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小說《大登殿》第一回:保定府五童初涉世,城隍廟方君結戲緣


紀實小說《大登殿》第一回:保定府五童初涉世,城隍廟方君結戲緣

  直隸保定府小北門內迤西有座城隍廟。據傳此廟建於北魏天賜年間,因水患火災,又於遼、明、清各朝多次重修擴建,本為護佑城郭,鎮定護城河道所設。因香火旺盛,廟前的丁字街遂成各色商鋪、攤販、茶園、酒肆及撂攤藝人的雲集之地,漸成保定府最是繁華的商市——城隍廟街。

  這日,正是清代光緒元年(1875年)九月九重陽節的吉日良辰。按當時人們最嗜好的梆子腔大戲《大登殿》說來,正是王三姐寶釧在武家坡前與分別十八年的丈夫薛平貴重逢的大喜日子。

  辰時方至,只見街面路西一片喧騰。兩掛串鞭點響,四隻炮仗騰空,大紅燈籠高掛,招牌幌子搖曳,更有吹打班鼓樂齊鳴,吹打的是梆子腔《大登殿》歡騰喜悅的腔調!

  再看,臨街鋪面八間,大瓦頂簷,朱漆圓柱,黃檁綠椽,鋥亮耀眼。身穿嶄新靛青褲褂,十字披紅的年輕夥計段金良和李哥,抬著絳底金字牌匾,自店堂中走出,牌匾上寫:義順和布莊。

  年方二十有餘的掌櫃方友恆穿長袍馬褂,戴絲絨帽墊,英氣堂堂,容光煥發,隨牌匾出堂,對兩側賓客連連道謝:“感謝列位貴賓大駕光臨!”他在紅氈之上站定,回首審視門面,十分得意,轉身面對觀者拱手道:“列位貴賓、僱主:今日本莊開業,勞您大駕,為友恆添喜增福,招財進寶!友恆雖為農商世家,卻嗜好梆子大戲,人稱“痴戲醉翁”!故此布莊店名,與友恆在原籍涿州旺村所辦梆子科班義順和班同名,為義順和布莊!”人們一陣喝彩。

  方友恆又指著門面不無得意地說:“在下又以二十出梆子戲名,攢成這幅門面對子。上聯是:《天官賜福》耍《龍鳳帕》披《珍珠衫》掛《玉虎墜》渡《萬花船》遊《黃金塔》獻《蝴蝶杯》迎《雙官誥》《三世修》來《大登殿》;下聯是:《八仙慶壽》舞《鴛鴦絛》穿《紅綾襖》戴《佛手橘》乘《七彩轎》登《紫霞宮》舉《一捧雪》掛《富貴圖》《五子魁》受《笏滿床》。”

  那檀木本色,圓面裹鑲,彩貝雕嵌的巨幅對子耀眼奪目,觀者又是一陣喝彩。

  人群一處,衣著淡雅整潔,面容英俊淳厚,年屆不惑的郝誠信攜著小侄兒郝金豆和郝銀豆感慨不已:“貴人哪,貴人!難得的貴人!”

  金豆抬頭眨眼,滿面清秀。銀豆努嘴歪頭,滑稽可愛。小兄弟不約而同地問:“貴人?什麼貴人?”

  郝誠信發自肺腑地:“看重咱藝人的貴人!”

  人群另一處,乳面細眉,大眼薄唇,年輕秀美的茆豔紅,吻了吻掛在胸前的七彩香草荷包,嗲聲嗲氣地自語:“好個大男人!一準兒用得著!”

  茆豔紅身邊才剛八歲的茆娃忽閃著大眼睛問:“大男人?還有小男人嗎?”

  茆豔紅神兮兮地:“那是!”說著又吻了吻香草荷包。

  人群中有人高喊:“方老闆,唱一口!”

  眾人響應:“好!唱一口!”“唱《大登殿》!”

  方友恆興致正濃,戲癮正烈,心裡得意,嘴上謙虛:“友恆是愛哼哼幾句梆子腔,可那全是玩兒票,實在是板不是扳,眼不是眼!今天乘著諸位的雅興,友恆就現這一回醜!”說著清清嗓子,張口就來。那腔調與如今我們聽到的《大登殿》大不一樣,還帶著濃重的山陝語音:

  金牌(呀)調來(呦)銀牌(哎嗨哎嗨)宣

  王相(哎)府來了我王氏寶(嘚)釧

  九龍口我用目看——

  方友恆走著“用目看”的身段,唱得正來勁兒,卻戛然而止:“不成!我這假寶釧遇見真龍天子啦!”說著就直衝著郝誠信邊走邊喊:“郝老闆,今天我可是孔夫子面前賣文章啦!”

  郝誠信客氣地:“那裡那裡!”

  方友恆邊請郝誠信上紅氈邊向人們喊:“這位郝老闆,才是從山西蒲州來的正宗梆子名角兒呢!這陣子他的慶陽班兒,正在城隍廟裡的雲鶴茶園唱呢!”

  人群中有人喊:“名角兒唱一出!”“咱聽聽正宗的《大登殿》!”人們全都叫起好來。

  茆豔紅吻著香草荷包輕蔑地說:“哼!老西兒!”

  義順和布莊後堂內,一色的硬木八仙桌椅,擺著明磁州窯茶具,閣架上陳列著泥人張的戲曲人物泥塑、麵人劉的戲曲臉譜麵塑,還有各色盔頭髯口、刀槍把子,擺設全有戲味兒!

  中堂畫是一幅唐明皇司鼓做藝圖。兩側對子也是說戲:

  虛幻天地可家可國可寰宇,

  風流人物能文能武能鬼神。

  “郝老闆,請!”方友恆把郝誠信讓進後堂。

  郝誠信頓時被中堂字畫吸引住了,吟道:“虛幻天地可家可國可寰宇,風流人物可文可武可鬼神。好一幅中堂,寫活了梨園聖祖唐明皇弄鼓作場!好一幅對子,表盡了戲情之博大,伶人之藝高!”

  “過獎過獎!我這拙筆全在一片迷戲之情!”方友恆讓座,二人分賓主坐定。段金良上茶。

  郝誠信遇到了知音,感慨地:“說起來,自乾隆三十九年,梆子腔師祖魏長生進京至今,整整一百年啦!要說眼下大紅大紫的梆子名角兒呀,還得數十三旦侯俊山和小元紅郭寶臣二位!自打同治九年十三旦進京唱紅至今,不到五年的工夫,這西部的梆子腔在這太行以東,就像長瘋了的紅荊綠葦,遍地生根哪!這次我率蒲州慶陽班,出北京南下,經宛平、良鄉,過涿州、定興,至固城、徐水,又繞滿城、清苑,趕著臺口唱到這保定府,一路過來,那真是村村有梆子戲班兒,家家有梆子戲迷呀!今日又幸遇知音,真叫誠信動心哪!”

  方友恆先讓茶後開口:“郝老闆,您的慶陽班兒在城隍廟唱的這十八天戲呀,我是天天必看。別看我聽過百家戲,捧過百樣角兒,像慶陽班這樣抬手是功夫,投足是絕活的好戲,還真沒見過!”

  郝誠信不無得意地:“做藝嘛,就得有獨一份兒的玩意兒!”

  方友恆心切地:“不瞞您說,我在老家辦梆子科班兒,一半兒是因為我真愛戲,另一半呢,是為了我那義子瑞麟……”

  方友恆話音未落,前堂就傳來金鐘玉磬般的喊聲:“爹……爹……”聲到人至。活潑潑,興沖沖的十二歲娃娃虎兒挺立在堂中:“爹,兒來遲了!”

  驀地,郝誠信的眸子全集中在這娃娃臉上,只見這娃娃,雙目似秋水朗月,面容如瓊玉彩霞,不由得驚異地站起:“好神氣!”

  方友恆美滋滋地:“這就是義子瑞麟,小名虎兒,官名田際雲。”

  [田際雲(1864—1925)男。藝名想九霄,後慈禧御賜改為響九霄。祖籍河北高陽,移居母籍定興。九歲入涿州白塔村雙順和科班習藝,得班主趙俊關懷,認為義子。工花旦,又擅演小生、武生等行。光緒二年進京獻藝,逢清廷大喪,禁八音,遂在糧食店街南口惠濟祠內說白清唱(不化妝,無伴奏的清唱形式)。後赴熱河,又到天津獻藝,聲名鵲起。十五歲蜚聲津滬,文贊曰:“秦腔中傑出者,當推田為第一人!”光緒十四年建玉成班。十七年再赴滬自編自演《鬥牛宮》等佈景新戲,名聲遠播。又將新戲帶回北京,成為京城最顯赫之名伶。光緒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入昇平署為內廷供奉,深得帝、後賞識,被任命為梨園會首。曾支持戊戌變法,暗予光緒傳遞信息書報,變法失敗,隱匿上海,後經慈禧寬赦復出。光緒三十三年協助王鐘聲的《春陽社》在北京天樂園上演新戲。並投身辛亥革命,為黃興摯友。力主剷除私寓侑酒(類男妓館),以致受誣坐牢,堅強抗爭,終得勝利。曾被涿州、定興、高陽等州縣公舉為國會議員,因袁世凱阻撓未到會。民國五年(1916年)首創女子科班崇雅社,培養女伶。晚年患中風臥病,身後弟子扶棺歸裡,英名留世,被譽為“維新志士,梨園先驅”。

  且說,郝誠信自己演戲雖有天稟的侷限,卻有伯樂識馬之慧眼,一見虎兒頓生愛才之心:“學了多少日子了?”

  虎兒釘是釘,鉚是鉚:“七個月零七天!”

  郝誠信樂了:“你就沒記住是七個月七天零幾個時辰?”

  虎兒眨了眨眼說:“是二月二卯時三刻開練!”

  郝誠信更笑了:“不用問,識文斷字!”

  方友恆說“自打六歲跟了我,就上了私塾,讀了些詩經、左傳、千字文、百家姓之類。”

  郝誠信又問:“腿功練得咋樣?”虎兒二話沒說,綽手抬腿,“朝天蹬”立馬扳到了耳朵邊。

  郝誠信又問:“腰功呢?”

  虎兒放下腿,伸手拿起“空頂”耗耗腰,雙腳著地,“下腰”又“抓腳腕”。

  郝誠信忙說:“好好好!快起來吧!”

  虎兒一甩腰,穩穩立住。

  郝誠信又問:“都學了什麼戲?”

  虎兒一口氣說完:“《喜榮歸》《大登殿》,《曹莊殺狗》《牧羊卷》!”

  郝誠信又說:“那就唱唱寶釧登殿那段兒[二六]!”

  虎兒張口就唱,嗓音又脆又甜:

  金牌調來銀牌宣,

  王相府來了我王氏寶釧。

  ……

  郝誠信一聽不禁叫起好來:“好!嗓好,心板好,耳音也好!”

  方友恆忙說:“學的倒是不少,只是剛學了個皮毛。這回我把他從涿州叫來,就是要讓他投您這高師!”

  郝誠信早已胸有成竹:“按我識才的路數說話,是戲看臉,臉看眼。就憑虎兒這幅喜興的臉,傳神的眼,我今天放到這兒一句話,這孩子日後必成大器!”

  虎兒撲通跪倒在地,邊磕響頭邊說:“徒兒瑞麟,叩拜恩師!”

  郝誠信哈哈大笑:“哈……真是機靈鬼兒!明天頭遍雞叫,到城隍廟雲鶴茶園,看你師兄師弟練功!”

  “是!”虎兒又磕響頭。

  郝誠信一把攙起虎兒,見虎兒綻開笑臉,猶如奼紫嫣紅盡收於面,就情不自禁地說出了虎兒一生令人著迷的特異徵象:“這一笑,就值千兩黃金!哈……”

  不錯,田際雲成名之後,真有文人墨客撰文曰:“想九霄平素不苟言笑,一旦綻開笑臉,竟如虹飛霞舞,故好者,以千金沽田郎一笑!”這是後話。


  第二天,卯時未到,星星眨眼,秋月娟娟,蟋蟀啾啾。

  保定義順和布莊後宅跨院正房裡屋炕上,方友恆還睡的正香。睡在一邊的虎兒手攬著右腿枕在頭下,耗著“旁腿”,眯著眼睛,面帶迷人的千金一笑,正作酣夢。一聲雞叫,他猛一激靈,醒了,看看身旁的方友恆,輕輕起身,露出光潤結實的身子,只穿著一件繡著金童臥蓮圖的大紅兜肚,躡手躡腳下炕,穿上水衣水褲,登上靸鞋,煞緊腰間板兒帶,那腰身細得出奇。他悄悄走到堂屋,端起茶壺,含了一口剩茶出屋,漱了漱口,吐了剩茶,走到宅院後門房窗下,輕聲叫道:“金良哥……金良哥……”

  段金良在屋裡回聲:“誰呀?”

  “我是虎兒。”

  段金良揉著眼出了屋:“呦!虎兒,這麼早,可別出去亂跑!”

  虎兒說:“爹叫我去城隍廟戲班兒練功。”

  段金良邊卸門拴邊說:“又不是家裡窮,一個小少爺,學那門子戲呀?找罪受!”

  虎兒露出千金一笑,段金良被逗得睏意全消。虎兒說:“這你就不懂啦!那相府的千斤王寶釧怎麼偏愛討飯的花兒薛平貴呢?這叫蘿蔔白菜,各有一愛!”說著做了個閃亮的戲中眼神兒,哼著《大登殿》跳出門飛一般走了:

  觀只見平郞丈夫頭戴王帽,

  身穿蟒袍,腰橫玉帶,

  足登朝靴,端端正正,

  正正端端,打坐在金鑾!

  ……

  段金良看著虎兒的背影說:“這一笑,多機靈,要是寒窗苦讀,準能像戲裡一樣,中狀元,當駙馬……”

  卯時未過,天已大亮,秋高氣爽,正是京畿大平原富庶之地的黃金季節。保定城隍廟街市面上,各色招牌幌子醒目,鋪面、攤販早已是一派繁忙。白肉崔罩火燒的肉鍋裡咕嘟咕嘟冒著熱氣;槓子李饅頭鋪大案子上正壓槓子面;羊頭王的獨輪車上的橢圓木盆裡各色羊雜擺得整齊;老白家包子鋪肉墩子一字排開六個夥計十二把刀飛旋剁著精肉。那攤煎餅、炸果子、賣豆腐腦的各色早食小賣更是五花八門。茆豔紅領著茆娃走到豆腐腦攤前。賣家笑臉相迎:“呦,茆老闆,您還是兩碗豆腐腦,三根兒果子?”

  茆豔紅笑著說:“您記性真好!”

  茆娃往小凳上一坐,又站起身來,腰向前一弓:“爸,我腰疼!”

  茆豔紅一努嘴:“哼!這麼個小崽兒,哪兒有腰哇!你呀,是練‘元寶頂’練的!記住吧寶貝,不受苦中苦,怎做人上人?練好了本事,那大蝦仁兒自會往你嘴裡蹦。要是沒本事呀,大蝦仁兒蹦到你嘴裡也得跑嘍!”

  方友恆揉著鐵球順路走來。人們都與他搭訕。這個說:“方老闆,遛彎兒哪?”那個說:“方老闆,上城隍廟唱兩口兒去?”方友恆一一回話,自美落了個好人緣。

  正喝豆腐腦的茆豔紅見方友恆走來,忙放下調羹對茆娃說:“快吃,吃完嘍回下處吊嗓!”

  茆娃問:“您幹嗎去?”

  “有事兒。”

  茆娃說:“我也去!”

  茆豔紅一繃臉:“快吃你的,別亂跑,跑丟了!”說著起身悄悄跟著方友恆,卻總忘不了聞那香草荷包。

  方友恆沿城隍廟外的座石臺階拾級而上,只見寬闊的丹墀上,踢毽子的、耍鐵球的、舞霸王鞭的、抖空竹的、耍叉的、耍猴的……各色雜耍都趕早出了攤。

  正殿一側迴廊上,衣著整潔,鶴髮童顏,年已八旬的童五爺操梆子胡胡(即今日之板胡)正拉《大登殿》王寶釧上場的過門。童五爺身旁剛剛八歲的寶兒敲著棗木梆子擊節。

  方友恆忙湊上去:“童五爺,您老早?”

  童五爺打住胡胡搭話:“方老闆,您生意興隆!”

  方友恆說:“還沒出院子,就聽見寶兒敲的梆子聲兒啦!”

  童五爺來了興致:“您說這話我不抬槓!這棗木心兒梆子聲兒傳得遠,是上了典籍的!話說乾隆年間,弘曆爺率大軍御駕親征,走到漠北失了方向。到了夜裡,嘿!您說巧不巧,正趕上卜奎(今齊齊哈爾)唱梆子大戲。乾隆爺就順著梆子的聲音,找到了卜奎,才歸了正道,打了大勝仗。從那兒起呀,乾隆爺就給這棗木梆子起了個御名!”

  方友恆忙問:“什麼御名?”

  童五爺舉起梆子笑著說:“叫指路天師!”圍觀者都聽得入迷。茆豔紅也在不遠處聽著、看著。

  方友恆說:“童五爺有滿腹的梨園趣聞哪!”

  童五爺嘆了聲:“唉!老嘍!記性不成啦,什麼事兒都忘,就是這梆子腔沒個忘!方老闆,吊段兒什麼戲?”

  方友恆說:“還吊《大登殿》!”

  童五爺對寶兒說:“寶兒,你傍著方叔吊!”

  方友恆摸著寶兒的頭說:“呦!寶兒行啊!出息啦!”

  寶兒笑了笑,一本正經地拉起了胡胡。

  方友恆立馬入了戲:

  金牌調來銀牌宣,

  王相府來了我王氏寶釧。

  ……

  茆豔紅在迴廊柱子後邊聞著香草荷包痴痴地望著方友恆自語:“這位爺,真是迷的邪行……”

  城隍廟東隅的一堵斷壁內,是雲鶴茶園後院的空地。郝誠信手持白蠟杆兒盯著,郝金豆、郝銀豆居中,十幾個孩子一字兒排開正在練功踢腿。踢了一趟“正腿”,郝誠信喊:“換旁腿!”,踢罷“旁腿”郝誠信又喊:“改騙腿!”,孩子們又踢“騙腿”。虎兒在斷牆的牆頭上耗著腿看著。方友恆走進院來。

  郝誠信喊了聲:“拿頂耗腰!”就迎了過去:“方老闆,您也來啦?”

  方友恆說:“看您教習長見識!”

  茆豔紅也趕到斷牆外看著。

  郝誠信有意讓方友恆看看絕活,便一聲高喊:“金豆子,上‘紂棍!’”

  只見兩棵樹杈間綁著一根木棍,類似如今的體操器械單槓加吊環。郝金豆躍上“紂棍”,靈巧地走了一遍“飛身”、“倒鼎”、“前翹”、“後翹”四功。方友恆讚歎不已。虎兒跳著叫好。斷牆外,茆豔紅卻在輕蔑地看著。

  郝誠信得意地又喊:“銀豆子,上!”

  銀豆子躍上“紂棍”又練了“勾足”、“劈叉”、“探海”、“臥肚”四功。

  方友恆驚異地問:“這功夫也是戲上用的?”

  郝誠信說:“這“紂棍功”是十三旦獨創的絕活。不瞞您說,這功夫,除了十三旦,就我這兒有!”

  斷牆外,茆豔紅聞著香草荷包悻悻地:“傻勁兒!笨功!”

  方友恆板著臉說:“虎兒,看見了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呀,差得遠呢!”轉身又對郝誠信說:“郝老闆,我真想叫虎兒長久跟著您!”

  郝誠信說:“這樣吧,我把虎兒會的戲調理調理,先在我這兒唱帽兒戲。”

  虎兒機靈,跪下就磕頭:“謝師傅!”

  郝誠信思摸著:“先別忙著謝。娃娃戲呀,就得有亮眼的絕活兒!哎!虎兒,有蹺功嗎?”(‘蹺功’亦稱‘踩蹺’,分“硬蹺”與“軟蹺”兩種,是戲曲表現女人纏足腳小的繁難特技,綁在腳上的“蹺”類似芭蕾舞鞋)

  虎兒說:“有!”

  方友恆忙說:“有也不地道。”

  郝誠信胸有成竹地:“有就好。虎兒這頭一炮哇,就在這蹺功上作文章啦!”

  斷牆外,茆豔紅心裡不是滋味:“哼!叫他搶了先!”

  城隍廟另一側的飛龍園翻蓋一新。大門外,管事尤貴正指揮幾個夥計掛紅燈,三個巨型紅燈上各寫一字:飛、龍、園。方友恆路過,見景駐足。

  尤貴忙迎過來:“呦!方老闆,您不早到不晚到,我掛招牌您就到。貴人!貴人!就憑您這一過,我就得沾您三分光!”

  方友恆笑了:“尤老闆說話就是中聽!”

  尤貴更來勁兒:“那是!您沒聽人說嗎?尤貴的嘴兒,是買賣的本兒;尤貴的腿兒,是膏油的輪兒嘛!”

  方友恆又笑了:“沒錯兒!做買賣就得靠嘴勤腿勤!”

  尤貴向四外瞟了兩眼,湊近方友恆小聲說:“方老闆,說正格的,我這飛龍園翻蓋一新,全仗著人家淮軍公所提督李大人的勢力。我呢,不過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這往後還得靠您關照哇!”

  方友恆並不推辭:“只要是唱梆子大戲,我方友恆是盡力而為!”

  尤貴忙說:“我就知道方老闆對梆子戲班兒仗義。痴戲醉翁嘛!”

  方友恆見大幅戲報上寫著:

特邀京城一流豔紅班蒞保府獻藝

京都第一名旦茆豔紅

  他邊看邊自語道:“豔紅班……”

  尤貴緊忽悠:“這豔紅班呀,在北京城都是大紅大紫啊!那可是角是角,戲是戲,色是色,藝是藝,戲箱行頭沒比,四梁八柱整齊!那掛頭牌的茆豔紅啊,您瞧一眼,保管三天睡不著覺!”說著指了指雲鶴園:“對過兒,沒法兒比!”

  方友恆邊說邊走:“好,開鑼那天,我一準來捧場!”

  尤貴說:“給您留著中間的茶座……”又思摸著自語:“他跟對過……不成!得把他拿下!”

  方友恆剛下丹墀臺階,茆豔紅就眯著笑眼自暗處閃出,躬身施禮:“方老闆,您吉祥?”

  方友恆見茆豔紅一身耀眼的長袍馬褂,油頭粉面,即問:“您是?”

  茆豔紅拿捏著旦角的細聲說:“在下茆豔紅。豔紅班兒是我成的,我挑梁掛頭牌。您就叫我豔紅得啦!”

  方友恆對梆子伶人都仗義,忙說:“噢!是茆老闆,幸會幸會!”

  茆豔紅忙討好地:“新飛龍園開園誌喜,我跟園子簽了一期合同。我早聽說方老闆對我們梆子藝人最是仗義,在這兒我替我們梨園行謝謝您啦!”

  方友恆忙說:“不敢當!您有什麼難處,儘管到義順和找我。”

  茆豔紅說:“謝謝您關照!明天晚上飛龍園開鑼,我唱雙出,《翠屏山》和《滾樓》。”

  方友恆又有了興致:“噢!只聽說過乾隆年間梆子師祖魏長生在北京以《滾樓》一戲名揚四海,可從未見過,明天我一準來看您的《滾樓》!”

  茆豔紅又施一禮:“謝謝您捧我!”

  方友恆拱手道別:“改日再敘!”

  “方老闆,您走好!”茆豔紅看著方友恆的背影,聞了聞香草荷包,淡淡一笑:“友恆……友恆……是個可交的情種!”

  茆豔紅剛到了飛龍園前臺公事房,尤貴就說:“茆老闆,您的戲花哨,對過兒的戲實著,跟慶陽班打對臺,您有幾分勝算?”

  茆豔紅自我感覺總是良好:“他是笨功,我是巧勁兒,如今瞧戲的,誰不為開心解悶兒找樂子呀?我的戲在北京城都是花的出名,俏地招人,在這保定府,哼!您就瞧好吧!”

  “不成啊!義順和方友恆的義子入了對過慶陽班兒,人家有大老闆當靠山,就是十天半月不上座兒也餓不著。我這兒不成啊!天天兒,您的包銀,全班兒上下的份子,外加吃喝挑費,這還不算,那東家淮軍公所的李大鬍子,天天收租金,月月兒要紅利,我心裡沒底兒呀!”

  茆豔紅心裡也嘀咕:“這倒是個事兒!說實在的,吃戲飯,沒靠山不成!在哪兒都一樣。”

  尤貴狡黠地試探著:“靠山?有哇!”

  “誰?”

  尤貴神兮兮地:“淮軍公所提督,這飛龍園的東家李大鬍子呀!”

  茆豔紅眼睛一亮:“他?!這靠山夠高夠硬!”

  尤貴又賣關子:“只怕您靠不上!”

  茆豔紅不服氣地:“我靠不上?難在哪兒啦?”

  尤貴越說聲音越小:“那李大鬍子專好打茶圍,喝花酒,外帶……”他湊到茆豔紅耳邊搖唇鼓舌,茆豔紅隨著他的耳語不斷地變化著神色。

  耳語畢,尤貴又大聲說:“怎麼樣?這李大鬍子難靠吧?”

  茆豔紅輕蔑地冷笑著:“哼!輕車熟路!”

  他二人意欲何為,且看下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