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好久不见,这样的距离不影响我们的友谊 开学首日上海音乐实验学校这样应答复学防疫“必答题”

嗨!好久不见,这样的距离不影响我们的友谊 开学首日上海音乐实验学校这样应答复学防疫“必答题”

图说:开学首日,学生们早早来到学校 易蓉 摄(下同)

今天清晨6时许,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校长贾晓岚早早来到学校,入校前她驱车围着校园围墙又绕了一圈,确认自行车停放空间已清空,确保半个多小时后学生们入校测温的队伍有足够空间可以保持一米间隔。

等待多时的校园终于迎来莘莘学子,6时45分就有学生早早到校,在校门外安静排队侯检,今天上音实验232位初三学生率先回归教室。复学之后的疫情防控是一场复杂的“大考”,校与家、校与社区一同携手应考。

嗨!好久不见,这样的距离不影响我们的友谊 开学首日上海音乐实验学校这样应答复学防疫“必答题”

图说:许久不见,这样的距离不影响友谊

多方联动协同抗“疫”

入校,是这场复学防控“大考”的“第一题”。晨间送孩子们上学的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如何停放不影响通行、不容易造成人群聚集,如何为测温排队的队伍留出空间?这些问题早在返校时间确定之后,就成为上音实验和所在街道、派出所一起多次交流协商的议题之一。

在社区和交警部门的支持下,沿着校园围墙,政和路、国晓路等周边道路,原本上街沿划定的共享单车停放区被一一调整。这样一来,共享单车均可停放在学校对面马路一侧的指定区域,校门外就腾出足够空间,为上学测温和分散定点放学创造了条件。

嗨!好久不见,这样的距离不影响我们的友谊 开学首日上海音乐实验学校这样应答复学防疫“必答题”

图说:防疫细节体现温度

7时,已有不少学生陆续到校,大家都带着口罩主动保持间隔,分成3条队伍排队测温,用免洗洗手液洗手,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也有专门通道。初三8班班主任戴培已经到达教室,提前为孩子们开窗通风。而在云端,她的另一项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收集家长们发送的孩子请假和健康信息,然后汇总给学校。每位班主任手持一份《上音实验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班主任一日工作流程》,尽管日常的工作班主任已经驾轻就熟,但疫情下的防控细节仍然需要再添一份“一丝不苟”。

疫情防控工作如同“织网”,越是细密,越能提升防控效力。在上音实验,防疫流程提示标识、餐厅座位摆放、作业本提前分装,甚至男厕所小便池的间隔点位等都体现着细心。

疫情“大考”也是育人机会

几天前,学校通过线上平台召开了初三学生的线上家长会,500多名学生和家长一起在云端收看。年级组长提醒大家,回归学校之后正常的毕业生学习和毕业活动也将按计划一一推进,毕业进入倒计时的紧迫感有了更切实的体验。

除了老师们的“一日流程”,学生们也提前收到了疫情期的“一日行为规范”。自我健康管理、洗手、摘口罩、“咳嗽礼仪”、用餐事项一一梳理,要做到所有这些“小事”并且坚持成为个人卫生习惯,并不容易。

特殊时期,能否做到自律?或许,这也是学业恢复常态之外,疫情在孩子们最后的初中校园时光里,留下的一道“必答题”。“是否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作息,是否能够严格规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复学之后,同学们是否能做到力所能及的各种‘小事’?教育是习惯的培养,能够做到一份自律,也是一种成长的收获。而疫情之下,这份自律更显守土有责的担当。”贾晓岚说。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