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生物醫藥 ETF 機會來了

內容來源2020年4月24日微信公眾號“ETF和LOF圈”。

GILD 跳水啦!

4 月 24 日的朋友圈,許多人都在發這個消息。

看了下行情,果不其然。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生物醫藥 ETF 機會來了

據說,是因為 GILD 家那個著名的 Remdesivir(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了。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生物醫藥 ETF 機會來了

看到這個消息,順勢看了下生物醫藥 ETF(512290),果不其然被帶下來,收盤時跌了 3.13%,顯著大於週五 A 股的跌幅。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生物醫藥 ETF 機會來了

挺好,對於一直羨慕於生物醫藥 ETF 近期這個直線走勢上車而不敢的投資者,GILD 的下跌,倒是提供了一個回調補上車的機會。

關於醫藥股,我提過不少。各有各的特色。但要說和此次新冠疫苗最相關的,自然是生物醫藥這個細分領域。

這裡普及一下,醫藥股中的分類,在製藥領域大體可以分為中醫藥、化學藥和生物醫藥三大類藥物,然後此外還有醫藥流通、醫藥器械和醫藥服務等非藥物類板塊。

三大類藥物,中醫藥是什麼應該不用多說,而化學藥和生物藥的區別,主要還是在於生產工藝,化學藥通過化學方式合成,一般是低分子量的藥物;而生物藥則是通過細胞或生物體生物合成,一般是高分子量。

那麼哪類從此次新冠疫情最能受益?

生物醫藥自然是首選。

生物醫藥作為一個大類別下,其實還有很多子類別,其中一個叫體外診斷試劑 (IVD)。

雖然這個詞看著很高深,都其實這次疫情中一個耳熟能詳的醫藥製品就屬於體外診斷產品 (IVD)——是的,我說的是核酸檢測。

關於核酸檢測在此次抗疫中的作用,不用多說。

雖然中國的疫情確診數量越來越少,但是核酸檢測反而是需求越來越大。

不要說許多省份為了復工復產的大規模檢測,光光看看下面這條消息,你就明白核酸檢測的需求有多大。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生物醫藥 ETF 機會來了

目前,IVD 是生物製藥極為重要的權重子行業,佔比 23.2。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生物醫藥 ETF 機會來了

當然,生物醫藥股中,還有兩個與新冠疫苗相關的。

一個是血製品,此次新冠疫情中治療用了許多白蛋白,這都屬於血製品。當然由於中國存量確診患者極少,這塊向前看意義不大。

另一個則是疫苗。

一方面,新冠病毒疫苗,本身國內就在如火如荼的研發過程中;另一方面,一場新冠疫情,讓許多人的健康意識大大提升,也讓許多人對於包括流感、HPV 等疫苗的需求大大提升。

至於說生物創新藥這塊,國內當然有不少品種在研發和陸續上市,不過和新冠病毒相關的並沒什麼。

正因為含有多個與新冠相關的子類別,所以生物醫藥 ETF 毫不意外的成為今年迄今表現最好的醫藥類 ETF。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生物醫藥 ETF 機會來了

從這點說,Remdesivir(瑞德西韋)的臨床失敗,其實對 A 股的生物醫藥股並無實際利空,生物醫藥 ETF(512290)的下跌,更多是心理層面和 A 股整體市場層面的。

這段時間,市場遊資對於生物醫藥 ETF(512290)依然青睞,最實在的體現就是 ETF 的規模不斷攀升,4 月 23 日的份額為 75482.07 萬份,而一週之前僅為 72482.07 萬份,規模一週增長 4.14%。

在過去一週裡面,生物醫藥是一眾醫藥 ETF 中,唯一出現淨流入的,可見短期市場的焦點還是在生物藥中。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生物醫藥 ETF 機會來了

除此以外,過去1個月間,生物醫藥ETF的總成交額,也是一眾醫藥股中最大的一個,流動性無憂。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生物醫藥 ETF 機會來了

對於一個 ETF 趨勢投資者而言,當然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生物醫藥 ETF(512290)的趨勢走壞了嗎?

暫時看,並沒有,還牢牢的站在 10 日均線之上。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生物醫藥 ETF 機會來了

顯然,在趨勢沒有破壞之前,回調給了趨勢投資者再次上車的機會。

當然,市場總是多變的,趨勢要聽從,再次上車時如此,一旦破位止損也該如此。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分級基金,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