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廠的品控員告訴你:企業應該如何培養品質意識

人的行動一般都受大腦意識支配,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動,一個有錯誤品質意識的人,很難能加工出好的產品。只有當他的思想意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結合相應的工作技能,他才會加工出好的產品。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和內涵,一個做過大事或見過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難。可想而知,品質意識對產品品質的重要作用。

鈑金廠的品控員告訴你:企業應該如何培養品質意識

前不久,我拜訪了一家鈑金廠的品控,具體跟他學習探討了車間裡,加工品質的意識。品質作為企業的命脈,如果品質不夠強,就會失去市場,沒有市場,企業就失去生命。所以,作為企業的職員工,必須具有這種提高產品品質的決心和願望,也就是要求企業的全體職員工樹立良好的品質意識。

那麼,怎樣才能樹立良好的品質意識?這位品控跟我談了以下幾點:

第一,樹立品質是企業的命脈意識。

要讓全員認識到:產品的品質不好,產品就沒有市場,產品沒有市場,企業就失去了利潤來源,時間長了,企業就會倒閉,隨之而來的就是員工失業。當然對於公司來說,要“居安思危”,要有危機意識,不斷精益求精。

第二,樹立品質的客戶意識。

一切以客戶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戶,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產品的消費者。這樣,在工作當中就會自覺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產品的品質才會有保證,如果在工作中偷工減料,危害的將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樹立品質的預防意識。

“產品的品質是生產出來的、設計出來,不是靠檢驗出來的,第一時間就要把事情做好。”這不是一句口號,這很好地體現了產品質量的預防性,如果我們的品質控制不從源頭控制,我們將很難控制產品的質量。即使生產中投入大量的檢驗人力去把關,生產時由於沒從源頭去控制而產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廢品,產品的成本將大大提高,給企業的生產成本造成沉重負擔及損失。況且有些產品的質量問題可能無法從後工序發現彌補,這更要求我們在第一時間把事情做好,預防品質問題的發生。

第四,樹立品質的程式意識。

品質管理是全過程、全公司的,而各個過程之間,全公司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必須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體品質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嚴格按程式做,如果不按程式工作出錯的機會就會增多,產品的質量也就無法保證。

第五,樹立品質的責任意識。

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認為,質量問題有80%出於管理層,而只有20%的問題起源於員工,也就是說,管理者可控缺陷約佔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於20%。

區分操作者可控缺陷也管理者可控缺陷的原則:

A.操作者知道他怎麼做和為什麼要這樣做;

B.操作者知道他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否符合規範的要求;

C.操作者知道他生產出來的產品不符合規格將會產生什麼後果;

D.操作者具備對異常情況進行正確處理的能力。

●如果上述四點都已得到滿足以及生產中設備、工裝、檢測及材料等物質條件均具備而故障依然發生,則認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

●如果上述四點中有任何一點不能得到滿足或者生產中設備、工裝、檢測及材料等物質條件不具備而產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員的責任。只有瞭解品質問題的責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問題將品質提高。

第六,樹立品質的持續發送意識。

品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質改善是一個持續的、迴圈的、不斷完善的過程,它遵循PDCA迴圈模式,PDCA迴圈模式可簡述如下:

P—計劃:根據產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計劃;

D—實施:實施計劃;

C—檢查:根據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檢驗;

A—處置:採取措施,以持續改進產品品質。

只有這樣,我們的產品質量才會不斷上升,也只有這樣不斷地提高質量及創新,才會不斷地取勝於市場。

第七,樹立品質的成本意識(即品質標準意識)。

保證品質,追求利潤是企業永遠的目標。企業要發展,不得不注重生產的成本,然而成本與品質息息相關,品質做得好,可以將產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產品的質量不好,經常遭到客戶退貨投訴,那麼他的成本將會很高,甚至將企業逼到絕境。許多企業衰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沒有客源、沒有訂單,而是因企業內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來而無法參與市場競爭,我們應該引以為戒。但品質也不是越嚴對企業越有利。相反,過分地提高產品品質將造成品質過剩,也同樣提高生產成本。所以我們在生產時,要求各工序和環節嚴格按客戶標準要求去做,這樣我們才會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優勢。

第八,樹立品質的教育意識。

伴隨時代的發展,品質管理觀念也在不斷地更新,需要學習。眼下成功的企業,將屬於那些學習成長型企業,加強內部培訓,提高全員工作創新能力,將會使企業欣欣向榮,日新月異。所以說,這位品控一直在跟我強調:“品質始於教育,終於教育。”

隨著人們對品質意識的認知的不斷提升,車間裡的品質意識也會隨之提升。

點擊“瞭解更多”,幫你輕鬆買賣機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