组数:谁的位数多,这个数就大。第二组数:位数同样多,要从最高位比起。这样的比较大小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前先分级后数数位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比较数的大小还有经典题:用3个8,3个0可以组成哪些六位数?这是组数练习,为了增加衔接课的活动性和趣味性,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摆数活动。教师从中选取几个典型数:808800、800088、808080、880080、880800、800880,让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这道题不像往年般直接出示,而是从学生的操作活动中生成,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更加欣然些。按以往经验,这道题属于难题,学生会受数据影响排错。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打破排列方向,竖着排列再进行比较,这样一来,每一位数对着的数位相同,最高位比起来结合数的意义就更加清晰明了。

3.精心预设问题,巧思本源

求近似数是本单元的最难的一个版块,学生在平常学习中也是搞不明白四舍五入在什么时候是"舍",什么时候是"入",练习的题型也很多。那么复习时一定要做到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看后一位"的方法,通过精心预设的问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舍"或"入",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

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郑怡:串联思维统整下的单元复习衔接课——例谈

我们预设38 204框里可以填哪些数?得到可以最小填0,最大填9这10个数,然后让学生明白用四舍五入法到万位时要先分级,再看万位下一位千位上的数。通过这10个数的排列让学生明白,左边一列千位上0-4是"舍",右边一列5-9是"入";如果既要舍,又要最大,千位上是"4";如果既要入,又要最小千位上是"5",这样通过一次次的提问,分类整理,观察比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随后出示39 0000000≈39亿进行强化,询问学生,框里的数可以填哪些?最大是几?最小是几?0行不行?通过这道题厘清"舍"的范围只能定在1-4,如果填0的话就是大小相等变成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要求了,违背了出题本意。

"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等于30万,这个六位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这是求近似数的终极难题了。因此,衔接课要预设好层次问题:这个六位数近似数是30万,它可能是50万?100万吗?课上会得到学生的否认后集中指向万级定位30万。然后抛出第二层次问题:约等于30万,千位上的数可以是几?最大只能是几?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明白最大只能是"4"。第三层次问题:其余百位、十位、千位上的数要最大,又帮不了千位入进去,所以是几?让学生讨论其余三位都是9,得到最大的数是304999。讨论最小时要借助教师的语言和手势形象地说:"哎呀,19万要约等于20万,千位谁来帮我推一把呀!"这样哀求的语气配上推的动作,"入"的意识就会深入学生心中,更加形象地理解最小的数是295000,借此题明确先确定万级,再确定其余各位的数。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复课后以点带面的衔接课的一些思考。教无定法,只有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总的思想是老师们在复习教学一抓重点,做好单元内容的重组整合;二抓薄弱生,利用翻转课堂进行的线上补课;三抓团队,利用团队力量,重研讨,寻找突破难点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在环境倒逼我们改革、改学的大背景下,我们能够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变劣势为优势,实现减时增效,为课改闯出一条新路来。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