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求職路上“會幹、不會說”這道牆

大多數人求職,並不是應聘的工作本身不會做,而是輸在了表達上。

表達分為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對應到求職中就是簡歷和麵試。


拆掉求職路上“會幹、不會說”這道牆


很多人的簡歷其實是跟招聘網站和百度上能查到的崗位職責差別不大,可以說是千篇一律,實在是看不出你與其他的應聘者相比,有何不同。

在與做簡歷優化的客戶溝通過程中,我發現其實客戶在不同企業、不同的企業發展階段、不同的個人發展階段是做出了很多工作成果的。

用一句形象的話形容,只不過是茶壺裡煮餃子倒不出來而已。


拆掉求職路上“會幹、不會說”這道牆


這其中有兩個障礙因素,一個是拿不準企業想看什麼,不知道寫什麼好,無從下手。

另一個是雖然知道,但是無法通過書面語言表達出來。

我們再來看面試中的口頭表達,很多人往往也抓不住要點,不知道在面試中該怎麼說及說什麼,特別是自我介紹和離職原因,很多人覺得,這有什麼可問,特別是當真實的離職原因不好講時,往往採取的是編造和隱瞞的方法。

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告訴客戶要採取正向的表達方式,但客戶對怎樣去做正向表達又很困惑?

看的出來,這又難倒了很多人。

在與面試輔導的客戶做需求觸達時,有一半以上的人害怕面試中問到“不會答”的問題,繼續往下溝通才發現,他們的“不會答”大多不是擔心面試官的問題超出工作範圍,而是怕回答一些特別寬泛的問題,

比如“如何帶團隊、如何做成本管理、TPM是怎麼做的、OEE怎麼提高、區域門店如何管理”等,客戶知道這些確實是他們工作的核心內容,但到了面試場合,卻不知道從何說起及怎麼說,才是最合適的。

還有的人到了VP或老闆面試時,經常會問一些宏觀層面的問題,比如“如何看待中國企業出海、如何看待內容產業的發展趨勢“等,如果平時缺乏關注、之前又沒有準備,當場也會比較難以一語中的。

今天我們主要圍繞面試中的表達,一起來看看面試的考察點、面試該如何準備、面試能力該如何提高。

面試的考察點


所有企業面試關心的問題無非以下三點:意願度、匹配度、穩定性。

意願度:為什麼要應聘公司的職位,加入企業的意願強不強。

匹配度

:這裡我用匹配而沒用勝任,是因為現實中確實有許多應聘者是能勝任工作的,比如有些外資企業的職位機會不是經理級別,但是工資高,應聘者高職低聘,工作肯定能用勝任;

還有的應聘者職業中斷時間長,迫於找工作壓力,降低要求,主動降薪降級。

此種情況下,雖說工作上能勝任,但企業未必會認為這是匹配的,低就未必會增加求職成功率。

穩定性:應聘者的職業規劃是什麼,他離開現企業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因素在我們企業是否存在。


拆掉求職路上“會幹、不會說”這道牆


面試該如何準備

孫子兵法裡有一句話"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我們雖然無法事前就能先知先覺面試官的所有問題,但知道你所應聘崗位的勝任能力要求,有針對性的進行面試準備,還是能夠做到的。

我把面試問題分為兩種,一種是萬金油問題,另一種是個性化問題。

(1)萬金油問題指去哪家面試都會被問到的問題,比如

離職原因

自我介紹

為什麼應聘我們公司

面試最後,還有什麼問題要問面試官

你過往經歷當中最有挑戰/棘手/困難/成功的一件事

(2)個性化問題往往跟企業文化、應聘崗位的要求有關,要根據面試企業及JD進行針對性準備。

在企業文化適配性方面,有官網並且企業文化透明的企業,可以提前查詢企業的用人理念。

比如阿里的用人原則是“聰明、樂觀、皮實、自省”,各級面試官都會對候選人的抗壓性、思維敏銳度、創新意識、反思總結能力進行考察。

在明確崗位要求方面,首先要解讀招聘信息並抓住、提煉出關鍵詞還有任職資格的潛臺詞,同時要注意各項崗位職責的排序。

舉一個設備經理的例子。

工作職責:

1.制定設備部門年度工作目標年度工作計劃年度預算的工作,並對年度工作目標進行合理的階段性目標分解及任務分配。

2.優化設備團隊組織職能及編制強化設備團隊人員任職能力,提升設備人員創新能力提升,設備自動化水平。對內優化人員配置,提升團隊任職能力,完善管理體制,能優化全公司的設備、能源、成本管理體系,實施績效考核。

3.組織優化公司設備管理,部門管理體制完善,設備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成本管理體系,設備績效考核體系。

4.主導公司設備項目參與設備設施購置或改造可行性分析,設備選型評比,標書工作設備安裝調試計劃並指導設備驗收工作。

5.專業能力:指導並組織制定完善主作業線設備操作點檢、維護保養及維修標準,審批大中修計劃方案實施,指導設備大、中修的內部驗收。

6.工作高效處理各種應急事件,做到有效預防和防範,


任職資格

1、本科以上學歷設備管理或設備自動化專業

2.汽車及製造行業設備負責人崗位5年以上工作經驗

3,具備較強的領導能力,管理能力,規劃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這是我歸納並提煉關鍵詞,分析後的。

1.規劃能力:制定設備部門年度工作目標年度工作計劃年度預算的工作,並對年度工作目標進行合理的階段性目標分解及任務分配。

2.管理能力:優化設備團隊組織職能及編制強化設備團隊人員任職能力,提升設備人員創新能力提升,設備自動化水平。對內優化人員配置,提升團隊任職能力,完善管理體制,能優化全公司的設備、能源、成本管理體系,實施績效考核。

3.管理能力:組織優化公司設備管理,部門管理體制完善,設備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成本管理體系,設備績效考核體系。

4.專業能力:主導公司設備項目參與設備設施購置或改造可行性分析,設備選型評比,標書工作設備安裝調試計劃並指導設備驗收工作。

5.專業能力:指導並組織制定完善主作業線設備操作點檢、維護保養及維修標準,審批大中修計劃方案實施,指導設備大、中修的內部驗收。

我們可以看到招聘企業是要一個能做部門統籌規劃並且管理能力強的設備部門經理,這就是面試準備和麵試表達要突出的重點,而不是總去談技術。

其次,要與通知你面試的獵頭和HR保持良好溝通,最大化的瞭解企業的招聘背景,這方面很多人覺得抹不開去問,怕打擾人家,或怕問了後人家會有想法。

如果你用很珍惜這個面試邀請,很重視這個機會,想好好準備這樣正向的表達方式,去跟對方建立關係,大概率是不會有HR拒絕你的,因為獵頭也想成交、HR也要完成招聘任務。

在對以上兩方面進行準確分析後,就可以在通用問題上做進一步思考,以讓你的面試思維肌肉更強壯。

第一個問題是“如果我能順利入職,我開展工作的思路是什麼?”

第二個問題是“原來的項目,如果我有機會重做一遍的話,我會有哪些不同的行動,為什麼”。


拆掉求職路上“會幹、不會說”這道牆


面試能力如何提高

關於面試能力如何提高,我想說三點。

(1)要多面試,不要在想換工作時才去面試。

我輔導過很多在同一企業幹了很多年的客戶,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因為職業很穩定,一直沒想過換工作,因此一旦遇到企業搬遷,業務緊縮裁員,現企業無晉升空間、想通過跳槽升職時,對求職的市場化邏輯是相當沒有概念的。

那麼就要記得,不想換工作時,也要多去練習,把每次面試都當即做一次銷售自己的機會,只有多被成交,多去成交,上戰場時才能遊刃有餘。

這個道理對做HR的人來說,也是一樣,特別是在企業裡負責招聘的HR,也要多去看看別的企業是怎麼面試的,借鑑先進的方法,優化本企業的招聘工作。

我分享一下,我親身經歷的,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兩個面試。

第一個面試,那時我還是個人力專員,去一家教育公司應聘人力主管,面試我的是一名業務總監,當我說自己換工作的原因是想尋求發展空間時,他問我:“你覺得一名人力資源專員和經理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當時自己也真是年輕不懂事,竟然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所以當他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當時我就有一種全身經脈貫通的感覺。

所以,覺得自己目前崗位上的工作都已經幹好了,總想升職加薪的同學,不妨仔細想想,你和上一級別究竟還有哪些真實的差距,針對性的一項項縮短差距,再去跳槽不遲。

第二個面試,我是一名人力經理,與第一次相比雖然懂事多了,但依然很年青,去的是一家本地知名企業應聘HRM,面試我的是分管財務和人力的副總,她問我:”你面試中高層候選人都會什麼問題?“,我說了3個問題,接下來重點來了。

她問我:”那你回答一下你剛才說的那3個問題吧“,這一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當時覺得實在是太厲害了。

接下來,我開了個玩笑,調節了一下現場的氣氛,把我自己挖的坑順利填平,這一次面試結果是拿到了OFFER。

面試結束後,我就開始反思,為什麼我問不出這樣的問題?

後來我想明白了,我只是在把招聘當作工作任務來完成,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面試的本質,只是在解決WHAT和HOW的問題,從來沒有想過WHY,所以當然是問不出這樣的問題來了。

(2)運用思維模型解決面試問題

查理芒格說學會了100個思維模型,就能解決人生80%的問題。

但我並不是說你要上網查100個思維模型,然後背下來,這樣做是沒有用的。

思維模型,從本質上來說,是在某種情況下,解決問題的高效方法,你把它積累下來,再去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解決一類問題。

我們回到剛開始客戶反饋“不會答”的幾個問題,如果應用思維模型,就可以在現場快速組織語言。

宏觀問題可以用PEST ,組織問題可以用楊三角,

怎麼表達可以用黃金圈,還有的問題可以用邏輯樹。

(3)尋求專業幫助

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尋求專業幫助對你來講是到底是合適還是不合適。

有人覺得但凡是諮詢類的產品,就比較貴,不如上網自己查面經。

面試教練產品的價值在於為個體提供的一對一的面試解決方案,網上能查到的面經,有的說的很模糊、缺乏操作性,有的給出的方法是錯誤的,但是求職者也沒有時間精力去一一辨別。

而我們接到面試通知往往是提前1-3天,平時還要上班,去網上查來查去,無疑會浪費面試前大量的寶貴時間。

有了專業面試教練的助力,早日找到心儀工作,會大大緩解求職焦慮,早一天入職,其實買面試輔導的費用,或許也就是你新工作半天或幾小時的工資。

我有一位客戶,是一名從上海回北京的產品經理,接到北京大廠的面試通知後,通過我的面試輔導,過五關斬六將,如意回到了北京工作,而且獲得了升職加薪,從業務骨幹成為了leader。

他向我反覆表示感謝,還說這個面試教練產品簡直買的太超值了。


如果您和身邊的朋友存在以下關於面試的困惑:

1、面試次數很多,但成功率低。

2、離職原因說不好,總是被吊打。

3、換工作頻繁,該怎麼解釋。

4、過往經歷豐富,怎麼表達。

5、轉行轉崗,我到底行不行。

6、好久沒面試了,現在都是什麼情況。

如果你想:

有效把握面試官心理,直擊面試底層邏輯,回答問題切中要害,

修復面試Bug,喚醒面試通關元氣,點擊文末鏈接,預約面試輔導。

▶️我是@愛達解解,一個有溫度有態度的女子,歡迎關注我(公眾號同名),我能以HR、求職教練、職業規劃師的複合背景,幫您識別自身優勢,匹配理想職業,助您在自己的生態位高歌猛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